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集01(1 / 2)

(现在时……)</p>

郁教授坐在飞机上,隔窗鸟瞰滚动着云海的长空,送出深沉的画外音,并叠印出有关的历史资料:</p>

郁教授:“邓小平在王震的陪同下于八月十日视察新疆。他同各族人民进行了亲切交谈,帮着他们解决了很多具体的困难。从此,新疆各族人民迈步走上了奔向小康的光明大道。一九八一年六月二十二日,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预备会议期间,再次论述了经过多次修改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p>

(随着牟记者的画外音渐渐化入过去时……)</p>

大会主席台</p>

邓小平:“总的来说,这个决议是个好决议,现在这个稿子是个好稿子。我们原来设想,这个决议要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实事求是地、恰如其分地评价‘文化大革命’,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功过是非,使这个决议起到像一九四五年那次历史决议所起的作用,就是总结经验,统一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我想,现在这个稿子能够实现这样的要求!”</p>

在郁教授、牟记者的画外音中叠印出相关的历史资料:</p>

牟记者:“邓小平为了逐步解决干部终身制,建议设立顾问委员会。他当选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接着,他又着手解决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行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九月三十日,叶剑英委员长向新华社记者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九条方针政策……”</p>

郁教授:“随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香港于一九九七年回归祖国也提上了日程。为此,英国这个老牌殖民主义者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试探,妄图把香港这个东方明珠牢牢地掌握在大英帝国的手中。”</p>

牟记者:“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大,关于兴办特区―尤其是深圳特区的建设,也招来很多非议。加之沿海地区因走私成风而导致腐败现象的加剧,一些心存疑虑的同志把矛头指向了兴办特区的方针、政策上……”</p>

邓小平办公室</p>

邓小平:“乔木同志,你看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决定》了吧?”</p>

胡乔木:“看了!同时,我还看了有关沿海一带走私犯法活动的通报,真是感到触目惊心。”</p>

邓小平:“是啊!我们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不过才两年的时间,就有相当的多的干部被腐蚀了。”</p>

胡乔木:“听陈云同志说:当前犯罪的严重情况,不是过去‘三反’、‘五反’那个时候能比的。”</p>

邓小平:“那个时候,贪污一千元以上的是‘小老虎’一万元以上的是‘大老虎’,现在一抓就往往是很大的老虎!更为严重的是,在这两年当中,有大量的白银、黄金走私到香港,使国家损失了大量的外汇。”</p>

胡乔木:“必须严格执法,从重处理,方能起到以傲效尤的作用。”</p>

邓小平:“单靠这一手还不行!要靠两手才行:一手就是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一手就是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要告诉我们的同志,这是一个长期的经常的斗争。”</p>

胡乔木:“这件事情搞不好,会失去一定的民心,甚至还会被人当成攻击改革开放的靶子。”</p>

邓小平从桌上拿起一份材料:“这是谷牧同志前几天报来的材料,说有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查经济犯罪的原因,就查到了兴办特区上来。”</p>

胡乔木:“我也听说了,深圳办特区,是导致经济犯罪的源头,不堵死这个源头,社会主义就一定会变颜色!”</p>

邓小平:“这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件事嘛!你是理论家,要从理论上阐述清楚经济犯罪的原因。”</p>

邓小平办公的魔院</p>

邓小平和谷牧相对坐在藤椅上,二人严肃地交谈着。</p>

谷牧:“说到对兴办经济特区的非难―尤其是对毗邻香港的深圳特区的非难那就多了!有人说特区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飞地’,是香港市场上‘水货之源’的销售地;也有人说特区是中国走私的‘通道’,甚至比拟为旧中国上海的‘租界’等等。总之,他们把社会上一切腐败的现象都归罪于建设经济特区。”</p>

邓小平:“你是如何看待这些责难的呢?”</p>

谷牧:“我认为这些责难,给特区创办工作增加了困难。我作为分管经济特区和对外开放工作的负责人,深感压力不小,很有些‘秋风萧瑟’的味道。”</p>

邓小平:“言重了!你应该记得,对于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有不同的意见,尤其对兴办经济特区。社会主义国家举办主要是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贸关系的经济特区,老祖宗马克思、列宁没有讲过,社会主义国家也无此先例,它是一项重要的创举和试验,不出些问题那才叫不正常呢!”</p>

谷牧:“我看‘极左’思潮也在起作用。”</p>

邓小平:“这也是难免的!另外,中国饱受帝国主义的侵略,人们对于同资本主义打交道存有戒心,对特区有疑虑和非议,也是可以理解的。”</p>

谷牧:“我赞成你的意见!”</p>

邓小平:“你打算怎么办呢?”</p>

谷牧:“我坚决执行中央委托给我的任务,把兴办特区和对外开放推向前进!”</p>

邓小平:“好!有哪些具体措施?”</p>

谷牧:“我准备在第二、第三季度花较大的工夫,对经济特区进行调研,对广东、福建进行实地考察,然后召开有关座谈会,向中央做出有说服力的报告。”</p>

邓小平:“很好!还有什么问题吗?”</p>

谷牧:“香港风传中国到一九九七年要收回香港,英国人反对,股票波动很大。如果香港的经济出现了麻烦,深圳就会受到冲击。”</p>

邓小平:“你放手去做,香港问题由中央来解决。”</p>

人大会堂贵宾室门口</p>

邓小平站在门口静静地等待着。</p>

包玉刚和卢绪章一块儿搀扶着年迈的包兆龙走来。</p>

邓小平迎上去,紧紧握住包兆龙的双手,热情地:“真诚地欢迎老先生来北京看看。”</p>

包兆龙:“邓先生,您日理万机,还挤时间接见我们父子,真是不知道该如何谢谢您啊!”</p>

邓小平:“说谢谢就远了!”他转身指着贵宾室,“请!”</p>

资宾室</p>

邓小平坐在沙发上:“包玉刚先生,你们父子创建这样庞大的海上王国很不容易啊!”</p>

包兆龙:“主要是玉刚的功劳。”</p>

包玉刚:“邓先生有所不知,一九五五年,我才开始有第一条船,是八千七百吨。经过二十七年的奋斗,我已经拥有二百一十条船,总吨位是二千一百万吨。这其中包括中国造的六条船。”</p>

邓小平:“了不起!包先生,你帮我们合作搞的那几条船,有希望搞好吧?”</p>

包玉刚:“我想不会有问题的。我个人认为:中国造船厂虽说已经不错,但还要引进先进的新的技术,才能造好船,造大船。”</p>

邓小平:“我们搞些小吨位的船,世界上也需要吧?”</p>

包玉刚:“需要!二三万吨位的船更需要。”</p>

邓小平:“二三万吨位的,我们的造船厂,恐怕还没有这样的本事。”</p>

卢绪章:“我听柴树藩部长说,我们有造二三万吨位船的本事。”</p>

邓小平:“好,好!包玉刚先生,听说你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有私交,是这样的吧?”</p>

包玉刚:“是的!尤其是关于中国的政情和香港的金融,他经常向我咨询。”</p>

邓小平:“这很好嘛!希望你能为香港回归祖国出力。”</p>

包玉刚:“请放心,我也有一颗中国心嘛!”</p>

邓小平:“很好!包老先生,你这次来北京,有什么事情,就只管说。”</p>

包兆龙:“我听说北京有人反对叫兆龙饭店,是这样的吗?”</p>

邓小平:“我不能说没有,但我是赞成的。”他转身取来一个大信封,“这就是我送给你们父子的礼物。”</p>

包玉刚双手接过信封,取出一幅字,打开特写:兆龙饭店包兆龙、卢绪章激动地鼓掌。</p>

邓小平的会客室</p>

邓小平坐在沙发上,认真地审阅一份文件。</p>

廖承志走进:“邓副主席,国务院港澳办上报的解决香港问题的十二条意见,你看了吧?”</p>

邓小平摇了摇手中的材料:“我正在研究之中。”</p>

廖承志:“有何意见?”</p>

邓小平:“很好!再和英国人打交道就有了依据了。”</p>

廖承志:“外交部已经收到英国外交部的涵告:前首相希思将于近期访华,点名要见你。”</p>

邓小平:“可以!他见我的目的是谈香港问题吧?”</p>

廖承志:“对!据外交部得到的情报,中国公布了解决台湾的办法以后,英国朝野都在关注香港问题。另外,他们刚刚在马尔维纳斯群岛取得胜利,想以此为筹码和我国谈判香港问题,妄图多得到一些好处。前首相希思访华,只是为现任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起个投石问路的作用。”</p>

邓小平:“英国的底牌是什么呢?”</p>

廖承志:“据说,英国外交大臣欧文已经准备了一个以‘主权’换‘治权’解决香港问题的方案。”</p>

邓小平取过一份香港报纸:“他们已经有意地透露出来了:一九九七年前由英国先行让出香港整个地区的名义主权;作为回报,中国应作出具有国际法律约束力的承诺,使英国现行对香港的统治权至少延续到一九九七年,然后逐年作‘滚动式’的延长,直至二十一世纪。”廖承志:“对!”邓小平:“一副老殖民主义的嘴脸!”</p>

人大会觉</p>

邓小平微笑着站在迎宾厅的中央,望着希思走来。</p>

邓小平紧紧握住希思的手:“欢迎你,老朋友希思阁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