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大儒(2 / 2)

洪子新叹了口气,说道:“崇祯皇帝如此对待读书人,岂不是把人才往外赶?大明正值多事之秋,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民不聊生,正需要人才来辅佐朝政,稳定大局。如此严苛对待读书人,又如何能留住人才,又如何振兴大明?”</p>

钱谦益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他说道:“子新兄所言极是,我也曾私下里向陛下进言,希望他能宽仁一些,对待官员们不要过于严苛。可是,陛下如今性情大变,听不进逆耳忠言,只一味追求严刑峻法,以图整肃朝纲。我这礼部尚书,也是如履薄冰,每日里提心吊胆,生怕哪一天就惹来大祸。”</p>

洪子新拍了拍钱谦益的肩膀,说道:“受之兄,你也别太过担忧。我们身为读书人,当以天下为己任,尽力而为,无愧于心便是。”</p>

钱谦益微微点头,转而问道:“子新兄,我听说朝鲜国在礼法方面颇有成效,不知是否属实?”</p>

洪子新闻言,转头看向朝鲜王世子李淏,然后继续说道:“我朝鲜国一直注重礼法,虽然不敢说完美无缺,但相较于大明如今的情况,或许还算不错。”</p>

钱谦益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羡慕:“大明如今,礼崩乐坏,人心不古。若是能像朝鲜国一样,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礼法体系,或许就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纷争。”</p>

洪子新心中暗暗得意,说道:“大明乃是中原文明的发源地,礼法之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如今虽然礼乐崩坏,人心不古,但这不过是暂时的现象。在下相信,只要像受之兄这样的忠臣良将,多多向贵国崇祯陛下谏言,定会有所成效。”</p>

钱谦益闻言,却只是苦笑,说道:“子新兄有所不知,不仅是我,很多人都曾去劝过陛下。可是,陛下如今对儒家学说根本听不进去,反而对那些奇技淫巧、旁门左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整日沉迷于那些新奇的玩意儿,对朝政大事却置若罔闻。”</p>

洪子新闻言,不住叹气,说道:“身为一国之君,最重要的是治国理政,以民为本,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研究那些奇技淫巧,又有何益?只怕是会荒废朝政,误国误民啊!”</p>

钱谦益点了点头,神色愈发沉重:“子新兄所言极是,我也曾多次向陛下进言,劝他远离那些奇技淫巧,专心治国。可是,陛下却置若罔闻,反而对我等忠臣良将产生了猜忌之心。如今这朝廷上下,人心惶惶,局势动荡不安,真是令人忧心忡忡啊!”</p>

洪子新闻言,也露出了忧虑的神色。他说道:“大明如今正值多事之秋,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民不聊生。若是不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只怕会国将不国啊!受之兄身为礼部尚书,一定要多多进言,为朝廷分忧解难。”</p>

钱谦益叹了口气,说道:“子新兄放心,我一定会尽我所能,为朝廷分忧解难。只是,这局势之复杂,人心之难测,实在是令人难以捉摸啊!”</p>

短暂的安静之后,世子李淏出来打圆场,说道:“诸位都是当世大儒,不管是大明还是朝鲜国,都是华夏文明,今日不论政务,大家只喝酒谈心,来!”</p>

众人再次举杯,钱谦益想了想,说道:“如今朝鲜国的礼法颇有成效,在下有个不情之请,”</p>

洪子新说道:“受之兄有什么话,不妨直言。”</p>

“有请子新兄在京城开课,讲经论道,如何?”</p>

(/52462/52462563/10798291.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