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为何至今没有回音?
宪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章 为何至今没有回音?,大秦:从扶苏狱友到帝师,宪锐,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奠定了华夏后代的稳固根基。
遗憾的是,没有人真正理解始皇帝的远见和苦心,即便是他引以为傲的长子,大公子扶苏,在儒学的影响下也公开反驳父亲,指责其暴虐。
这一切是多么的令人心痛。
偌大的天地间竟找不到可以理解自己内心的人,这种感觉多么孤寂啊!
江辰的话语不断刺痛着扶苏的心。
他曾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士大夫们的诱导下对父皇的看法充满偏颇,几乎每次都在他们 ** 下去劝谏嬴政。
每当这时,父皇总是阴沉着脸。
现在的他明白了这些经历,开始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懊悔——身为嫡长子竟然不明白父亲的心愿还频繁顶撞。
回想起那些让父皇气得胡须翘起的时刻,扶苏心中充满了悔恨。
他俯身低头,泪水不由自主地滑落。
看着这般景象,江辰感到有些措手不及。
“你为什么哭?我说得太煽情了吗?”
他又看向坐在扶苏身边的熊黑问道:“你也想哭吗?”
熊黑摇摇头说:“我才不呢。”
擦干泪水后,扶苏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
“学生一时感怀,请老师原谅我的表现。”
……
当嬴政看到儿子脸上未干的泪痕,他也逐渐放下了严肃的神情。
不知从何时起,每次扶苏带着儒家的思想来找他辩论时,心中的那句话总是在反复出现:究竟什么时候才能明白父亲的心情?
这些年,为了解救扶苏摆脱儒士们的影响,使他能够领悟到更多的道理,嬴政曾数次请来法家、兵家的人物去教导他。
可是那些受到蛊惑的学者们总是轻易地说服扶苏将其他派别的师长赶走。
对此,嬴政既愤怒又无力,父子俩陷入了僵局。
直到江辰出现在他的生命里。
江辰不仅改变了这一切,也让他看到了一个逐渐成熟的扶苏。
现在的他不再只谈论仁义道德。
更重要的是,扶苏在这一刻终于领会到了嬴政的心意。
当目睹儿子因悔恨落泪时,嬴政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安慰。
不过似乎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
总之,嬴政现在对江辰感到极度满意。
特别是江辰刚才的那番话,完美契合了嬴政心中的想法。
他一统天下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让普天之下的百姓免受七国数百年的战乱之苦。
迁徙罪犯至北地修建长城,也是为了避免匈奴威胁蔓延到内地。
然而,世间能理解这一点的人却少之又少,连他的长子也未能深谙其中的苦心。
幸好还有江辰这个知音。
“江辰虽年纪比扶苏更轻,但他确实是朕的心腹知己!”
想到这里,嬴政不由得感叹一声。
一旁的蒙毅听后刚想应和几句,却发现始皇帝脸色骤变,猛地转头威严地盯着自己。
“朕之前命令你将那些陷害江辰的县尉及随从捉拿归宫,为何至今没有回音?”
蒙毅只觉无妄之灾来临,却又不敢为自己辩解,急忙俯身行礼道:“请陛下恕罪。
臣已经派专人处理此事,据探子回报,那些人今晚就可押解到宫中供陛下问罪。”
听到这里,嬴政袖子一甩,冷哼一声。
“很好,朕倒要问个清楚,他们为什么陷害朕的老师、陷害朕的知己!”
说罢转身,继续注视着邻近的牢房。
蒙毅抹了把额头的冷汗,为那些人深感哀叹——大秦始皇帝陛下的怒火即将席卷而来,而这一切,都源于江辰言辞巧妙,竟让陛下视其为知己。
扶苏平复心情后,恭恭敬敬跪坐于地上:“江师,我们继续吧。
请您教导学生如何处理六国贵族的问题,如何改革秦国的制度。”
江辰调整了一下姿势,倚靠在牢房墙壁上后才回应道:
“其实这些问题即便讲出来也没多少实际作用,权势不足者即使知道了也只不过是自寻烦恼罢了。”
此时,在隔壁秘密室内聚精会神等待聆听建议的嬴政却听得一阵不满:什么自寻烦恼?你讲出办法来,我就没了烦恼!什么叫权势不足?我没权,谁有权?
而跪地凝望的扶苏则满脸不解,不明白老师的言下之意。
因为江辰不愿看见扶苏日后卷入权力争斗的漩涡之中,六国贵族在这片土地上盘根错节数百年,楚国尤为突出。
众多秦国皇后皆出身楚 ** 室,包括扶苏的母亲,这便显见了楚国贵族对大秦的巨大影响。
其他五国贵族虽然不比楚国势力强大,但仍在秦国朝堂上有一定人脉和影响力,如左丞相李斯便是楚国人,至于蒙恬、蒙毅一家三代表忠于秦亦是如此。
追溯到源头,蒙恬和蒙毅的祖父蒙骜乃是齐国人。
始皇帝嬴政拥有十八位皇子,而他们的母族也大多来自六国。
尽管大秦横扫六国,灭了他们的国祚,但这并不代表完全消除六国数百年来的影响。
要想彻底解决六国贵族问题,势必引发一场激烈的冲突。
六国贵族势力庞大,江辰不愿见扶苏因此受伤害。
然而,身为大秦皇长子的扶苏深知若不解决这些隐患,秦国将难以避免早亡的命运。
于是扶苏坚定地请求道:
“江师,请您支持我。
六国贵族的问题学生定要根治!大秦的未来也需要改革!为此,学生愿意付出一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