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吴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章 马老爷失踪,小和尚逃荒,四川吴语,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马源失望至极,怏怏不乐回家后,闻听王源的大军压境,他们的先遣部队虽然人数不多,但没有抢掠百姓,而是派来军需官找马源协商筹集粮草,如何度过这个严冬。
马源看那三角眼的军需官有些面熟,就问道:“贵军可曾是王源将军所属?”
军需官点点头:“正是。”
马源差点惊呼,这王源曾经是他的部下,只是如今他们都成了天涯沦落人。
马源知道,如果一口拒绝会激怒他们,先是告诉他们,这里的百姓贫穷,无力招待这么多人马,但他会尽力筹措。于是他把自家的仓库打开,让军需官都拿走。
朱煮看到这些缺衣少食的逃难溃兵,心里突然升起一丝悲凉与不安。
他曾经想过,他们可以聚众起事,扯一面义旗投奔郭子兴去,可自家实在是势单力薄,人家郭子兴怎么会看得上眼?投奔人家也要靠实力的,弄不好会自取其辱。
若再不起事,这日子真没办法过了。正在踌躇不前时,一直悬在胸前的锦囊掉了一个出来,正好标着“三” 的序号。
朱煮好一阵激动,暗忖:难道是师父在暗示我什么?遂拆开第三个锦囊,看了看就兴奋不已,见媚儿在他身后晃动,情不自禁反手拦住她的柔柔细腰,然后转过身来,深情地看她清亮晶晶的眼睛:“夫人啊,有了有了,师父给我们出了个好计谋。”
媚儿玉指杵他脸颊:“看把你高兴得吃了蜜蜂屎一样。”
但媚儿还是告诫他,应该征求大哥的意见,毕竟他带过兵打过仗,也深知战争的残酷。
于是朱爷当即与大舅子马源密谋:“大哥,你看手握万多精兵的王源,马上就要侵门踏户来,听说他曾经是你的部下,你能否说服他们跟咱们合作,共同拉一杆义旗?”
马源苦笑笑:“妹弟啊,如今我和马源都成了光杆将军,但他比我幸运,还有万多人马,凭我对他的了解,他是不可能让我与他共掌这万多人马的指挥权。”
这位落魄将军进一步分析,即使让王源就地起义,对马家庄也没什么好处。不如献出部分粮草,大胆迎接王源。然后等待时机,要么把他并吞了,要么把他消灭了。
朱爷听大舅子这样说,吃惊不小,这跟师父在锦囊中所言惊人的相似:“避其锋芒,避祸桃花湖。”
趁王源大部队还未到达之前,朱煮紧急通知所有家丁,让吴铭清点人马,护送家眷星夜出发。
而大舅子马源则自告奋勇留下来与王源的军需官周旋。
凡是上路的马家庄家眷,轻车简从,则由吴铭带着八百家丁打头阵,悄无声息朝桃花湖方向进发 。
为了安全到达,吴铭与家丁们打着红巾军旗号,保护着马家庄家眷,一路向东进发,不几日,便到了锣鼓冲。
如今,锣鼓冲的繁华不再,百姓衣衫破烂,一看见红巾军,乡民们就诚惶诚恐,唯恐避之不及。
朱煮觉得奇怪,正要询问,突然呼啦啦窜出一队官兵,领头那人,是个干瘦如猴的小个子,扣着银色头盔,拿着一杆长枪,气势汹汹,指着朱煮喝道:“这是大元国地盘,岂容叛军作乱?”
见瘦猴如此嚣张,朱爷根本就不想理他,把手中银枪一挑,瘦猴躲过,便讥讽道:“叛军头儿,你他妈就是个怪物,快快下马投降。”
说着,一枪刺来,朱煮猝不及防,被刺中左臂,一阵钻心疼痛,血如泉涌。吴铭见状大怒,也不搭话,挺着画戟直刺瘦猴咽喉,那动作疾如闪电,力有千钧,瘦猴哪里是对手?拍马慌忙逃走,被吴铭从背上拔出标枪,嗦地一声飞出,那标枪像长了眼睛般直插瘦猴后心窝。
只听那瘦猴一声惨叫,当场毙命。其余官兵见主将已亡,就哄地一声作了鸟兽散。
经打探,朱煮这才得知,在锣鼓冲撒野的官兵也不足千人,也是没什么战斗力的溃兵。而他对吴铭的功夫,却是刮目相看了,让他不离左右保护自己。
刚躲过兵患,却又遭遇天灾,突然风雨交加,拖着千多人的队伍,小小锣鼓冲是无法容纳下他们的,客栈的店小二,一看到披红巾的军士,慌忙关门。
朱爷让人冒雨安营扎寨,埋锅造饭。但帐篷数量有限,不少人只得戴油纸斗笠站在风雨中。
这场面令朱爷有了几多尴尬,人总不能一直站着吧,于是有人冲向附近的农家,在屋檐下把蓑衣一裹,躺地上呼呼大睡。
因为帐篷不够,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但有一条底线,谁也不许逾越,那就是不许强买强卖,不许骚扰大姑娘小媳妇。
大雨如注,煮饭非常艰难,备用的柴草被淋湿了,大伙儿饿得肚子里咕咕叫唤。
但接踵而来的悲剧是,帐篷里山水倒灌,排水异常困难,住宿更是不可能的。这么多人去哪里过夜?
这不是在下雨,而是天水撒泼,帐篷里甚至洪水泛滥,漏雨嘀嗒嘀嗒,女眷们吓得瑟瑟发抖。
朱煮感到世界末日来临,每张苦瓜脸上,看不出是泪水还是雨水,眼神满是晦涩,一个个毫无光泽。
有人从雨幕里走来,是家丁陶冶面带喜色,对朱煮报告:“朱爷,我寻得一方宝地,大家快跟我走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