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煜要重开大明的“百家争鸣”。</p>
天牢内的于谦,因为政治阅历不足,可能一时还无从察觉。</p>
但夏原吉是何许人也?</p>
严格来算,那可是四朝老臣了,虽未经历过靖难之役(建文一朝,夏原吉都被外派出差),但在朱棣登基以后便被迁调为户部尚书官衔。</p>
此后,夏原吉便长期主管户部财政以及地方治水、赈灾。</p>
一直到了永乐末期,才因为反对皇帝继续北征,而遭到迁怒下狱论罪。</p>
朱棣在榆木川病危崩殂前,才对左右痛呼:“夏原吉爱我!”(此爱非彼爱)</p>
可以说,夏原吉的政治阅历非常丰富,又长年身居户部尚书,对国事大政的方略相当敏锐。</p>
林煜前后铺垫了那么多,中间又特地提出大明的西北有着一处藏经洞,里面有着儒释道三家经典藏书,甚至还有着许多唐末以来失传的秘藏。</p>
再加上,夏原吉本就先入为主地以为,林先生或许已经猜出了自己等人的身份背景,那么这所谓的西北藏经洞,应该也不是随口一说……</p>
好吧,过程全错,结果全对!</p>
林煜敢保证,他当时确实不知道这些人啥身份,只是有所推测,点明地图里的藏经洞,也是存着抛砖引玉的心思。</p>
现在,玉已经引出来了,那也是时候开始下一步行动了。</p>
推动大明开启“百家争鸣”时代!</p>
任何学说只要一家独大,不论嘴上说的多好听,那都必然会迅速趋向于僵硬陈旧和保守。</p>
这是历史的必然性,因为持有学说的始终都是人,是人就会有蝇营狗苟,便如两宋的程朱理学,在两宋时期能够不断改良,甚至下沉到了利于百姓。</p>
可放到了元明两朝,因为官府朝廷的大力支持,如今的程朱理学早已成了一潭腥臭恶人的死水,稍微看一眼都觉得“恶心”。</p>
而且,程朱理学也不是单一的例子,早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的时候,被大汉朝廷独尊的“儒术”就已经出现过重大问题。</p>
先说一下汉武帝“独尊儒术”,它的起源来自于董仲舒进献“天人感应”说,为汉朝君王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政治法统。</p>
汉武帝因此得以对内削藩改革,加强了****,对外北驱匈奴,强势发动“汉匈之战”,打出了汉人的骨气。</p>
但是……</p>
需要注意的是,董仲舒代表的“儒家”不是儒家,或者说,他代表的仅为儒家学派中的“公羊派”。</p>
所谓公羊学派,其实就是儒家的几个分支之一,孔子在世的时候,儒家自然是一家之言,也可以说是孔门。</p>
可孔子死后,就算都是师承孔子,不同弟子之间,对孔子著作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他们的思想也存在着分歧。</p>
公羊学派的分歧点,就来自于孔子著作的一部史书《春秋》,也就是儒家“四书五经”的其中一部“经”。</p>
这也可以说是孔子埋下的雷。</p>
因为孔子修史奉行“言多必失”,故而用的全是“春秋笔法”,对史书记述通常只写某件事的时间、地点和结果。</p>
这就给了之后的儒家门徒极大的发挥空间,成功催生出了三位儒门“开山始祖”,分别为左丘明、公羊高以及谷梁赤。</p>
三人根据各自的理解,对《春秋》分别进行了注解,从而形成了《左氏春秋》、《公羊春秋》以及《谷梁春秋》。</p>
其中,《左氏春秋》注解的没什么争议,也被大部分的儒生广泛接受,并谓之《左传》。</p>
但《公羊春秋》、《谷梁春秋》就不同了,两部《春秋》的注解差异极大。</p>
因为这两本书的内容,汉朝儒生们逐渐分成两派,一派为公羊学派(倾向于孟子),一派为谷梁君子(倾向于法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