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海神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9章 负罪追击。,天人幽冥,月海神隐,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皇帝目光深邃地看着程异,心中对他的意图自然是一清二楚。程异这一番话,表面上是在陈述事实,实则是在为杨宝藏和渊空大师争取机会。皇帝脸上不动声色,微微皱眉,缓缓开口:“杨宝藏二人,耗费了这么多时日,麾下将士折损众多,却依旧未能将妖物捉拿,更让宝物失窃。这等办事能力,实在让朕失望。” 他微微顿了顿,目光扫向杨宝藏和渊空大师,接着说道:“不过,程卿所言也确有几分道理。昆仑山一带形势复杂,杨宝藏他们对妖物又相对熟悉,换旁人去,朕也未必放心。只是…… 朕只怕他们此前被妖物挫败,已然没了再战的信心,到时又该如何是好?”
杨宝藏听闻皇帝这番话,心中焦急万分,他 “咚” 的一声,重重地磕了个头,额头紧贴地面,声音洪亮且坚定地说道:“陛下!臣有罪,此前办事不力,致使妖祸横行,宝物失窃,臣万死难辞其咎!但臣对陛下忠心耿耿,对长安城百姓满怀愧疚。此次若能再得陛下信任,臣定当拼死一战,洗刷前耻。臣愿立下军令状,若不能将妖物尽数剿灭,夺回失窃宝物,臣提头来见!定不负陛下所望,不负长安城百姓所托!” 说罢,他抬起头,目光炯炯地望着皇帝,眼神中满是决绝与坚定。
皇帝看着杨宝藏,沉默片刻,目光中闪过一丝思索。 殿内气氛凝重,所有人都大气不敢出,静静地等待着皇帝的裁决。良久,皇帝微微点头,沉声道:“既然如此,朕就再信你们一次,让你们戴罪立功。若此次再让朕失望,休怪朕法不容情!” 说罢,皇帝挺直身形,目光扫向殿内众人,仿佛在向所有人宣告他的决定不容置疑。
杨宝藏和渊空大师听闻皇帝松口,心中顿时涌起一阵狂喜,宛如在黑暗中摸索许久的人,终于看到了一丝曙光。杨宝藏激动得眼眶泛红,头深深地低下,急切且诚恳地恳求道:“陛下!陛下圣明。臣还请陛下宽限臣些时日,容臣调兵遣将,筹备物资,做好万全准备,定将那妖物一网打尽,为陛下分忧,为长安城百姓除害!” 他的声音微微颤抖,带着满满的决心与期待,仿佛要将内心的忠诚与愧疚一股脑地倾诉出来。
皇帝面容冷峻,目光如炬。他微微抬手,拿起桌上的文表,查看着文表上的内容,他声音低沉而威严,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压迫感,问道:“你说,要多久方可?” 这简短的几个字,仿佛重锤一般,砸在杨宝藏的心头,也砸在殿内每一个人的心上,一时间,整个延英殿内鸦雀无声,等待着杨宝藏的回答。
杨宝藏听到皇帝的询问,脑袋 “嗡” 的一声。他心里清楚,这时间说短了,恐怕难以完成任务;说长了,又怕惹得皇帝不悦,龙颜大怒。一时间,他只觉得喉咙干涩,舌头像是打了结,根本不知道该说出一个怎样合适的时长。他微微抬起头,眼神中满是焦急与犹豫,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下来,打湿了地面。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直站在一旁,静静观察着局势的程侍郎,上前一步,微微躬身,不卑不亢地开口道:“一月。” 这两个字从他口中说出,清脆而有力,宛如划破夜空的一道闪电,打破了殿内令人窒息的沉默。程侍郎说罢,微微抬起头,目光坦然地与皇帝对视,似乎在向皇帝表明自己对这个时间判断的笃定 。
皇帝听闻程侍郎说出 “一月” 二字,原本冷峻的面容并未立刻出现明显变化,他微微眯起双眼,目光如鹰隼般犀利,紧紧盯着程侍郎,似乎想要从对方的眼神中探寻这一建议背后的所有考量。一时间,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所有人都屏气敛息,大气都不敢出。
须臾,皇帝缓缓将目光从程侍郎身上移开,重新落回跪地的杨宝藏身上。他轻抬右手,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龙椅的扶手,发出 “笃笃” 的声响,在这寂静的延英殿内格外清晰,每一声都似敲在众人的心尖上。终于,皇帝开口了,声音低沉而略带思索:“一月……” 他顿了顿,像是在权衡这一个月的时间对于剿灭妖物、夺回宝物的任务而言,究竟是绰绰有余,还是稍显紧迫。
“杨宝藏,” 皇帝的声音再次响起,语气中多了几分威严与警告,“程卿既然替你说出了这一月之期,朕便信你这一次。一月之后,若妖物未除,宝物未归,你当知晓后果。” 说罢,皇帝身子微微后仰,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与期待,疲惫于这场棘手的妖患之乱,期待着杨宝藏能不负所望,在一个月内解决这心腹大患,还长安城乃至大唐一片安宁 。
杨宝藏听闻皇帝应允了一月之期,一颗高悬的心瞬间落下了大半,紧绷的神经也稍稍放松。他重重地磕了个头,额头撞击地面发出沉闷声响,声音饱含着激动与决心,高声道:“陛下圣恩浩荡!臣杨宝藏在此立誓,一月之内,若不能将妖物尽数剿灭,夺回失窃宝物,甘愿以死谢罪!” 说罢,他缓缓抬起头,眼神中满是坚定,此刻的他,浑身散发着一股破釜沉舟的气势。
他微微侧头,看向程侍郎,眼中满是感激,若不是程侍郎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说出这一月之期,自己还不知要如何应对皇帝的询问。他在心中暗暗发誓,定不能辜负皇帝的信任与程侍郎的这份情义。他深知这一月时间紧迫,剿灭妖物之路必定艰难险阻,但为了长安城的安宁,为了向皇帝证明自己的能力,哪怕前方荆棘丛生,他也将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起来吧。“皇帝神色威严地说道。
“臣谢过陛下。”杨宝藏朗声回答,紧接着,杨宝藏再次向皇帝叩拜,起身时身姿笔挺,仿佛已然化身成即将奔赴战场的无畏勇士,准备为了使命全力以赴。此时的他,脑海中已然开始盘算着接下来一个月的行动计划,从兵力调配、物资筹备,到对妖物可能逃窜路线的追踪部署,每一个细节都在他的思索范围之内 。
皇帝目光如炬,威严地看向杨宝藏与渊空大师,旋即高声宣布敕令,声如洪钟,响彻整个延英殿:“杨宝藏听令!朕特命你为昆灵道行军总管,即刻点齐精兵五千,奔赴昆仑山。此行务必全力以赴,将那些妖物尽数捉拿,失窃宝物,必须完璧归赵,不得有误!” 言罢,他微微一顿,眼神中透露出对局势的掌控与对任务的重视,继续道:“朕再赐你使节,持此节,可节度沿途州府,各地官员听从你的调遣,全力协助你捉拿妖物。” 他的话语坚定有力,在空旷的殿内久久回荡,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彰显着不容置疑的帝王权威,令在场众人无不心生敬畏 。
言罢,皇帝缓缓转头,目光落在渊空大师身上,继续说道:“渊空法师,朕命你率领御常寺二十四人,全力协助杨宝藏。尔等需紧密配合,协同作战,不得有误!妖患一日不平,朕心难安。大唐子民,岂容妖邪作祟!”
杨宝藏听闻皇帝敕令,心中涌起一股澎湃的使命感。他微微躬身,拱手朗声道:“陛下放心,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圣恩!定将妖物斩尽杀绝,夺回宝物,还长安城一片安宁!” 他的声音洪亮有力,充满了必胜的信念,脸上洋溢着坚毅之色,此刻的他,已然将生死置之度外,一心只为完成皇帝交付的重任。
渊空大师双手合十,微微躬身,口中念道:“阿弥陀佛。陛下旨意,贫僧自当遵从。御常寺众人定当全力以赴,协助杨都尉降妖除魔,保大唐太平。” 渊空大师面色沉静,眼神中透着慈悲与坚毅,宛如一尊护世的菩萨,决心以佛法之力,为世间斩除妖邪。
说罢,杨宝藏与渊空大师相互对视一眼,眼神中传递着信任与默契。他们深知,此番任务艰巨,但在皇帝的命令与长安城百姓的安危面前,他们别无选择,唯有携手共进,踏上这场与妖物的生死较量之路 。
皇帝指尖轻叩案桌,眼神如淬了冰的利剑般锋锐,直直看向渊海大师:\"法师在登州降伏海妖、护佑百姓,朕念你劳苦功高,本欲赐你静修些时日。\" 他忽然起身,走到案桌前,继续说道:\"可你师兄渊空带领御常寺众人追查妖物至今未果,朕闻那妖物已遁入昆仑山,正需你这般深谙妖邪习性的高僧相助。\"
说到此处,他放缓语气,抬手虚扶:\"望法师不吝赐教,将登州除妖的心得悉数传授于他们,助杨宝藏他们一臂之力。待妖人伏诛、宝物归位,朕必当重赏。\" 殿外忽有微风掠过,卷得檐角铜铃叮当作响,恰如皇帝话音里藏着的不容置疑 —— 既是体恤,亦是命令。
渊海大师合十颔首:“陛下心系苍生,贫僧自当奉命。”
延英殿内的气氛凝重压抑,随着皇帝一声 “你们先退下吧,程爱卿留下,朕有事同你商讨。”程异回了一声,坐在原地。
杨宝藏三人这才缓缓躬身,倒退着走出殿门。三人的身影在宫殿外高大的石柱映衬下,显得有些疲惫却又带着几分坚毅。一路无言,他们来到宫门口,只见盛宣逸夫妻早已等候在此。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为这紧张的局势添了一丝柔和。
杨宝藏一见到盛宣逸,原本紧锁的眉头瞬间松开,眼中闪过一丝欣喜,快步上前,语气中满是感激:“贤弟,此番真是多亏了你们。若不是你们从中周旋,我们怎能让陛下宽限时日,得以戴罪立功。这恩情,大哥我记下了!” 他用力地握着盛宣逸的手,仿佛要将这份感激通过紧握的双手传递过去。
杨宝藏松开盛宣逸的手,接着满脸疑惑地问道:“贤弟,弟妹,我实在好奇,你们究竟是如何说动程侍郎来为我们说服陛下的呢?要知道,朝堂之上局势复杂,稍有不慎便会惹来大祸。” 他的目光在盛宣逸和原女之间来回移动,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原女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微笑,轻声说道:“大哥,我们也没什么特别的法子,只是将这些妖物得到宝物后逃脱的危害,详详细细地告知了程侍郎。我们提及,若连御常寺二十四人和大哥你们,凭借对这些妖物的深入了解,都无法将其捉拿归案,一旦你们受罚,朝廷在短时间内恐怕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手来担此重任。等重新选定捉拿妖物之人,筹备妥当,只怕妖物们早已打开异域之门,到那时,一切都为时晚矣。程侍郎一心为国,心忧大唐社稷,听完我们的分析,自然明白此事的紧迫性,便答应前来说服陛下。” 原女说话时,条理清晰,语气平和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杨宝藏和渊空大师静静地听着,不时频频点头。他们心里清楚,内里的详细经过,此刻在这宫门口确实不便多问。当下,最要紧的是争分夺秒,全力追拿妖物,以免它们再惹出更大的祸端。想到此处,杨宝藏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无比,看向盛宣逸说道:“贤弟,弟妹,大恩不言谢。如今当务之急,是尽快制定追拿妖物的计划,绝不能让它们逃出我们的掌心。”
渊空大师也双手合十,念了一声 “阿弥陀佛”,表示赞同。随后,渊空大师介绍了师弟渊海给盛宣逸夫妻认识,几人寒暄几句。渊海大师垂眸静听众人言语,他的目光掠过盛宣逸夫妻时微微一顿,尤其落在那娘子身上 —— 她眸中却透着寻常女子少有的坚毅与慧光。大师深邃的眼眸泛起微澜,枯瘦指尖轻叩念珠,似在为这份难得的胆识诵经赞叹。良久,他轻轻颔首,苍老面容上掠过一丝欣慰:红尘浊世里,竟有这般明慧如镜,又如此美貌的女子,当真是世间罕有。
渊空大师目光投向原女,开口唤道:“原女娘子。” 声音沉稳却难掩其中的忧虑,紧接着问道:“那二妖法力强大,如今已然得到了宝物,依常理必然会施法飞行,迅速逃窜。可我们若要追上去,仅靠目前这些人手,只怕人数上难以和那二妖相抗衡,这该如何是好?” 渊空大师眉头紧皱,眼中满是对未知战局的担忧,他深知妖物的厉害,也清楚此次追拿任务的艰巨。
原女神色镇定,眼眸明亮,仿若夜空中闪烁的星辰,她微微抬起头,看向渊空大师,不紧不慢地回答:“大师不必担心。那三件宝物神奇非凡,但其中有个最为关键的特性,只要得到其中的一件,无论持有者是谁,哪怕其法力通天彻地,都无法再施展飞行之术。” 原女的声音清脆而笃定,仿佛在这混沌的局势中,为众人点亮了一盏明灯,驱散了些许阴霾。
一旁的盛宣逸闻言,连忙点头附和道:“娘子说的对!既然知晓了这一关键信息,眼下我们又已然明确妖物逃亡昆仑山的去向,事不宜迟,必须立刻行动起来。我们赶紧调动人马,追拿二妖,以免它们逃远,再想捉拿就难如登天了。” 盛宣逸目光坚定,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仿佛已经看到了与妖物决战的场景,迫不及待地要为这场战斗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宝藏听完,心中暗自盘算,当下形势紧迫,必须速战速决。他与渊空大师对视一眼,彼此心领神会。杨宝藏转身,大声说道:“如此,便依贤弟所言。两位大师,你们回御常寺召集天地二十四人。我则即刻调动兵马,咱们在金光门门口汇合,一同追击妖物。” 杨宝藏声音洪亮,充满了决断力,话语中透露出对此次行动的信心与决心。
渊空大师和渊海大师双手合十,念了一声 “阿弥陀佛”。渊空大师点头应道:“善哉,杨都尉所言极是。贫僧这就回去召集人手,定不耽误。” 说罢,两人转身,脚步匆匆,身影很快消失在三人的视线中。
得知追拿妖物的计划刻不容缓,盛宣逸夫妻二人与杨宝藏迅速行动起来。他们一同回到杨宝藏家中,庭院里,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光影,可此刻众人的心情却无比凝重。杨宝藏一进家门,妻儿便迎了上来。他看着妻子关切的眼神,心中满是柔情与愧疚。
他蹲下身,轻轻将女儿杨素娥搂入怀中,柔声道:“素娥,阿爷要出趟远门,去办一件很重要的事,你要乖乖听阿娘的话。”
杨素娥懂事地点点头,眼中却泛起泪花,她紧紧抱着阿爷,带着哭腔说道:“阿爷,你一定要早些回来,我和阿娘在家等你。” 杨宝藏抚摸着女儿的头,心中五味杂陈,“好,阿爷答应你,一定尽快回来。”
杨夫人站在一旁,眼眶微红,她默默转身,走进屋内,为杨宝藏精心备好了行囊。待杨宝藏起身,她走上前,将行囊递给他,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交待道:“万事小心,战场上刀剑无眼,一定要平安归来。” 随后,她又看向一旁的盛宣逸和原女,满含关切地说道:“你们俩也是,一路上注意安全,和你们大哥相互照应,遇到危险别硬拼。” 杨夫人的眼神中,既有对丈夫的担忧,也有对盛宣逸夫妻二人的牵挂。
杨素娥擦了擦眼泪,走到盛宣逸和原女面前,脸上带着纯真的笑容,说道:“阿兄阿姐,你们也要早些回来,到时候我还要和青鸟弟弟一起玩呢。” 她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似乎已经在憧憬着大家平安归来后的欢乐场景。
这时,杨夫人的目光落在盛宣逸怀中的青鸟身上,微微皱眉,关切地询问二人:“此番前去,两军交战,带着个孩子怕是诸多不便。若是信得过嫂子,可将青鸟暂时交给我带着,我定会悉心照料。” 杨夫人的话语中满是真诚,她深知此次行动的危险,担心孩子跟着受苦。
原女看向怀中熟睡的青鸟,眼中满是不舍,她轻轻摇了摇头,感激地说道:“嫂子,多谢你的一番美意。只是此番我们前去,若不敌妖物,被其所害,他日万妖降临人间,长安城也将在劫难逃。青鸟虽是个孩子,但留在身边,我心里踏实些,我们也能更好地保护他。” 原女的眼神中透着坚定,她抚摸着青鸟的脸蛋,仿佛在向众人宣告,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她都要与孩子生死相依。
杨夫人理解地点点头,不再强求,她走上前,嘱咐道:“那你们路上一定要多加注意,好生照顾青鸟。” 原女和盛宣逸感激地看着杨夫人,连声道谢。随后,三人带着满满的嘱托,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出家门,踏上了追拿妖物的征程,而杨夫人和杨素娥则站在门口,目送他们远去,眼神中充满了担忧与期待 。
三人跨上马背,策马朝着兵营方向疾驰而去。
盛宣逸夫妻二人紧紧跟随着杨宝藏,只见杨宝藏身姿挺拔,神情肃穆,有条不紊地开始点齐人马。他目光如炬,扫视着眼前的将士,高声下令:“程常青听令!命你为前锋,率领精兵五百人,务必以最快速度向前探查妖物踪迹,一旦发现,切勿贸然进攻,及时回报!”
程常青闻言,大声应道:“末将领命!”
杨宝藏接着又看向公孙卓赞,神色沉稳地说道:“公孙卓赞,粮草乃大军命脉,至关重要。本总管命你负责护运粮草,务必确保粮草安全,按时送达,不得有丝毫闪失。” 公孙卓赞拱手郑重说道:“总管放心,末将定当竭尽全力,保障粮草无忧。” 调配完毕,杨宝藏骑着高头大马,英姿飒爽地带领着军队在城门口整齐列阵。将士们身着铠甲,手持兵器,目光坚定,气势如虹。
众人在城门口静静等候,时间仿佛凝固一般。终于,只见两位大师带着御常寺众人匆匆赶来。杨宝藏见人已到齐,深知事关紧急,不容有丝毫耽搁,他调配天地二十四人中的天六人和渊海大师协助程常青。调配完毕,他立刻大手一挥,高声下令:“全力追击妖物,出发!”
一时间,城门口马蹄声响彻云霄,那密集的马蹄声震得大地都为之动摇,发出沉闷的回响。大军如汹涌的潮水般向前开拔,朝着妖物逃窜的方向奔去。
一路上,原女凭借着自身对妖物独特的感知能力,全神贯注地为大军指引追击方向。那二妖似乎察觉到了身后追击的人马,狡猾无比,不断派出妖群前来滋扰。这些妖群张牙舞爪,或从山林中突然杀出,或从地下钻出,试图打乱大军的行军节奏,减缓大军的脚步。但杨宝藏所率军队训练有素,加之又有天地二十四人施法强化军中的兵刃。面对妖群的袭击,将士们毫不畏惧,迅速组成防御阵型,与妖群展开激烈厮杀。每一次击退妖群,大军便又马不停蹄地继续前行。
军队一路急行军,日夜兼程,很快追至庆州一带。原女怀抱青鸟,骑着骏马,一路疾驰在队伍前方。为了不让青鸟在马匹奔行中受到颠簸,她施展法力,只见一道柔和的光芒笼罩着青鸟,让青鸟稳稳地悬浮在自己胸前。如此一来,无论马匹如何狂奔跳跃,青鸟依然平稳如初,纹丝不动分毫。原女眼神专注,时刻感知着前方的动静。
突然,原女抬手示意军队停下。她抬眸看向前方,只见不远处,一座小镇出现在视野之中。可眼前的景象却让人心生寒意,那小镇上黑烟滚滚,好似失火所致,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焦糊味。杨宝藏等人见状,立刻策马上前,焦急地询问道:“弟妹,那小镇是不是遭受了妖物袭击?”
原女眉头紧锁,仔细感知着小镇方向传来的气息,片刻后说道:“好像是,小镇上法力波动残留还在,应该是不久之前发生的事。”
她转身看向杨宝藏,表情凝重地说道:“大哥,我带些人去镇上看看,你们在此等候。若是有什么异常,我会立刻传信回来。” 杨宝藏微微点头,眼中满是担忧与关切,叮嘱道:“弟妹,一定要小心,若是情况不对,千万别逞强,赶紧回来。”原女轻轻应了一声,目光在众多士兵中快速扫过,凭借着敏锐的判断,迅速挑选出数十名精锐士兵。这些士兵身姿挺拔,眼神坚毅,一看便是身经百战。
此时,一旁的渊空大师双手合十,微微躬身,说道:“贫僧愿一同前往,为降妖除魔尽一份力。” 原女闻言,转头看向渊空大师,只见他目光坚定,眼神中透着决然之意,似是已将此行的危险置之度外。原女心中明白,渊空大师佛法高深,有他同行,此行便多了几分胜算,于是微微点头,同意了他的请求。
渊空大师转身面向身后师弟,僧袍随动作轻轻扬起。他抬手合十,目光沉稳如深潭:“师弟,我与原女施主去那镇上探查究竟,此处便交由你镇守。”
渊海大师双手合十,沉声应下,眼底尽是护持大局的郑重。
随后,渊空大师与盛宣逸夫妻二人带领着挑选出的精锐士兵,众人双腿一夹马腹,缰绳轻抖,骏马嘶鸣一声,如离弦之箭般,朝着那烟雾弥漫的小镇疾驰而去,扬起一路尘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