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阅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0章 行星要塞的改造,星空的奇异之旅,重复阅读,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现在这个聚变核心是关闭状态,改造的行星要塞自然不会用这种原始的技术,而是使用反物质作为能量源。正物质有引力子,反物质没有,双方接触后就会形成湮灭并释放大量的能量。
湮灭过程就是多余的物质变成能量消散在宇宙中,这个过程会释放大量的能量。反物质本身不能在正常宇宙停留,但是收集来的反物质又不会直接变成能量,只能消失在正常宇宙进入超空间。
只有跟正物质,也就是现实物质进行一次引力子置换才能形成物质湮灭成能量的过程。反物质可以从超空间直接提取,正常宇宙中制造绝对真空就会生成反物质。
也就是超空间反物质过来填补正常宇宙的物质。这种过程消耗的能量很少,类似水自高向低的流动。其实最好的能源还是能量收集装置,不过那需要的资源太多,而且没法短时间提供巨大能量。
能量收集装置类似是一个可持续使用的能量电池,永不耗损那种。反物质发动机能短时间提供远超存储上限的能量,这个时候就可以根据控制反物质的使用量来给能量武器提供。
当然为了行星要塞的正常能量供应,在较为外围的部分也会安装一些能量收集装置。行星要塞的外壳是一个厚达20公里的超厚装甲。安装合金,陶瓷,泥土,塑胶等多种多样的物质反复堆积而成。
看起来复杂其实在行星要塞的范围内,只是浇筑几十米成为一层就行。行星要塞的直径是3000公里,超大的体积自身也会产生重力。这种重力不用抵消,只要使用人工重力装置,就能完美处理重力问题。
相比于复杂的内部线路,各个通道的引力方向才是最繁琐的设计。为了方便指向核心的方向为重力方向。行星要塞上的线路才是最复杂的。有生活用的,有能量用的,有备用的,有防御用的,主能量线路,辅助能量线路,子能量线路,各种能量线路乱七八糟的到处都是。
c101正在带着机器人处理这些线路。就像是装修一样,各种线路在墙壁中不断穿来穿去。也就是机器人这种极为刻板认真的作业风格,否则线路必然是一团乱麻。
行星要塞上也需要护卫舰作为近程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同时也会配备大量的战机。行星要塞足够庞大,也是永不损毁的航空母舰。想要强行摧毁行星要塞,必须具备摧毁行星的能力。
c101擅长控制,也是控制型智慧机器人,擅长控制更多的电子设备,例如海量的无人机。行星要塞上有十几个适合做机场的巨型广场。行星要塞的所有建筑都在20公里的装甲内部。
每个机场都能存储上千架无人机,在机场的下方是一个蓝鸟级无人攻击机工厂。机械文明的三角系飞船秦明毫无兴趣。星巢基地有自己的战舰技术线路。
科技的技术线路都有自己文明的特点,星巢基地也有自己的科技技术。星巢基地的战舰基础材料更强,综合能力更突出。之前通过泽尔族野牛级驱逐舰改造的野牛级驱逐舰就保留了野牛级注重防御的特点,驱逐舰可媲美巡洋舰。
泽尔族的战舰皮糙肉厚,岩石族的战舰攻击强装甲厚,星灵的战舰注重灵活。不论哪种飞船技术线路,都沿用护卫舰、驱逐舰、巡洋舰等规格。
主要是战舰的功能,护卫舰是用来进行防卫的,正常情况下双方都有载机,轻巧的护卫舰可以围绕大型战舰提供充足的防空火力。驱逐舰则注重攻击,一次就打出能驱逐敌人的火力。
巡洋舰的作用就是续航,能持续多久就持续多久。因此巡洋舰普遍具备远航能力。航空母舰则是战略打击的关键。通过超远距离的战略打击可以取得足够的战略优势。
战列舰则是攻坚力量,强大的装甲巨大的体积可以装载足够的武器系统,在辅助补给舰就能持续航行。同时战列舰具备攻坚和抗线的能力。攻坚自然是攻击坚固的防线。
抗线则是战舰的一种标准战术,比如航海时代盛行的战列舰组成的防线。宇宙时代武器的攻击距离理论上没有限制,实际上依然具备攻击距离。
为了让敌人呆在方便集火的区域,战列舰往往要把自己牢固的卡在敌舰的前方阻止敌方前进,给己方战舰制造集火的便利。补给舰自然就是提供战舰能持续作战需要的资源。
宇宙舰队中,补给舰还多了一个制造和维修战舰的能力。这是因为舰队对战中,护卫舰在必要的时候要牺牲自己扛住敌人的致命打击。护卫舰被毁船员还有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