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九回 巧取供单郭槐受戮 明颁诏旨李后还宫,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只剩郭槐一人留在狱神庙,酒劲上头,可心里还惦记着案子。他喃喃自语:“刚才提牢说太后身体不适是因为寇宫人作祟,幸好现在好了,懿旨应该很快就到。”又想:“寇宫人死得确实冤枉,也难怪她来作祟。”
正胡思乱想着,突然一阵凉风袭来,沙尘簌簌地打在窗棂上。时值春末,四周一片凄凉。恍惚间,郭槐看到前方有个模糊的人影,若隐若现,还传来隐隐约约的声音。他心里一阵发毛,刚想喊人,那人影已到跟前,声音幽幽传来:“郭槐,别害怕。我不是别人,是寇承御,特来和你对质。昨日我已在森罗殿与太后对质,太后说这事都是你主谋,所以才放她回宫。阎王查得太后和你都还有十二年阳寿,我不能久留阴间,今日特来让你说清当年之事,我也好早日超生。”
郭槐听着这细弱的嗓音,再看眼前披头散发、满脸血痕的人影,认定是寇承御显魂,又联想到提牢官之前的话,不由得慌乱答道:“寇宫人,真是委屈你了!当初确实是我和尤婆定计,用剥皮狸猫换出太子,陷害李后。你当时并不知情,却含冤而死。我要是能出狱,一定请高僧高道超度你!”
只听“女鬼”哭道:“郭太辅,你若有此心,我感激不尽。一会儿到森罗殿,只要你把当初的事说清楚,我就能超生,何须僧道超度?若忏悔不诚心,反倒会增添罪孽……”
话音刚落,突然传来阵阵阴森的鬼语,两个面目狰狞的小鬼手持追命索牌现身,厉声道:“阎罗天子升殿,即刻召郭槐的生魂,随屈死冤鬼前去对质!”说罢,不由分说拽起郭槐便走。此时的郭槐意识恍惚,身不由己地跟着小鬼前行。
一路上曲曲折折,不知走了多久,来到一座阴森的大殿。四周漆黑一片,阴气森森,郭槐根本辨不清方向。只听小鬼喝令:“跪下!”他慌忙跪倒在地。接着,一个威严的声音响起:“郭槐,你与刘后所作所为,在地府册籍上早已记载分明,本应堕入轮回;但念你阳寿未尽,还需返回阳世。只是寇珠冤魂游荡,地府不便收留。你必须将当年之事如实交代,她才能超生。事到如今,休得再隐瞒!”
郭槐听罢,急忙连连叩头,将当年刘后觊觎正宫之位,用剥皮狸猫替换太子、陷害李妃的前因后果,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就在这时,大殿内突然灯火通明,郭槐定睛一看,坐在主位上的竟是包公,两旁衙役整齐排列,这场景与传说中的森罗殿别无二致。
早有书吏将郭槐的口供呈上,狱神庙的书吏也把他与“女鬼”的对话一并交上。包公仔细查看两份供词后,下令:“把他带下去,让他画押。”郭槐此时才恍然大悟,明白自己中了圈套,但已无力反抗,只能乖乖画押认罪。
原来,那“女鬼”是公孙策暗中安排的计策。他派耿春、郑平到勾栏院找来妓女王三巧,耐心教导她如何假扮寇珠鬼魂。王三巧出色地完成任务,成功套出郭槐的口供,公孙策赏了她五十两银子后,便打发她回去了。
包公将郭槐继续收监,安排专人严加看守。次日五更,包公上朝面圣,将郭槐的供词呈给仁宗。仁宗将供词藏于袖中,退朝后直奔仁寿宫。只见刘后在昏迷中手脚乱挥,仿佛在与人挣扎对抗。她猛然惊醒,看到仁宗站在面前,急切说道:“郭槐是先皇老臣,望皇儿格外开恩赦免。”
仁宗默不作声,从袖中取出郭槐的供词,狠狠掷在刘后身前。刘后拿起供词一看,瞬间吓得肝胆俱裂,气血上涌。她本就久病体弱,哪里经得起这等惊天噩耗,又惊又怕之下,竟当场气绝身亡。仁宗命人将刘后的遗体抬入偏殿,按照妃嫔之礼入殓,简单操办后移灵他处,随后传旨打扫仁寿宫。
第二天早朝,群臣行三呼大礼后,仁宗宣召包公:“刘后因惊惧去世,朕命你代朕起草诏书,昭告天下,整肃国法。”至此,天下百姓与朝中大臣才知道,国母太后姓李,而非姓刘。
仁宗命钦天监挑选吉日,斋戒沐浴后,亲自前往各庙祭祀;随后排开皇家仪仗,率领满朝文武,浩浩荡荡前往南清宫迎接太后回宫。整个迎驾过程礼节繁复,皆按皇家典章进行。
太后乘坐御辇,狄后与一众嫔妃乘坐宝舆,一同入宫。仁宗先行回宫,在宫中等候迎接。此时,王妃、命妇们纷纷入朝,整齐列队,恭迎太后圣驾。太后入宫后,接受众人朝拜,随后更衣,并传旨宣召包拯之妻李氏夫人进宫。太后与狄后相见时,仍以姐妹之礼相待,还对李氏夫人重重赏赐,仁宗也另有嘉奖,这些都不再细表。
朝外群臣朝拜完毕,仁宗传下旨意,将郭槐处以凌迟之刑。尤婆虽已去世,仍按律开棺戮尸。此外,仁宗还下旨在仁寿宫寿山福海一带丈量土地,左边敕建寇珠祠堂,命名为“忠烈祠”;右边敕建秦凤、余忠祠堂,命名为“双义祠”。祠堂建成后,仁宗亲自前往拈香祭拜。
一日,老丞相王芑上奏,称自己年事已高、精力衰退,恳请告老还乡。仁宗感念他为朝廷多年操劳,特赐他全额俸禄,准许退休养老。同时,将包拯加封为首相。包拯趁机上奏,陈明公孙策和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等人在查办案件中屡立功劳。仁宗于是封公孙策为主簿,四勇士皆授予六品校尉之职,继续在开封府任职。
此外,仁宗还奉太后懿旨,封陈林为都堂,范宗华为承信郎;将太后曾居住过的破窑改建成庙宇,钦赐千两白银和十顷香火地,任命范宗华为庙官,负责春秋两季祭祀,让这段故事永载史册。
后续还会发生何事?且听下回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