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纵令然诺暂相许(1 / 2)

九州列国传 宋申申 1844 字 2022-10-05

昭明太子褪去外裳,将福祥公主的身子包裹严实,随后抽出腰间的含光剑向花丛后刺去。

霍繁香连滚打趴地从昭明太子的剑下逃了出来,随后抬起腿踹了昭明太子一脚。

昭明太子见到来人是霍繁香,便收回了含光剑。

他俯身提着霍繁香的衣襟,将她带去冷泉边的石墩上。

“你不在府上和师傅习字,怎又偷跑出来玩?”少公子佯装严厉质问着她。

“我乃灵川郡主,想要去哪里,还要同别人汇报不成?”霍繁香猛地低下了头,绕着昭明太子的手转了一圈,自他的手下脱离了出来。

她随即滑下石墩,坐在了冷泉旁,好奇地看着沉睡中的福祥公主。

“这美人儿真好看,怎么不睁眼,泡个泉也能睡着吗?”霍繁香伸出手,捏了捏福祥公主的脸蛋。

昭明太子心一紧,一脚将霍繁香踢下了冷泉。

霍繁香曾在年初前去东海之滨的三郡四城与其父霍殇团聚,也是在这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跟着建造滨海防御城的工匠们学会了凫水。

她灵巧地在冷泉中翻了个身,手脚并用地浮在水上。

“真是小气,就摸个脸蛋,便发这么大的脾气。”她抹了一把脸上的水,有些心虚地给了昭明太子一记白眼。

昭明太子冷哼一声,俯身将福祥公主抱了上来。

他将她护在怀里,褪去她身上湿透了的外裳,用清爽宽大的棉布将她的身子擦干。

霍繁香缓缓地游来岸边,手撑着山石跳上了岸,她甩了甩身上的水,转身准备下山。

昭明太子用宽大的袍子裹住了福祥公主,转身抄起身旁的披风扔向霍繁香。

霍繁香被宽大的披风罩住了头,她停住脚步,一把扯下披风时,昭明太子抱着福祥公主已然行至她身旁。

“山间风厉,你身上湿透,这般走下山去,怕是会染风寒,你乘我的步撵下山罢。”昭明太子的步撵是为福祥公主往来冷泉,上下暖山时所预备的。

步撵四周有厚厚的帷帐可以防风,由八名寺人共抬,上下山行走也稳妥。

霍繁香点了点头,心想着只要是坐上了步撵,那福祥公主必定会与她共乘,届时再细细地瞧她,看昭明太子还如何能管得了她。

霍繁香的心里盘算,一早便被昭明太子看透了,所以在下山的步撵之中落座的只有霍繁香一人。

至于福祥公主,则是由昭明太子仔细地抱着,一步一步地走下了暖山。

行至山脚时,行宫禁卫前来传话,说千面阁的细作于行宫暗室在等着,有重要的消息要同太子禀报。

昭明太子将福祥公主送回步撵上,先行一步回到行宫之中。

所以霍繁香也并没有回到灵川郡府邸,而是直接同福祥公主被步撵一同抬回了灵川行宫。

灵川行宫临靠灵湖,为避人耳目,细作在守宫禁卫的引领下,于灵湖另一岸乘舟而来。昭明太子抵达行宫灵湖的水榭望碧轩时,那细作已然在内等着了。

昭明太子记着这细作的名字好似叫念娥,是历卓笙自历家绑回那些少女们的其中之一,其兄长和母亲囚禁于千面阁之中,其自身也被鸑鷟的锥心蛊所控。

她见昭明太子身入,立即俯身叩拜。

即使是身有羁绊,昭明太子仍有防备,他绕过念娥行至案前跪坐后,才令她起身。

察觉到昭明太子的提防,念娥也未有再上前靠近,她垂着头,淡淡地说道“楚国公身染重疾,夜不能寐,怕时不久矣,东楚现下形势颇为紧张,孋家支持二公子芈亥继位,丞相白尧与妇氏则支持大公子芈苏继位。”

昭明太子眉心紧蹙,疑惑道“才半年的功夫便身染恶疾,你可否是被人诓骗了?”

念娥摇了摇头道“是奴亲眼所见。”

“自去年入秋,灵玉王后夜里出宫前去百香楼遭刺客所伤,昏迷至今,不曾醒来,奴才从外侍调入内廷走动,在庆云宫侍奉王后汤药。”

灵玉王后在东楚都城遇刺,昭明太子略有耳闻,这缘由还要从自东海劫后而生的罗尽穆说起。在他眼见妻子被灵玉王后所杀,愤怒之余抱着妻子的尸身坠海,也不知是他命好,还是有贵人相助,他得以再度生还。在辗转千难万险之后,以另一个身份进入东楚,凭着对灵玉王后的熟知,再次得了灵玉王后的钟爱。

百香楼那夜,是他约了灵玉王后见面,只不过当夜恰巧遇到东楚王宫内乱,福祥公主自百兽园出逃,大闹东楚都城,一时间满城风雨,致使东楚禁军全军出动,对其穷追不舍。禁军追至百香楼时碰巧发觉灵玉王后遇刺,及时出手相救,这才保住了灵玉王后的性命。

灵玉王后重伤后昏迷不醒,只是那罗尽穆再没了消息。

少公子猜测,如若不是当初救他的那个人再次出手,他应是追随着妻儿一同去了。

“七日前的一夜,楚国公前来探望灵玉王后,在离开庆云宫时,突然有人破宫门而入,对楚国公施蛊,那是个女人,身着红衣,面容美艳,也是后来听寺人们谈论,那女人好似是丹华宫的丹嫔。”念娥一边说话,一边挑着眼角注意着昭明太子的神情。

昭明太子沉稳地道“那女人可否有留下什么话?”

念娥缓缓地吞了一口气,道“她说,这一次她的灰飞烟灭,那些人再不会取得她的骨血来救楚国公,她就是要他承受夜不能寐的折磨,这是他罪有应得。”

念娥道出这句话时,昭明太子忽而抬起头,盯着她看。

念娥不安地低下头,避开昭明太子的凝视,她忐忑地扯着衣角,气息慌乱起来。

昭明太子缓缓起身,行至念娥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