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太子回来了(1 / 2)

潞河(北运河)上。</p>

有一支悬挂玄黄天子龙旗的船队,正在河面上随风缓缓北上。</p>

“殿下,再过半日,就可到达通州(通县)了。”</p>

一名军官对着正在甲板遥望河面的朱瞻基拱手说道。</p>

“嗯。”</p>

朱瞻基微微点头,眼睛不觉间扫向河岸两旁。</p>

因为时间已经来了四五月份,早稻的第一季秧苗已经插上,随处可见都是一片碧绿,河岸边还不时能见到一些停泊的渔船渡船,多为见到了“天家船队”,而自发往岸边停泊避让。</p>

毕竟,渔船渡船都是百姓的生计,不避让要是被撞坏了,轻则只是自己损失财产,重则被官老爷抓去问罪杀头就不好了。</p>

河岸两边的渔民船夫,以及不少闻讯而来观望的士子百姓。</p>

一大票子人恨不得把岸边挤得满满当当,如同集市看热闹般遥望着朱瞻基的船队远道而来,又不带停留的经过,接着又慢慢远去,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视野当中。</p>

哪怕在这过程中,许多人别说太子朱瞻基了,就连船只上的巨大龙旗都看不真切。</p>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跑来凑个热闹,而后将其当做以后茶余饭后的谈资。</p>

朱瞻基的船队在潞河上一路行驶,中间也就途经香河县时,稍作了一番停留,顺带接见一下提前跑来岸边码头迎接的香河县令等官吏。</p>

从天津三卫(直沽)换船启程,至香河县停留一番,接见当地的士绅官吏,再到通州换乘最后一班行船。</p>

前后约莫在水上飘了两三天……</p>

“北平,我回来了!”</p>

朱瞻基望着已经不远的北平城墙,眼眶竟不自觉变得湿润起来。</p>

去年年末,作为太子的他代替父皇御驾亲征,携父皇赐予的天子龙旗大纛,外加京师三大营的精锐,先是轻松平定了二叔汉王的叛乱。</p>

本以为是直接回返,却不想还没回去,就又被一道圣旨调遣,让他带着三大营的兵力,南下两淮,前往调查(镇压)两淮士绅鼓动百姓“聚众抗税”案。</p>

案子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一群两淮士绅活得不耐烦了,不服朝廷的摊赋入亩改革,便鼓动百姓“抗税”,意图借此向朝廷施压。</p>

要是朝廷服软,那这些士绅只会变本加厉。</p>

一如中晚明的士绅集团,朝廷敢征税,那他们就鼓动百姓“抗税”,屡试不爽。</p>

因为大明优待士绅,所以拿这些人毫无办法。</p>

嗯,所谓“弘治中兴”,也可以理解为这么一回事。</p>

有人也别犟,史书可以吹,但数据做不了假,人口不增反降,耕地面积也大幅锐减。</p>

这能叫“中兴”……</p>

太子这头,只可惜啊,这些两淮士绅的如意算盘终究还是打错了。</p>

既然朝廷已经下达了政令,要强推摊赋入亩,那怎么可能被区区的士绅抗税给吓到?</p>

这不是土木堡以后的大明,而是刚刚经过了永乐二十二年,来到了洪熙元年初的大明帝国。</p>

朱高炽可不是建文帝那样的“仁厚君王”,朝廷中枢的军权也没有旁落,皇帝手里还有二十多万的精锐三大营可以调动。</p>

这些三大营的精锐不仅不出身江南,甚至可能都不是汉人,三千营的数千精骑皆来自于草原蒙古各部。</p>

所以……</p>

朱棣靖难是带着一群蒙古骑兵“马踏中原”。</p>

忽必烈北征夺权是带着汉人军侯去漠北草原“封狼居胥”。</p>

……</p>

朱瞻基前后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在两淮各州府县一路边查案,边带着军队抄家灭族(主要)。</p>

具体谁参与了已经不好说,反正只要对摊赋入亩抗拒的士绅,都被扣上了“谋反抗税”的罪名。</p>

如此,杀得两淮地方人头滚滚,那些士绅总算是明白了朝廷的态度,明白了皇帝的态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