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薪火相传,冰屋育
大女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50章 薪火相传,冰屋育,女穿男,我在兽世当巫医,大女士,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阿璃主讲:常见药草辨识与初阶应用:阿璃的声音温润平和,如同清泉。她带来了晒干的火绒草、止血藤、驱寒姜根等几种部落附近最常见、也最实用的药草样本,让孩子们传看、触摸、嗅闻。“记住它的样子,记住它生长的环境(即使现在被雪埋着),记住它最简单的用法:火绒草嫩叶嚼碎敷伤口能止血;姜根煮水喝了能驱寒”她结合《生存手册》里的插图,讲解深入浅出。凌睿坐在一旁,听得格外认真,默默做着更详细的记录。许多妇女和老人都围拢过来,补充着自己知道的小偏方,气氛热烈而温馨。</p>
凌骁主讲:陷阱原理与雪地伪装基础:凌骁的课程充满了实战气息。他没有复杂的理论,直接在地上用木棍画出几种简易陷阱的构造图:重力落石阱、绳套陷坑、利用弹性的吊索“关键在伪装,雪是你的朋友”他抓起一把地上的干草和灰烬,撒在画好的陷阱图上做示范,“记住环境,利用环境,让猎物自己走到死路上”他带来的几张小型兽皮(雪兔、雪貂),让孩子们练习如何在雪地环境下用有限的材料进行初步伪装覆盖。男孩们(甚至一些女孩)听得热血沸腾,跃跃欲试。</p>
巧手(部落里手艺最好的老匠人)主讲,制陶基础与修补,在火塘旁,巧手支起了一个简易的小土窑(利用耐烧的石块和黏土)。他耐心地演示如何选取合适的黏土、去除杂质、揉捏塑形(捏制最基础的碗、罐)、阴干,以及最关键的——低温烧制技巧和火候控制。“破了不要紧!”他拿起一个摔裂的旧陶罐,用自制的骨针和兽筋(混合特制黏胶)演示如何修补,“省下一点,就是赚到一点”看着粗糙的泥土在巧手爷爷的指尖变成实用的器皿,孩子们眼中充满了惊奇。几个心灵手巧的妇女也围上来认真学习,希望能分担部落器皿制作和修补的压力。</p>
最令人动容的,是那些没有被“正式”邀请,却自发将毕生经验融入学堂的老人们。</p>
阿木叔(部落里熏制肉干最好的老猎人)的火塘小课堂:当巧手的制陶课告一段落,火塘余温尚存时,阿木叔便自然地接过了“讲台”。他没有华丽的言辞,直接拿出一小块冻肉和一小撮珍贵的粗盐。“看好了,崽子们”他熟练地用石刀将肉切成薄厚均匀的条状,然后用粗盐细细揉搓,“盐要揉进去,揉匀,这是保命的关键”接着,他利用火塘上方特意架起的几根熏架,铺上松枝和某种带有特殊香气的干草,“火不能大,烟要匀,要冷熏,火大了肉就焦了硬了,白瞎了”他一边操作,一边絮叨着风向、颜色、时间的把握。浓郁的、带着松木和盐香的肉味弥漫开来,引得孩子们直咽口水。这不仅是技术的传授,更是对食物、对盐的极致珍视的言传身教。</p>
其他老人的点滴智慧:有老人会在一旁指点孩子如何更省力地捆绑柴火;有老人教妇女用韧草编织更结实耐用的绳索和简易容器;还有老人默默坐在角落,用骨刀削制着更趁手的小工具,看到有孩子好奇张望,便招手过去,手把手地教,整个学堂,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温暖的、知识经验自由流淌的熔炉。</p>
小崽子们无疑是学堂最活跃的群体。他们挤在火塘边,小脸被火光映得红扑扑的。听着凌渊讲卫生,会互相检查小手干不干净;看着阿璃阿姨摆弄草药,会好奇地凑近闻一闻;被凌骁叔叔的陷阱课吸引,恨不得立刻冲出去实践;围着巧手爷爷和阿木叔,眼睛瞪得溜圆,仿佛在看神奇的魔法。那些枯燥的轮值等待,仿佛也因为有了对“学堂时间”的期待而变得不那么难熬。知识如同温暖的种子,悄然播撒进这些在寒冬中挣扎求生的幼小心灵。</p>
凌渊和阿璃站在稍远处,看着这热火朝天又井然有序的场面。阿璃眼中带着欣慰的暖意,她能清晰地感受到学堂中弥漫的积极情绪和蓬勃的求知欲。凌渊则目光深邃,这“冬日学堂”的意义,远不止于打发时间或传授技能。它是在用最朴实的方式,编织部落未来的韧性,点燃文明传承的星火。</p>
然而,当几个追逐打闹的孩子无意间跑过部落边缘,靠近那间孤寂的石屋时,不知为何,都下意识地放轻了脚步,甚至带着一丝莫名的紧张加快了速度,仿佛那紧闭的石门后,有什么东西让天性敏感的小兽感到了不安。</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