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新政!摊丁入亩!摊役入亩!(1 / 2)

摊丁入亩!</p>

摊役入亩!</p>

暖阁内。</p>

望着宣纸上的八个大字,在场的众人都紧皱眉头,良久后袁可立拱手道:</p>

“陛下,这所谓的摊丁入亩,可是要将丁口税并入到田税当中?!”</p>

朱由简微微颔首。</p>

“其实不止是丁口税!”</p>

大明朝明面上的赋税种类并不算多,也就田赋、丁口税等几项。</p>

可操蛋的是乱七八糟的杂税不少!</p>

就比如说在江南实施的丝绢税!再比如为了应对建奴而征收的辽饷!</p>

而且随着朝廷财政局势的恶劣,这些杂税越来越多!</p>

辽饷本来只有三厘五毫。</p>

可这些年下来,已经涨了不少!每亩地要加派整整五厘!</p>

这对于百姓而言。</p>

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了!</p>

“朕的意思很简单。”</p>

“就是把田赋、丁口税,还有什么辽饷、丝绢税等乱七八糟的正税和杂税全部合并一起!”</p>

“然后融进大明每一亩田地中!”</p>

说到这。</p>

朱由简顿了顿,然后举例道:</p>

“就比如有户地主老爷家里有一百亩田,在摊丁入亩之后,哪怕他家里只有三口人,也要给朕缴纳一百亩田的赋税!”</p>

“同样的道理。”</p>

“如果一户百姓人家只有五亩田地,那么,哪怕他家有十口人,也只需要缴纳五亩赋税即可!”</p>

“简而言之。”</p>

“田地多的人多缴纳赋税!”</p>

“田地少的人少缴纳赋税!”</p>

“摊丁入亩的核心,其实就在这“一体纳粮”四个字上!”</p>

“而摊丁入亩的前提,就是清丈天下土地!”</p>

一体纳粮!</p>

一旦这政策推行下去。</p>

百姓们的日子一定会好过不少!</p>

地主老爷们的利益则会受到重大的打击!不用想都知道这政策绝对会遇到极大阻力的!</p>

土地!</p>

可是地主老爷们的命脉啊!</p>

“朕总不能光欺负老实巴交的百姓们吧?!”</p>

“地主老爷们享了这么多年福,也是时候该把吃下去的东西吐出来一部分了!”</p>

朱由简呵呵冷笑,脸上浮现出一抹杀意。</p>

“除此之外。”</p>

“还有这摊役入亩之法!”</p>

“和摊丁入亩类似,顾名思义,就是把徭役摊派到每亩田地当中!”</p>

“原来如此,臣明白了!”</p>

郭允厚连忙点头,随后继续道:</p>

“我大明朝曾经有过差不多的政策!”</p>

“隆庆年间,高拱推行新政,其中有一条就是关于交钱免徭役的!”</p>

“只不过后续因为高拱……”</p>

郭允厚话没有说完,可朱由简已经明白了。</p>

说白了。</p>

高拱下台了。</p>

下台之后他所推动的政策自然也跟着完蛋了!</p>

正所谓:人亡政息!</p>

“朕明白了。”</p>

“但是朕所说的摊役入亩跟高肃卿的法子还是有些区别的!”</p>

“不是让百姓们交钱免徭役!”</p>

“而是彻底的把徭役折算成银子,融进每亩田地当中!”</p>

“就比如说明年朝廷预计要疏浚黄河,要加固永定河、海河的河堤,要拓宽大运河的河道……”</p>

“朝廷根据这些预计的工程,把需要的徭役折算成银子,然后在今年进行征收!”</p>

徭役。</p>

对于百姓而言,其实比苛捐杂税还要恐怖!</p>

根据律法。</p>

百姓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给朝廷服徭役。</p>

而朝廷顶多是在百姓们服摇役的时候给碗饭吃!</p>

可大明自有国情在此。</p>

饭钱经过层层克扣下来,恐怕到了百姓手里边时,一碗粥多少个米粒都能数清楚了!</p>

所以无奈之下。</p>

百姓们往往不仅要出力给官府干活,还要自备干粮或花钱买饭吃。</p>

洪武年间。</p>

中都凤阳就有一群服徭役的百姓聚众起义。</p>

造反的原因就是饭钱全被克扣光了,明明几个月的摇役,硬生生的拖了几年,饿死者大半!</p>

这还是在洪武朝啊!</p>

朱由简都不敢想现在成啥样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