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阅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3章 海底城完工,星空的奇异之旅,重复阅读,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按照李月的计划,这些空间建造好之后,周围会成辐射方式继续扩建。扩建时,先挖出一个5乘5的空间,然后安放减压室。减压室就是负责增减压力的。
减压室两端各有一个门,一端是建好的门,一端是准备修建的地方。修建好的一端也能受到减压室的保护。这些减压室由于工艺问题都需要星巢基地来进行制作。
星巢基地的绝大部分产能都在全力制作星巢舰队。星巢舰队目前保持2个月一支,1个月全力制造幻想级战列舰,1个月制造2艘云兽级航空母舰。
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的制造必须在星巢基地外面进行,剩下的飞船都是边角料,星巢基地内部制造。星梭级护卫舰上有减压室,建造减压室的时候也可以顺便多建造几个。
海底城的基础建造好之后,剩下的就是扩建。通道的大小都是3米高2米宽,长度都是5米长。海底城建造的时候,增加的房间都是50米宽50米高,10米高。
统一的规格可以方便海底城的建造,建造的时候这些空间都会有相应的作用。包括居住区,休闲区,工业区,仓储区。这些区域都有不同的功能,雷猿们都安静的生活在这里。
这里是深海,却不影响雷猿居住。雷猿是星巢基地培育出来的,都能常年在太空中自然生存,深幽海底跟宇宙空间相比差不多。毕竟飞船上也有人工重力和模拟自然光。
海底城有了雏形后,地下二层紧跟着建立起来,和地下一层不同,地下二层中间是50米边长的空间。周围则是八个空间,跟一层不同,二层中间直接安装一个护盾生成装置。
护盾生成装置是海底城的必要防护,就算没有外敌入侵,也能应对天灾威胁。防御外敌是护盾的本质,应对天灾也是如此,只要护盾打开,就可以将海底城和整个行星直接隔开。
海底城的建立消耗1个月时间,这段时间1号星上的雷猿产生了更多的后代。2号星上又多开发十几座岛屿。岛屿上都有雷猿建造的木屋和一些生活设施。
李月依然在海底城,海底城已经扩展到五层,海底城西南角的海底淤泥都被挖空。露出淤泥下面的金属原矿。有几百名穿着动力装甲的雷猿在这里拣取原矿回到海底城。
有传送门的原因,海底城可以直接联通到岛屿上。原矿也可以直接运回1号星进行冶炼。2号星没有足够的燃料,发现的木材都留着建造木屋。
海底城的入口位置修了一条通往矿区的路,雷猿们穿着动力装甲走一趟也就十几分钟。雷猿们来来回回的搬运到是入口位置,等到存储到一定数量后,在通过减压室运入海底城。
减压室是电力维持,聚变发电机很少的燃料能用很久。水可以直接电解成氧。在能源无限的情况下,有水就有无限的氧气。减压室来回减压消耗的完全不用在意。
海底城的建造不会停止,李月准备把海底城扩大到10公里的范围。想要完成这种规模的城市,几千雷猿也要挖很长一段时间。每天1千雷猿雷打不动的被送过来。
海底城的设施比较单一,能生产的东西不多。毕竟是地下,还是海底的地下。雷猿们有固定的休息室,都是成双成对的居住在一起。雷猿的自然繁衍才是增加数量的正确方式。
无土栽培这种技术被用在海底城,这种技术既简单又方便。只要有一个可以循环水的水箱,配比合适的化肥元素形成营养液,把种子泡在营养液中就行。
有一部分雷猿专门用车床加工零件,他们加工的零件都是钉子、锤子、之类的东西。雷猿的力气不小,很多需要工具才能加工的零件,他们徒手就能制作。
有高科技的支持,根本不用这么原始的方式,只不过1号星、2号星都需要钉子和锤子这种修建房子的普通工具。这种简单的工具浪费星巢基地的产能就显得有些多余。
李月离开海底城的时候,海底城依然在缓慢的继续扩展。她离开海底城是因为1号星上发现一个巨大的露天矿藏。她通过几次传送门就到了1号星。
1号星才过去几十天时间,雷猿的活动范围有些变化,整体上变化确不大。在西侧的主干道上,穿过西边群山的地方是一个天然的露天矿藏。
这是一颗巨大的陨石,属于天然陨铁,直径100公里的天然陨铁。从测量的数据判断,这颗100公里的天然陨铁甚至改变过行星的公转轨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