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清明节
所愿皆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5章 清明节,今世,为生民立命,吾万死不辞!,所愿皆安,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夫子将陈玉轩单独叫到书房,神色严肃地说道:“玉轩,为师近日发现你有些心浮气躁,学习的方向也偏离了你当下应掌握的范畴。”
陈玉轩低垂着头,不敢正视夫子的目光。
李夫子接着道:“曹逸有他的志向和能力,你莫要盲目受其影响。你需先扎实自身的基础,一步一个脚印,切不可好高骛远。”
陈玉轩小声说道:“夫子,我知道错了。”
李夫子语重心长地说:“玉轩啊,每个人的求学之路都不同,你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不可随波逐流。”
陈玉轩抬起头,眼神坚定地说道:“夫子,学生明白了,以后定当专心于自身的学业。”
李夫子满意地点点头:“如此甚好,去吧。”
一日,李夫子将曹逸单独叫到一旁,面色凝重地说道:“曹逸啊,你志在考取功名,为师今日便与你说一说其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曹逸恭敬地站在一旁,认真聆听。
李夫子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这考功名,首先四书五经需烂熟于心,其中的章句义理,不仅要知晓,更要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八股文的写作乃是重中之重,格式、韵律、立意皆要精准无误。”
曹逸微微点头,眼中透着坚定。
李夫子接着道:“再者,策论之时,观点需新颖独到,论证需严密充分,切不可泛泛而谈。还要留意书法,字迹工整秀美,方能给考官留下好印象。”
曹逸拱手道:“多谢夫子教诲,学生铭记在心。”
李夫子轻拍曹逸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此外,考试之时,心态尤为重要,切不可慌张,要沉着应对。平日里的积累和磨练,定能助你在考场上发挥出色。”
曹逸郑重应道:“夫子放心,学生定当全力以赴,不辜负夫子的期望。”
李夫子接着对曹逸说道:“县试都没考策论,现在你用到不多。但往后的府试、院试,乃至乡试、会试,策论的比重会逐渐加大。你万不可掉以轻心,平日里还需多加练习。”
曹逸神色严肃,拱手说道:“夫子,学生明白,定会勤加钻研。”
李夫子微微点头,又道:“策论不仅要观点清晰,论证有力,还需结合当下时政,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之法。切不可空泛而论,徒有华丽辞藻。”
曹逸认真聆听,眼中满是专注:“夫子所言极是,学生定当谨记。”
李夫子轻叹了口气:“如今科举竞争激烈,你唯有准备充分,方能脱颖而出。切莫因一时疏忽,误了前程。”
曹逸郑重应道:“学生定不负夫子厚望,必当努力备考。”
曹逸往后的日子里,每日都沉浸在策论书卷之中,也明白这是自己迈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他常常在油灯下苦读至深夜,时而眉头紧锁,思考着书中复杂的观点;时而奋笔疾书,记录下自己的心得感悟。
师兄弟二人在学习上的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李夫子平日教完基本的知识后,总会把曹逸单独留下来,为他讲解更深奥的学问。
每次单独授课时,李夫子都会拿出珍藏的典籍,耐心地给曹逸剖析其中的精义。曹逸则聚精会神地聆听,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与夫子深入探讨。
而另一边,陈玉轩看到夫子对曹逸的特别关照,心中难免有些失落和焦急。但他也明白自己的基础尚需巩固,只能更加努力地追赶。
一日,陈玉轩终于忍不住向李夫子请教:“夫子,为何您总是单独给师兄开小灶,而我却只能自己摸索?”李夫子看着他,温和地说道:“玉轩,你与曹逸基础不同,进度自然有别。你先把当下所学融会贯通,时机到了,为师自会给你更多的指点。”
陈玉轩的心里五味杂陈。他一方面羡慕曹逸能够得到夫子的单独教导,觉得那是一种莫大的认可和殊荣;另一方面,又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不断自问是不是自己不够聪慧,不够努力,才得不到夫子同样的重视。
他在心里暗暗较劲,告诉自己一定要更加刻苦,证明自己并不比曹逸差。可每当看到夫子和曹逸在角落里深入探讨学问的场景,他又会感到一阵失落,仿佛自己被排除在了那个充满智慧和知识的小世界之外。
同时,陈玉轩也明白夫子的教导方式自有其道理,他努力克制着内心的负面情绪,不让嫉妒和焦虑占据自己的心灵。他在矛盾中挣扎,既渴望快速进步,又害怕因为心急而适得其反。这种复杂的心情如同乱麻一般,纠缠在他的心头,让他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愈发艰难。
一日,李夫子将曹逸和陈玉轩一同叫到了书房。
陈玉轩低着头,神色略显不安。李夫子目光温和地看着他,说道:“玉轩,为师知晓你近日心中有所困扰。”
陈玉轩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疑惑和期待。
曹逸则轻轻拍了拍陈玉轩的肩膀,说道:“师弟,其实夫子和我都明白你的心思。”
李夫子接着说:“玉轩啊,为师单独给曹逸讲解,并非厚此薄彼。曹逸的基础扎实,领悟力强,能更快接受更深的学问。但你的努力和潜力,为师也都看在眼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