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九回 匡超人幸得良朋 潘自业横遭祸事,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匡超人正在楼上睡觉,迷迷糊糊听见有人来拜访,急忙穿上衣服下楼。只见楼下坐着一位头戴吏巾、身穿乌缎长衫的男子,脚下蹬着厚底皂靴,留着黄胡子,颧骨高耸,面皮黄黑,一双眼睛直愣愣的。那人见匡超人下来,便开口问道:“请问您是匡二相公吗?”匡超人答道:“正是在下,不知您贵姓?”那人说:“我姓潘,前些日子看到我兄长的书信,说二相公来了省城。”匡超人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您就是潘三哥!”赶忙作揖行礼,将潘三请到楼上坐下。

潘三说道:“那日二相公到府上拜访,我刚好不在。前几天回来看到兄长的信,信里对你赞不绝口,说你聪明过人,还做过许多善事,实在令人敬佩。”匡超人回应道:“小弟来省城,就是专程投奔三哥的,没想到您外出公干。今日得见,真是太高兴了!”说完,匡超人亲自下楼端茶,还托书店买了两盘点心,一并拿到楼上。

潘三正在看墙上的斗方,见点心来了,说道:“哎呀,何必这么客气!”接过茶,他指着墙上的字问道:“二相公,你来省城后,怎么和这些人混在一起?”匡超人一头雾水,询问缘故。潘三解释道:“这伙人都是有名的书呆子。那个姓景的开头巾店,原本有两千两银子的本钱,结果做诗把家底都败光了。他每天在店里,手里拿着刷子刷头巾,嘴里还哼着‘清明时节雨纷纷’,买头巾的顾客和邻居看了都笑话他。现在本钱赔光了,就借着作诗的由头,见人就借钱,大家一听他的名字都躲着走。还有那个姓支的,本是盐务巡商,我回来在衙门听说,没几天前,他喝醉了在街上吟诗,被府里的二大爷用链子锁走,巡商的差事也丢了,以后怕是要穷得叮当响!二相公,你在外地,要做些有实际好处的事,和这些人混在一起有什么用?”

两人吃了两个点心,潘三便放下,说:“这点心有什么好吃的,我带你去街上吃饭。”他让匡超人锁好门,一起走到街上司门口的一家饭店。潘三吩咐切一只整鸭,做一盘海参杂脍,再来一大盘白肉。饭店老板见是潘三爷来了,立刻殷勤备至,挑最肥美的鸭子和肉切好,海参杂脍也精心调味。两人先斟上两壶酒,酒足饭饱后,剩下的食物就赏给了店里的人。结账时,潘三看都不看账单,只说了一句:“记我的账。”店主人连忙拱手道:“三爷您请便,小店明白!”

出了饭店,潘三问:“二相公,接下来你打算去哪?”匡超人说:“正想去三哥府上拜访。”潘三说:“那正好,去我家坐坐。”两人一同走进一条巷子,只见一堵青墙,两扇半截板门,进去后又是两扇重门。来到厅上,一群人正围着桌子赌钱。潘三骂道:“你们这些家伙,没事就在我这儿胡闹!”众人笑道:“知道三老爹回家几天了,送几个钱来给您接风。”潘三说:“我要你们的钱做什么!不过……”他又道,“也罢,我这儿有个朋友,你们玩几把,热闹热闹。”匡超人想和众人施礼,潘三拦住他:“刚见过了,还作揖干嘛?你先坐着。”

潘三走进里屋,拿出两千钱,对众人说:“兄弟们,这两千钱是匡二相公的,借给你们赌,今天赢的钱都归他。”又对匡超人说:“二相公,你坐在这儿看着这个钱罐,满了就倒出来收着,让他们接着玩。”说罢拉过一把椅子让匡超人坐下,自己也在旁边看着。

看了一会儿,外面进来一个人请潘三出去说话。潘三出去一看,原来是开赌场的王老六。潘三问:“老六,好久不见,找我什么事?”王老六说:“请三爷到外面说。”两人走到一个僻静的茶室坐下,王老六说:“如今有件事,能赚点小钱,特地来和三爷商量。”潘三问是什么事,王老六解释道:“昨天钱塘县衙门的捕快,在茅家铺抓到一群人。涉及的是乐清县大户人家逃出来的一个使女,叫荷花。这群人被抓到时,正和荷花在一起。捕快报官后,县里的王太爷把这些人各打了几十板子就放了,还下了公文,要把荷花送回乐清。我乡下有个姓胡的财主,看上了这个丫头,想找个办法把人留下,愿意出几百两银子买下。您看这事有什么办法吗?”

潘三问:“负责押送的差人是谁?”王老六回答:“是黄球。”潘三又问:“黄球亲自去押送了吗?”王老六说:“没有,是两个副差去的。”潘三接着问:“什么时候走的?”王老六答:“已经走了一天了。”潘三再问:“黄球知道胡财主这事吗?”王老六说:“他怎么会不知道,他也想从中捞点好处,只是没找到办法。”潘三说:“这不难,你去把黄球约来,我们当面商量。”王老六答应着去了。

潘三独自坐着喝茶,这时又慌慌张张跑来一个人,喊道:“三老爹!我到处找您,原来您在这儿喝茶!”潘三问:“找我什么事?”那人说:“离城四十里有个乡下人叫施美卿,把弟媳妇卖给黄祥甫,银子都交了,可弟媳妇要守节,不肯嫁。施美卿和媒人商量着要强抢,媒人说:‘我不认识你家弟媳妇,你得说个特征。’施美卿说:‘每天清早,我弟媳妇会到屋后抱柴,你们明天埋伏在那儿,见到人就抢。’众人照做了,结果第二天清早,出来抱柴的是弟媳妇的婆婆,众人错把她抢了去。隔着三四十里路,已经过了一夜。现在施美卿来要老婆,那边不给。施美卿就告了状。对方也准备反诉,但因为说亲时没写婚书,没了凭据,现在想补写一份。乡下人不懂这些,就来请老爹帮忙。还有衙门里的事,也都拜托老爹料理,事后会送几两银子作为谢礼。”潘三说:“这么点小事,也值得大惊小怪!你先坐着,我等黄球来了一起说。”

不一会儿,王老六带着黄球来了。黄球见到那人,说:“原来郝老二也在这儿。”潘三说:“不碍事,他说的是别的事。”随后拉着黄球到另一张桌子坐下,王老六和郝老二坐在一旁。黄球问:“方才说的那件事,三老爹有什么办法?”潘三问:“胡财主肯出多少钱?”黄球说:“胡家说,只要能留下荷花,连办事的费用在内,一共出二百两银子。”潘三又问:“你想赚多少?”黄球说:“只要三老爹把事情办妥当,我能分几两银子就行,怎么敢和您老人家争?”潘三说:“既然这样,好办。我家现在住着一位乐清县的相公,他和乐清县的知县关系很好,我托他去疏通关系,弄一张回批来,就说荷花已经送到,交给本人领走了。这边我再托人从本县弄一份文书,在路上把荷花截回来,交给胡家。这个办法怎么样?”黄球大喜:“这太好了!不过事不宜迟,老爹得赶紧去办。”潘三说:“今天就能拿到文书,你让他尽快把银子送来。”黄球答应着,和王老六一起走了。潘三转头对郝老二说:“跟我回家。”

回到家,赌钱的人还没散。潘三等他们赌完,把众人送走,留下匡超人说:“二相公,你别走,我和你说点事。”两人来到后面楼上,潘三起草了一份婚书,让匡超人抄写好,拿给郝老二看,让他明天带银子来取。打发郝老二走后,吃过晚饭,点上灯,潘三口述回批内容,让匡超人写下来。家里正好有豆腐干刻的假印章,取出来盖上,又拿出红笔,让匡超人写了一份截回荷花的文书。一切办妥,潘三拿出酒来,和匡超人对饮,说道:“像这样的事,才是有奔头的,总比和那些书呆子混在一起强!”当晚,潘三留匡超人住下。

第二天一早,两边的人都送来了银子。潘三收下后,拿出二十两递给匡超人,说:“你带在身上做盘缠。”匡超人满心欢喜地接过,遇到顺路的人,也会捎些钱回家给哥哥添做生意的本钱。书坊的老板们也陆续拿文章请他选编。此后,潘三不管做什么事,都会带上匡超人,分他几两银子。匡超人的手头渐渐宽裕起来,穿着打扮也光鲜了许多。果然如潘三所说,他和那些名士的来往越来越少了。

不知不觉,匡超人在省城住了快两年。一天,潘三来找他,说:“二相公,好多天没见了,一起去街上喝几杯。”匡超人锁好楼门,和潘三一起上街。刚走了几步,潘家的一个小厮追上来说:“家里有客人等三爷回去说话。”潘三对匡超人说:“二相公,你也跟我回去吧。”

回到家,潘三让匡超人在里间小客座坐下,自己和那人在外边说话。潘三问:“李四哥,好久不见,最近在哪发财?”李四说:“我一直在学道衙门前活动。今天有件事,想来和三爷商量,怕您不在家,现在见到您,这事就有谱了。”潘三笑道:“你又想搞什么名堂?和你共事,你总是一毛不拔。”李四说:“这次可是有钱赚的买卖。”潘三问:“到底什么事?”李四说:“如今学政到绍兴主持考试了,有个叫金东崖的,在衙门里混了几年,攒了些钱,想让儿子考中秀才。可他儿子金跃,大字不识一个。考期马上就到了,得找个替考的人。这次学政监考很严,得想个新办法,所以特地来和三爷商量。”

潘三问:“他愿意出多少钱?”李四说:“绍兴这边,买个秀才名额,足足要一千两银子。他想走捷径,至少也得五百两。只是现在难找合适的替考人,还得想办法把人弄进考场,替考的报酬、衙门里的打点费用,这些加起来得多少?剩下的钱,你我怎么分?”潘三说:“总共五百两银子,你还想分一份,这事就别谈了。你在他那边拿点谢礼就行,这边你就别想了。”李四说:“三爷,就依您说的办。但具体该怎么做?”潘三胸有成竹:“你什么都别管,替考的人我来找,衙门里的关系我来疏通。你让他把五百两银子存在当铺,另外拿三十两给我做跑腿费,我保证让他儿子考上秀才。要是考不上,五百两银子分文不动。这下总行了吧?”李四说:“那就这么定了!”两人约好时间,等金东崖来封存银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修仙:挂我开,副作用你扛

陆贰八

七零:辣妻随军,冷面糙汉不经撩

黑醋汁

甜撩心宠

冷亦蓝

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

家里蹲得住

合欢宗极品鼎炉,开局被圣女俘虏

国士无双

斩神:当恶女成为腾蛇代理人

妮妮铁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