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剑指济南
猫头叔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3章 剑指济南,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猫头叔叔,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靳荣也不是傻子,听出刘忠的不满,不过他也没发怒,反而笑道:“刘将军莫要冤枉我,这不是我刚亲自去看了下府库,看看兵器甲胄粮草是否齐备,没兵器粮草如何打仗啊?”
刘忠面上一红,觉得反倒是自己错怪了靳荣。
“对不住,是某错怪了将军,不过营中诸将,都已召集,正等着将军您发号施令呢。”
“好说,好说!”靳荣笑道。
靳荣是都指挥使,下面还有四个指挥同知,还有指挥佥事,具体到卫,还有指挥使、千户等将校,大大小小几十人,都在等着靳荣部署指挥。
见靳荣终于到了,刘忠迫不及待提出他的看法。
“以我浅见,朝廷此时应该已经发兵了。山东都司共有八卫、四所,汉藩起事,青州府以东卫所兵可以向青州集结,威胁其老家乐安州。而济南府以西各卫所,则向我们济南靠拢,若汉藩来得太快,来不及进城协防的,那可至兖州或聊城驻军观望,再图援救。”
刘忠的想法可谓切中要害,光山东都司一省的卫所兵,兵力总和就要多过汉王,只要将其集中运用起来,不说平叛,打得有来有回那是绰绰有余的。
然而!山东都司理论上是山东各卫所的都指挥衙门,但实际上只有统兵权,没有调兵权,一切调兵行为还得朝廷任命的大将军到了后,才可以调兵遣将。
现在山东都司唯一能做的就是让济南卫的士卒上城防守,然后向京师求援,并向周边各府县告警。
靳荣在刘忠肩膀上拍了拍,笑道:“刘将军说得在理,不过怎么调兵遣将,那是朝廷的事,我们说了不算。我刚看了,咱们济南粮草军械,足可守一年以上。一年,京师三大营,就是爬也爬到山东了。所以,大家稍安勿躁。”
诸将纷纷大笑,气氛顿时轻松了不少。
接下来,部署守城事宜。
靳荣问道:“汉藩自东面而来,齐川门面朝东,应该是首当其冲的,谁愿在此坐镇?”靳荣问的是几位同知。
刘忠丝毫不惧,自告奋勇愿意守齐川门。
靳荣笑了笑,朗声道:“好!有刘将军这员猛将亲自坐镇齐川门,定可保城门无虞。”
接着又安排南面的舜田门守将,靳荣让济南卫指挥使陈绍龙主守,另两位指挥同知则分别在西门与北门防守。
北门名叫汇波门,是座水门,门内便是大明湖,汉王除非会铁掌水上漂,不然是不会去攻打北门的。
西门泺源门,离汉王来的方向最远,按照围三阙一原则,西门也不太可能成为主攻方向。
刘忠算了算,五千人防守两座城门,应当还是能应付的,这才放下心来,巡视城防去了。
两天后,汉王果然带着大军杀到了济南城下,首先便将齐川门给围了起来,并用强弩将劝降书射向城头。
劝降书内写道他朱高煦是奉天靖难,说朱高炽违反太祖太宗两朝皇帝留下来的祖制,不应该窃据皇位,近日南京地震连连,说明太祖高皇帝也看不下去了,现在派我靖难、除奸,希望城内守将不要不识好歹,打开城门共享富贵,云云。
刘忠看也没看,把信扎在箭矢上,张弓搭箭,把那封劝降信又给射下了城去。
亲兵小声道:“将军,别费劲了,城内早就有传言,说咱们济南城内有大将跟汉王勾结,打算开城投降呢。”
“放屁,谁传的谣言?”刘忠怒骂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