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1 / 2)

他虽然没有被定为怀疑对象,但作为那时为数不多房间没熄灯的人,他还是被提审了。对方的问题非常敷衍,上来第一句就是问他那晚是否看到或听到了什么。

他并不像别人那样对此事一无所知,结合他的所知,他可以编造起更加可靠的谎言,来开脱自己的嫌疑。

不过他并没有这个打算,而是直接推脱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很早就喝酒昏睡过去,根本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他并不想弄巧成拙,这种时候尽量与真的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始终保持一致才是明智之举。

如果对方打算继续敷衍问话,此时该问他为何突然一个人喝闷酒。就像问伪造年龄者属什么一样,快速的问话很容易取得战果。他也正是这么猜想的,所以从一开始就没有计划任何东西,以免弄巧成拙。

但对方却丝毫没有墨迹,伸手便把一本书拍在了桌子上。这书他都不用看清楚,这正是那个孩子让他撕下尾页的那本书。

这本书一直留在他的桌上,被人收走他都浑然不知。

“我们提审你是有原因的。你大可不必如此拙劣伪装。如果你不肯说实话,你应该知道你的可替代性。”

对话突然充满威胁性质。他瞬间意识到自己陷入了圈套。

他昨天只来得及听到皮鞋声,发现窗帘的问题,其他的什么都没有来得及解决。如果那人在站在那等他靠近时留下了什么记号,标记了他的房间,他就绝不可能用这种办法洗脱嫌疑。

这是对方的绝对优势博弈。这么斗下去,他大概率是跑不了了。

“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