第一卷蒲公英 第五章(1 / 2)

厨房与爱 宋尔 1456 字 6个月前

第五章</p>

“你怎么在这儿”我睁开眼看到程少然,夕阳的余晖模糊了他背影的轮廓,突然,我看到周故的脸,像是回到望北的冬夜,心里明白这是我接近梦魇的幻觉,于是撑着身体坐起来说“自行车坏了,走的有点累在这歇一会儿”胳膊因持久不变的姿势而发麻无法动弹,他把自己的车子停下,俯身帮我装好脱掉的链条,手被链条弄脏,我目光涣散的盯着来往人群,有排列整齐的黑色轿车匀速而过,天色渐渐晦暗,树叶和迎春花的花瓣漂浮在地面的积水上。</p>

“你不上学是因为钱吗”程少然问,“不全是,我从前一直就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突然进入学校生活盲目的坐在教室里只是浪费时间罢了”我们没有再说话,推着着自行车缓慢前行,这样的沉默让我觉得连空气都变得沉重压抑,分叉路口他喊我的名字,言不由衷地说了一句:“早点回吧,别瞎想了”我轻声答应,到了家门口回头发现他依旧站在巷口,校服的衣摆被风吹至两旁,夜幕降临,天空暗蓝,微弱的星光隐约浮现,这不过是个循常的星期五。</p>

我开始到一家名叫“读书郎”的书店工作,是白清安排的,她觉得这样可以让我保持大量的阅读,她说“你可以接受自己的平凡但不能使自己变得平庸”书店坐落于白水最喧嚣的街道,因为靠近小学和初中,这条街白天车水马龙,夜晚霓虹闪烁,书店的老板因为怀孕经常不在,店里常常就我一个人,在这个电子书还未席卷城市的年月,书店还算生意兴隆。</p>

书店左边是白清工作的干洗店,干洗店门框的玻璃上贴着有白色边框的红字,写着“缝裤边,修拉链”的字样,书店没人的时候能听到隔壁干洗店缝纫机与洗衣机的声音交织不停,干洗店是白清呆过最长时间的地方,刚回来白水的前两年,她都是工作一段时间休息一段时间,现在她按时吃饭,工作,睡觉,也喝酒,但已经不会像从前那样喝到不醒人事,她全然抛弃了从前的作息时间,只是与人相处始终保持克制清醒,对所有人笑脸相迎,却并不刻意与之亲近或者疏远,好似所有的人都不足以让她依赖或者信任,在白水她没有任何朋友除了干洗店的秦洁,秦洁是端庄大方的女人,老家在四川,听说当年是被卖到白水的,她已经生了三个女儿,大女儿九岁,二女儿六岁,三女儿在生下不久便送了人,在丈夫和婆婆的压力下一直想着再生一个男孩,丈夫在省城工作,三四个月回来一次,不忙的时候她和白清就坐在干洗店,隔着超大的钢化玻璃讨论来往于永安路的平常人事,秦洁总有许多的家长里短要与白清诉说,这其中包括她的悲苦人生,白清很少发表意见也很少说自己的事情,她只是安静的听她说,手里绣一些十字绣,脸上脂粉未施,与从前在望北的浓妆艳抹已然判若两人,眉眼间充满隐忍的艰辛苦楚,我从不敢仔细揣摩她的神情,但它们依旧清晰的印刻于我的心底让我日夜不安。</p>

书店右面是一家手机专卖店,店主是一个叫王惜的80后微胖男子,门口的超大音响几乎一整天都不停歇,最常听到伍佰的《挪威的森林》,我总幻想以后开一间音像店来度日,那时候并未想到多年以后我们现下流行的卡带与cd光碟会被不羁的岁月所碾压殆尽。</p>

蓝一从我离开学校后变的更加缄默,那是与她年纪并不相符的沉寂,她固执的不在学校上自习只为了每天晚上和我多待一段时间,但我们并不会有过多的交谈,她写作业的时候我在一旁画画或者什么都不做只是发呆,姥姥和白清则在隔壁屋子边做手工边聊天,话题大多围绕方圆人事的变迁,重复而陈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