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大明的金融问题(1 / 2)

郑记车马行易手之后,郑世朴也盯着郑记车马行,这座总部位于东直门外的一座庄园。

郑记车马行的匾额,在第一天就被摘了下来,从而换了另外一个名字,吉利马车。

对于郑世朴业说,想要挽救郑记车马行的生意,不是没有办法,而是找到足够多的出租用户,就可以马上扭亏为盈。

然而,对方却直接让郑记车马行关门停业,然后就是派出一队工匠,对原本郑记车马行的四轮马车进行改装,这些改装确实是花了不少心思。

首先是原本郑记车马行的标志和标记,全部取消,取代而代的则是改成了吉利马车的云纹标志,其次是将原本廉价的羊毛布沙发,全部换装成白色的羊皮沙发,车门和车窗的装饰,则是使用了大量的珍珠和玉石。

除此之外,则是对车轮进行了改装,车轮外层用马口铁,包裹上一层,银光闪闪,非常有视觉效果。

这些改装,对于郑世朴而言,并没有出奇之处,然而,吉利马车就开始招募销售人员……

看到这里的时候,郑世朴的心都凉了,这算什么?他以为对方会采取什么高招,居然是想到用推销员。

如果推销员有效果,他早就自己解决郑记车马行的危机了,怎么可能轮到对方?

然而,更让郑世朴感觉绝望的是,郑记车马行,不对,是吉利马车,简单的改装之后,就改租为售。

而且更为奇葩的是,这种改装后的吉利马车,售价居然高达五千两银子,要知道郑世朴对于马车的采购价格只有九百八十两,他承认改装花了一些钱,撑死了一千二百两银子,然而,五千两的售价,傻子才会买这种马车。

然而,让郑世朴更加奇怪的是,这些推销员居然真的把马车卖了出去,短短十天时间,一百二十辆马车居然销售了一半出去,六十辆马车,足足三十万两银子。

在这个时候,吉利马车,又从大宁方向买了足足六百辆马车,进行改装……

郑世朴看不懂了,这样的东西就算给那些金牌推销员来推销,恐怕都卖不出几辆吧?

直到郑世朴参加了一次销售人员的成功经验分享会,这才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原来,一切都只是因为这种名为‘传销’的神奇销售模式!

用五倍的价格去买一辆四轮载客式的马车,这样的蠢事没有任何人会干,但如果是用同样的钱去买一个可能发财的机会,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别的不说,光是那些合法的彩票,很多人在这上面花的钱就十倍于此还不止了,更何况这机会还并不像彩票中奖那样的渺茫,感觉上,完全就是只要稍加努力就是触手可及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多少人会觉得这笔投资是不值得的?

一堂传销课,让郑世朴可谓是大开眼界,他甚至都有些怀疑,他也会因此而动心加入这传销的组织?

普通人能发展三四个下线并保持下去就能获得足以获得成功。

事实很快就证明了传销所宣扬的这种倍增理论没有丝毫的夸张,几乎是每一天,四轮马车的销量都会比前一天涨出一大截,仅仅只过半个月,一百二十辆马车已经销售完毕。

每天看着那些身穿绫罗绸缎的富裕人士,为了拉客源和下线,争得面红耳赤,其中之一就是郑世朴的前任债主,也就是太康伯张国纪的管事,也有嘉定伯周奎的管家,甚至还有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的外院管事。

传销似乎成了最为神奇的东西,它能让最落魄的贵族比如说,天启时期武英殿大学士朱国柞的儿子朱大启,按说,这个依靠着父亲余荫的五品文选郎中,这个芝麻绿豆大小的官员,在京城里连屁都算不上。

可是,他的门人朱传文在讲台上慷慨而谈,让任何人都能从他那燃烧着斗志的眼神中感受到他对于改变自己命运的决心与自信。

在茶馆,在酒楼,在勾栏,在瓦当,在赌坊,在私宅,一个个已经多年都没有联系过的同窗、同年、朋友,或是八杆子都打不着的亲戚,突然间都热情的窜起门来,在一番半真半假的‘想念’和‘开心’之后,双方的话题,自然而然的就会转向诸如‘机会’,‘赚大钱’,以及‘传销’之上。

甚至于有些时候,当两个多年未见的熟人在街头偶遇,一番客套之后,才尴尬的发现彼此的目的竟是一样,都是拉对方成为自己的‘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