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朝堂的新鲜血液
我有一个小小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0章 朝堂的新鲜血液,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我有一个小小庄,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180章 朝堂的新鲜血液
批改一万一千多张的试卷是个庞大的工程,要是由朱由校一个人来批改,那得要改到什么时候?
还好这些试卷都有标准答案,朱由校将他能搜罗来的算吏全部安置在通州,直接在考生帐篷里对着标准答案开始批卷。
“恭喜陛下!”
魏忠贤笑容如菊花,从怀里掏出一份清单朗声道:“一万一千三百多名参考学生,成绩合格者一千一百七十三人,成绩良好者五百零九人,成绩优异者一百五十七人。合计为国选才一千八百三拾九人。有了这些人才,完全可以补充朝堂缺失官员,还有些富余呢!”
朱由校摇了摇头,一万多人才合格一千多人,这个比例有点低啊!
丁绍轼满脸寒霜,经周嘉谟毒害皇帝未成之后,陛下变得独断专行,再说他底子本来就不干净,哪敢对抡才之事妄议,现在他听话得像条狗一样。只是,这次选才事关重大,他再怎么不愿意发声,也得壮得胆子说上两句:“陛下,这次所选之才,与孔孟之道相去甚远。孔孟之道重在品行,这些人虽然有才,但品行不清,难堪重任啊!”
朱由校瞪了一眼丁绍轼:要不是自己还需要有一个人协调朝堂,就早把这老家伙给办了!
“丁大人此言差矣!”
李邦华作为仅存的六部尚书,此时反驳道:“大明数百年以孔孟选材,可选出来的大多是品行低劣之徒,现在国家糜烂,正需要一股新生力量来重振大明。至于孔孟之道。陛下也没有舍弃啊,丁大人难道不看试卷的吗?试卷里也有四书五经的论题啊!”
丁绍轼满脸通红,心里有一万句草泥马,可又不敢开口。
“行了!”
朱由校有点不耐烦了,道:“数、农、文、军,此为国家之重。以前选才的范围太小了。漏了许多人才。以后就以四科为重。及格考生充入各州县为吏,以后若有考试,这些人还可以参加。良好考生充入各部为官,优秀考生由朕亲自考究,之后再行计较。”
“陛下,万万不可啊!”
丁绍轼刚说了一句话,便被朱由校一瞪,吓得赶紧闭上嘴巴。
“将成绩优异者的试卷拿来,明天殿试!”
朱由说完这句话,头也不回的走了。
翌日午,成绩张榜公示。
下午,优异者一百五十七人上殿由皇上直接进行殿试。
皇榜一开,几家欢喜几家愁。
张博仰着脑袋看了半天没有看见自己的名字,反倒在皇榜顶部看到了张云的姓名,一股无名业火窜上脑袋,令他不禁破口大骂起来:“混蛋,那个泥腿子竟然高中了!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张博的家丁急忙拉住少主:这可是千万双耳朵听着呢,若是出言不逊,很可能会惹出大祸来。
张博被拉出人群,眼睛满是恶毒之色。
军议厅。
一百多优异考生跪倒,山呼万岁。
“谁是张云?”
朱由校昨天阅卷,看到张云的答案眼前一亮,由此记住了这个人才。
“草民张云跪见陛下!”
一个青涩少年越众而出,又跪倒在地。
朱由校坐在龙椅上,指尖敲击着桌案,随手拿起一块铁器,道:“此物重二两八钱,熔铸后变成三钱重的弹丸。”
朱由校笑眯眯的盯着张云:“若朕要造三百枚弹丸,应该熔炼多少铁器?”
刘云准确地回答出了答案。
朱由校点了点头,道:“你在试卷上说大明暗弱已久,必须革阵布新,改革必从教育先行,还说什么普及县级免费教育。你可知道,免费教育要花费多少银钱,你是怎么想的?”
张云毫不胆怯,道:“大明如今内忧外患,若不改革,恐难挽颓势。而教育为国之根本。以往的教育全被士绅所垄断。私塾、学院费用高昂,还需要有人推荐方能入学。汉代曾有察举制和征辟制,人才由官员察举推荐,可是能入官员法眼的,只能是豪门子弟。如此,便断了平民上升之通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