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闻上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93章 捷报抵京!朱元璋欣喜若狂!,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朕闻上古,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捷报抵京!朱元璋欣喜若狂!

京师城门口,晨曦刚漫过城楼的垛口,守城的卫兵正呵着白气搓手取暖,忽听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p>

一骑疾驰而来!马蹄踏在青石板路上,溅起细碎的冰碴,骑手身上的披风被风扯得猎猎作响,老远就扯着嗓子嘶吼:“闪开!漠北大捷!八百里加急!”</p>

守城卫兵们见状,忙不迭地推开围观的百姓,让出通道。</p>

那骑手根本不减速,马缰一勒,坐骑人立而起,他顺势翻身滚落,踉跄两步站稳,怀里紧紧抱着一个漆封的木匣,匣上贴着三道朱红的火漆——这是最急的军报,寻常时候一年也遇不上一次。</p>

“快!快报兵部!”骑手喉咙嘶哑,将木匣塞给卫兵头领,自己腿一软瘫坐在地,战马也大口喘着粗气,口沫顺着嘴角往下淌。</p>

“这是八百里加急的公文!漠北大捷!”骑手嘶吼着,将怀里的木匣高高举起,封漆上的三道朱红在晨光里格外刺眼。</p>

听到这话,守城将士不敢迟疑——八百里加急意味着军国大事,耽误片刻便是掉脑袋的罪过。</p>

两个膀大腰圆的卫兵立刻上前,一人架起骑手的胳膊,一人接过那只沉甸甸的木匣,扛着他就往城里冲。</p>

石板路上,三人的脚步声急促如鼓点,撞得两旁早起的摊贩纷纷避让。</p>

骑手的战马被留在城门处,由专人牵着去饮水喂料,而他自己则被卫兵半扛半扶着,脚不沾地地穿过朱雀大街。</p>

沿途的百姓见这阵仗,都知道是有大事发生,纷纷停下脚步,望着他们奔向兵部的方向,议论声里满是猜测。</p>

“看这急模样,莫不是北边又打了大胜仗?”</p>

“前阵子才克了和林,难不成还有更大的捷报?”</p>

卫兵们顾不上理会周遭的议论,只一个劲地往前冲,汗水很快浸湿了甲胄。到了兵部衙署门口,他们扯开嗓子高喊:“八百里加急!漠北大捷公文到!”</p>

值守的兵部吏员早已闻声迎出,接过木匣时手都在抖——能让城门卫兵如此狂奔护送的,必然是足以震动朝野的消息。</p>

他捧着木匣一路小跑,直奔尚书堂,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得赶紧让尚书大人看到这份公文,这漠北大捷,怕是要让整个京师都炸开锅了!</p>

消息像长了翅膀,瞬间在城门口炸开。</p>

“漠北大捷?前阵子不是刚克了和林吗?”</p>

“是啊,那会儿说跑了脱古思帖木儿,难不成……”</p>

“难不成抓到那北元大汗了?”</p>

议论声浪里,有人往兵部衙署的方向跑,有人奔回家报信,更多人则聚在街角巷口,踮着脚盼着后续消息。</p>

毕竟北元大汗就像根扎在大明心头的刺,从洪武元年追到现在,好几次都差一步,这次若真能抓到,那可是天大的喜事。</p>

半个时辰后,那只漆封木匣被送进了兵部衙署。</p>

兵部尚书唐铎刚处理完和林大捷的善后文书,见属官捧着木匣进来,还带着三道火漆,心里咯噔一下——莫不是漠北又出了变故?</p>

他接过木匣,用小刀挑开火漆,抽出里面的公文。</p>

信纸边缘还带着风尘的粗糙感,墨迹却力透纸背。</p>

开头几句刚入眼,唐铎的眼睛就猛地瞪大,手指微微发颤,再往下看,他猛地一拍案几,霍然起身,连官帽歪了都没察觉。</p>

“好!好!”他连说两个好字,抓起公文就往外冲,一边跑一边喊,“备轿!快备轿!去皇宫!面圣!”</p>

属官们见尚书大人这副失态模样,都愣在原地——自从唐铎执掌兵部,还从没见过他如此急切,莫不是捷报里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消息?</p>

此时的皇宫文华殿内,朱元璋正与太子朱标围着一张巨大的舆图,手指点在漠北的位置。</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偷听心声后,女帝爱我如命

王芯芯

特工:从小特务到军统大老板

半事五成

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十四桥

女穿男,我在兽世当巫医

大女士

大道圣主

唯幻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六代机!

杆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