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那就增商税
ZeroCool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6章 那就增商税,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ZeroCool章,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本王觉得,增税不失为一个可行之策。”
赵勉瞳孔微缩,严震直也露出震惊之色。
显然,他们都没想过增税的事情。
严震直再次上前行礼:“殿下,增税绝非易事。”
“稍有不慎,就会动摇国家根本,还请殿下深思熟虑。”
“这不是小事。”朱允熥微微一笑,“农民的税,增不得!”
“那就增商税。”
“我朝商税税率仅为三十税一,实在太低。”
“我打算今后改为十五税一。”
严震直满面震惊,赵勉则陷入沉思,似在计算些什么。
“殿下!”许久后,赵勉开口道,“如今商税仅占全国税收的百分之五左右。”
“即便将商税加倍征收,也只能让朝廷的收入增加百分之五,仍是杯水车薪。”
朱允熥早已胸有成竹。
他的计划一旦实施,商税比例必然大大提升。
但此刻无需告知赵勉。
因为他还有别的目的需要达成。
他笑道:“那就采纳赵大人的另一建议,印钞!”
赵勉面露喜色,严震直却大惊失色,急道:“殿下,万万不可!”
“不必多言!”朱允熥摆手说道,“本王心意已定。”
严震直伫立不动,沉默良久。
赵勉则满脸笑意:“殿下英明!”
然而,他的笑容转瞬即逝,变得僵硬。
只听朱允熥正色道:“先前宝钞提举司所印宝钞,民间多不认可。”
“加之印量过大,实际价值已不足十分之一。”
“如今重开印钞,当有新面貌。”
“本王决定废除宝钞提举司,另建大明银行,负责新钞印制、发行,兼管国库事务,监督货币流通。”
他心中早有计划。户部掌管全国赋税及财政支出,同时也管理着大明的国库。
收入与支出混杂一处,毫无区分。
国库若无人严格监管,便容易被上下串通,弄虚作假,而外人却浑然不知。
必须将此分离。
大额资金的保存与运用需分开操作。
这也是后世许多国家通行的做法。
如同现代企业中,会计与出纳不可为同一人。
财政部仅有一份账单,所有款项都存于银行。
这份账单不可伪造,有多少就是多少,因要与银行存款记录一致。
反之,若款项不在银行,而在财政部自身,账目亦由财政部掌控。
那即便财政部制造假账,由于库房也是自己看管,外界也无法察觉这是假账。
户部现状正是如此。
实际上,历史上户部的假账、坏账、糊涂账数不胜数。
国库实际存放的银两,与户部账册上的记录往往不符,更是常见。
有时朝廷核查账目,发现不符时,便连夜胡编乱造。
正因为了解这些情况,姚广孝才提议迅速行动,先行查封户部的账簿和库房。
尽管此时的大明政治清明,官员较为清廉。
毕竟,太祖皇帝的手段还是令人畏惧的。
但在未实行分离管理之前,也不能保证完全没有监守自盗的现象。
人性中的贪婪,有时连自己都无法控制。
而一套良好的制度,实则是对人性的救赎。
从某种角度来看,不让官员有机可乘的制度,也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官员自身。
“户部的五百万两白银,全部拨给大明银行,作为新钞的首期保证金。”
自今日起,凡百姓向官府缴纳赋税或购买仓粮,均可采用大明银行所发行的大明宝钞,与金银同等流通。若需将其兑换成银两,可前往大明银行办理,银行将收取相应手续费。
然而,朝廷在征收税款时,除了必需以实物缴纳的部分外,其余均只认可宝钞,而不接受银钱。倘若有人仅持有银钱,必须先行至大明银行换成宝钞后方能缴税。
昔日,大明宝钞信用不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朝廷能够利用宝钞支付民工工资及采购物资,却未允许民众以宝钞向**缴税或在粮仓中换取粮食,而是强制要求使用金银。这种做法自然让人难以信任其价值。
如今,朱允熥计划重塑大明宝钞的信誉,首先用五百万两白银作为储备金,作为货币的基础支撑,并停止以往随意印发的行为。此外,还以国家税赋与粮仓作担保,使新印制的宝钞具备缴税功能,并可在粮仓换粮。这无疑增强了宝钞的实际价值,但也伴随着巨大的潜在风险。
对此,朱允熥认为这是必要的代价。如果不冒一点险进行改革,如何恢复早已贬值的大明宝钞的声誉?若让普通民众承担此风险,显然不可能实现。否则,大明宝钞终将成为无解的难题,逐渐沦为废纸,最终被彻底废弃,重新回到银本位体系。
说完这些话,朱允熥看向早已震惊不已的严震直,说道:“今年治理黄河堤坝工程的工钱将完全以新印制的宝钞支付。你可以告知工人,这些宝钞不仅能用来买粮,还能抵扣来年的赋税,如果他们愿意支付手续费,还可以换成银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