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长公子安危(1 / 2)

金州。

谢友成收到了陶杰的紧急书信,看完后不敢怠慢,连忙去请见了将军。

见到唐清安,第一句话就是。

“是否派人去接长公子先回金州一趟?”一边把陶杰的急信,告知了将军。

平安道形势一触即发,已经压制不住,连陶杰也无法预料,甚至说可能睡一觉,平安道就变天了。

关于是否接回长公子,已经不是第一回商议。

但是唐清安无法派人接回儿子。

不光是平安道的地方勋臣在串联,李适暗中练兵的事情,也帮助蒙蔽了汉城。

其实。

金江镇也在悄悄协助李适。

否则的话,李适不一定敢如历史上一样,起兵攻入汉城,任谁也不敢轻视鸭绿江一侧的镇江城。

可以说,李适今日的时机,是金江镇和平安道的勋臣,不约而同的出手造成的。

“不到时机。”

唐清安虽然内心忧虑,但还是狠心拒绝了谢友成的提议。

接回儿子容易,但是必定会引起朝鲜国主的警惕,从而引起未知的风险。

会不会让朝鲜国主发现危机,提前出手对付还未成势的李适,把叛乱的危机在源头上根除。

不但李适攻入汉城的计划破败,最后让金江镇错失收复咸镜道和平安道的时机。

所以唐清安不愿意这个时候接回儿子。

比起金江镇获得的利益,让儿子承担未知的风险,是作为平辽侯儿子应该承担的责任。

谢友成见将军主意坚定,心中感到为难。

他们对朝鲜的形势知根知底,上一回朝鲜政变后,西人党获得了全胜。

原来当政的东党北派,残余势力逃入了地方。

西人党获胜了,也因为利益分配不均,发生了分裂,形成了功西党和清西党。

平安道的李适,就是西人党分裂出来的,对功西党不满的人。

地方上小北派,骨北派,肉北派,中北派,乃至南派……,同样对汉城的功西党不满。

合纵联盟。

沈器远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抵达了全罗道,获得了地方派系的支持,实力急速的扩充。

总之。

无论最后的胜利者是谁,李氏朝鲜的分裂已经形成了必然的态势,哪怕是金江镇,也无力压服。

“收复咸镜道和平安道很重要,但是长公子的安危也很很重要,如果长公子有个好歹,恐怕。”

谢友成不得不劝。

因为秦夫人。

谁都知道秦夫人爱子心切,谁也承担不了秦夫人未来的嫉恨。

秦夫人虽然目前不大出面,但是她在金州多年的恩德,无人敢忽视。

哪怕是谢友成,也不敢承担长公子有个万一的责任,他不怕现在,但是不得不顾虑日后。

“此事我意已定。”

唐清安肯定的说道,他知道谢友成他们的顾虑,所以他把责任揽在自己的身上。

“让朱文征募辽河套的骑士们,并告知章毅,两千新合军随时等待调令。”

既然平安道的形势已经压抑不住,那么金江镇就不在拦了。

八千草原骑手,两千新合军,随时整装待发,收复咸镜道和平安道。

开原一带有两万兵,辽阳一带有一万兵。

两位总兵。

足够维持辽东北疆的安危。

“告诉陶杰,只要豪格接受我们的条件,我们可以放宽对他的要求,也是我给他的最后一次机会。”

谢友成领命而去。

军司衙门很快就动了起来,所有人都忙碌的脚步停地,行军的路线,沿途的补给,作战的先后。

按照将军的要求。

辽河套响应号召供应了三千骑兵,其中把他伴就达到两千名,与沈阳的两千新合军,合计五千骑南下。

谢友成亲自到镇江。

包括谢友成在内,知情人大多纳闷,将军为何这般急躁,就算李适起兵,也需要时间攻入汉城。

现在风未起,金江镇就开始调动,是否浪费粮资。

唐清安没有解释。

整个东北大地,包括朝鲜半岛。

从天空中俯瞰,无数的人们都在涌动,犹如黑压压的乌云,让地面上充满了肃杀之气。

李适的儿子李栴,去了安州。

拜见安州牧使兼防御郑忠信,试探他的态度。

郑忠信此人。

和旁人不同,与李适两人私交甚密,又和宁变成一江之隔,两地相距不到百里。

按照旧有的观点,此人应该是支持李适的,但是他从来没有正面的回应。

面对李适的招兵买马充耳不闻,面对李适的拉拢,他也全盘接纳。

但是。

就是没有答应,随李适共同起兵。

不过他也没有扩充兵力,应对李适的危机,也没有向汉城通风报信。

目前的形势,就算他反对,也没有实力威胁李适,所以很多人认为他是支持李适的。

李栴见了郑忠信。

不提父亲将要起兵的事,而是观望了安州城内的动静,和原来一样没有变化。

所以他自信的离开了安州,回去了宁边。

和他同时回到宁边的,还有韩明琏的子侄韩润和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