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
怀愫/文
谢玄话说得豪气,曲正看了澹王一眼,心中犹疑。
他们与谢玄是有交情,可这交情还未厚到将王爷的性命交到他手上的地步,就算谢玄能来无去无踪,又怎么保证他一定会将王爷送到船上。
曲正先自开口:“谢兄弟,非是我不相信你,可事关重大……”
澹王满面沉色,打断曲正:“我信你,何时走怎么走?”
留下只有等死圈禁这一条路,只有冒险方能求生。
谢玄早料着了他们不会轻易相信,却没想到澹王还有这气魄,咧嘴一笑:“你们自己走出去。”
曲正与澹王面面相觑,朱雀坊外众兵把守,谢玄能进来,他们却出不去。
谢玄伸出手指,拈取一点灵光,悬空作书,画下一道符,拍在曲正身上,曲正立时消失在澹王的视线中。
澹王惊愕出声:“曲先生!”
曲正不明所以,应了一声:“王爷。”
屋中听得见他的声音,却看不见他的人,曲正自己低下头,竟也瞧不见自己的手脚在何处,只有青砖石上留着一点影子。
谢玄伸手一拈,拈起灵光符咒,文字转为光点,凝在谢玄的指尖上。
曲正便又出现在澹王眼前,澹王大开眼界,他府中虽供养门客,门客之中又有道士,可从未见过如此神术。
“谢兄的道术果然精深。”澹王既然知道了谢玄的身份,见他自己不说,便也不说破,却在言辞上透露出来,称他为兄。
曲正心细如发,听见这句心中一顿,王爷就算看重谢玄,也不该自贬为弟,哪里知道就算称兄,都已经是澹王抬高了自己。
澹王又问:“谢兄此术可有何限制?”
“自练成之后,未曾有过限制。”
澹王一面庆幸,一面隐忧:“我想将的妻子妹妹都带出去。”就算精简随从,也得有十人左右,而且王妃还有孕在身。
只怕走不了远路,得着人抬轿。
谢玄搓了搓下巴,这却有些麻烦,三两个人,还能无声无息的出去,这么多人再走可不容易。
曲正谏道:“王爷三思,如今可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
“我不走,王妃明珠尚有活路,我若走了,她们便活不成了。”
澹王一边说一边看向谢玄:“谢兄,可有法子将王妃明珠藏匿起来,只要不被发现就行。”王妃有孕在身,走是走不远的,只要把人先藏起来,再行安排。
若是他立时放下妻子妹妹,只顾自己逃生,谢玄反而不齿。
他办事都随自己的心意,若不齿澹王为人,就连手都不会伸一下,听他还担心妻子妹妹,心中点头,这忙帮得更舒畅了。
轻笑一声:“这有何难,给我找只船找辆车,不拘什么,能装下要带走的人就行。”
这时候又到什么地方去找船来,曲正想了一会:“后院湖中小舟行不行?”
谢玄站起来抻了抻腰:“行。”
荷花池中一只小舟,是王府女眷们坐船赏莲采莲蓬用的,漆红饰绿,里头还有琵琶管弦,装饰得十分华美。
谢玄站在台前,双掌一托,将那舟从塘中托起来。
反过船身,对曲正道:“取朱砂来。”
灵光沾取朱砂,不用竹管便将符咒嵌在船身,写上一笔,那船便隐去一点,先是没了船舱,跟着又没了船顶,最后连船桨也一并消去。
谢玄一拍脑门:“该叫你们先坐上去的。”
旁人瞧不见,他却能瞧见得见,这舟上不过附着诸多灵光,像是挂着小灯笼,在黑夜之中反而更加显眼。
澹王妃与明珠早就等在一边,明珠乍见谢玄,知道他与小小无事,脸上绽出笑意,可想到宫中死了这么多人,又难受起来。
她拿了个包袱递给谢玄:“这些替我交给小小,是我送给她的,若是能遇见我侍女阿绿,也分一半给她。”
澹王妃脸色微白,扶着腰肢,这船上只够坐下三四人,府中这些人都带不走。
曲正往后退了一步:“人越多,船越慢,何况府中还要我善后,王爷若有一日能再进京,我也可在京中接应。”
谢玄写了三道灵符,一人一道递到他们手中:“把这符贴身藏着,到了地方取出来就是。”
说着扶三人上船,他自己站在船头,两臂一伸,小船摇摇晃晃升了起来,澹王一把握住了王妃的手。
小船凌空而起,越升越高。
风从小舟窗外灌进来,飞得越快,风就越大,澹王解下斗篷罩在妻子身上,看王妃闭着眼睛,对她道:“如此奇景,一生得见一次,你睁开眼睛,瞧瞧外头。”
王妃紧紧握住澹王的手,眼眸掀开一条缝,就见京城街巷荧荧,琉璃河灯自万善殿顺御河而下,害怕之情一扫而空,喃喃说道:“仙人法术也不过如此了。”
澹王抚着她的背,人虽坐在船中,目光却投向窗外。
出了京城,便无灯无火,舱外只有山色月影,澹王未离京城便在心中部署,待回封地,便举义旗,“杀妖道,清君侧”。
谢玄将他们送到船上,推船入江,狂风一鼓,船已经到了江心。
他这才回到山谷中,欢喜无限的告诉小小:“我方才干了件大事!”
话音才落,谢玄便顿住了,凑到小小脸前,仔细盯着她看,她眼睛里的雾色退去,如秋水一般澄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