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第六位总兵(1 / 2)

陶杰不急,根据刘兴祚对赫图阿拉城的推论,他认为不应该操之过急。

但是将军不同意。

要求他尽快和赫图阿拉城谈好条件,所以陶杰只能特事特办,又来了赫图阿拉城。

但是比起上回,他的态度更加强硬。

“将军仁德,愿意给赫图阿拉城生路,只要归顺金州,就可保留主力。

其余部族,由金江镇官员管理,如果答应,那么金州将提供物资,接济赫图阿拉城的百姓。”

要么接受他的要求,要么他就离开,双方之间,不再有余地。

上一回是投降,此次是归顺。

意义不同。

豪格愿意和陶杰继续商谈,关于其中的细节。

“为何就不能互不干扰呢?我可以发誓,永远不会再侵扰辽东。”

听到豪格的话,陶杰笑了。

“请问赫图阿拉城,无法和大周商贸的情况下,如何养活二十万人口?或者宁愿看着百姓们饿死吗?”

赫图阿拉城去年支援了多尔衮不少的粮资,谁也没有想到会遇到特大雪灾。

压垮了许多新搭建的屋棚,冻死了很多的牲畜。

好不容易熬了过去,结果又水灾连连,不少的田亩被淹没,无法获得收获。

铁,锅,盐,布,茶,粮。

各类的物资,都需要和大周贸易获取。

赫图阿拉城一地,已经无力维系统治,已经有不少饥饿的人逃离了。

如果和金江镇谈判破裂,还需要整兵备战,更是雪上加霜。

“平辽侯的博爱之名,人尽皆知,虽然以前和平辽侯交战,但是我们败的服气,心里没有怨言。”

豪格成熟了,不再是当年那个虚荣的小将。

真的没有怨言吗。

陶杰不置可否,平静的等着豪格的要求。

不少人支持归降金江镇,金江镇没有肆意屠戮蛮人,年余的做派,被人们看在眼底。

也有人不愿意归降,担忧被清算。

总体上。

愿意归降的人居多,总体的形势,赫图阿拉城也无力抗衡金江镇。

“平辽和如何保障我们部族的安危?”

豪格诚恳的问道。

见到豪格松口,陶杰认真回复。

“赫图阿拉城保留两黄旗旗口,其余部族由金江镇官员治理,施行兴修水利,开垦田亩之策。

只要遵守金江镇的法律,那么金江军就不踏入赫图阿拉城境内。

赫图阿拉城,只保留两旗旗兵,不得私自扩军,会有金江镇的官员监督。

同时。

其余部族的丁口,由金江镇成立新合军,向我们提供一万人。”

赫图阿拉城二十万人口,妇孺孩童远比青壮要多,两黄旗的旗兵,只剩下千余人。

其余的蛮丁,战斗力远不如旗兵。

豪格盘算一番。

两黄旗的旗口还剩三万余人,其中青壮不到一万人,这个数量刚好能养活。

其余的人口,由金江镇接济,但是只派官员来治理,不会影响赫图阿拉城的安危。

平辽侯可信吗?

以多年来平辽侯的威望和手段,不是出尔反尔之人,豪格认为是可信的。

最重要的是。

面对大半年来的灾情,赫图阿拉城真的养不活二十万人了。豪格无能为力的主要原因。

要么饿死人,分崩离析,被金江镇不费吹灰之力的拿下。要么接受金江镇的救济,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一万人太多了,我愿意出五千人。”

豪格提出了他的要求。

蛮族的青壮本来就不多,除了自身的军兵,还要派一万人加入新合军。

相当于每户都要出一丁,负担太重,降到一半,改为二十户出一丁,豪格认为可以接受。

陶杰摇了摇头。

“九千。”

“六千。”

“八千。”

“七千。”

“七千五。”

“七千。”

各自退让后,豪格咬死了七千之数,差别看上去不大,但是青壮是家里的顶梁柱。

一千人就是一千户受到影响,三千人就是三千户,影响到数万人。

双方同意了七千的数字。

“请豪格首领跟我去金州。”

双方敲定了诸多的事情,陶杰提出了请求,豪格自立称汗,但是金江镇是不认的。

豪格担忧的看向陶杰,良久,他点了点头。

他不怕金江镇骗他,骗了他,赫图阿拉城会有新的大汗,同时会彻底和金州决裂。

但是他畏惧性命。

只是,他要担负起责任,所以随陶杰去了金州,见平辽侯,归顺金州。

在赫图阿拉城无数人的复杂心理中,一行人踏上了归顺之路。

经由鸦鹘关入长城,一路过苇子堡,松树口,清河堡,本溪城,辽阳,鞍山,海州,营口,盖州,复州,新金,最后抵达金州。

沿路。

人口已经超过五百万的金江镇,各地百姓们,在州府县治理下欣欣向上。

外部大敌皆服,内部政治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