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书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6章 微观世界的 “跨界者”:探秘生物与非生物间的模糊存在,跟着番茄学物理,一个书架,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还有实验室里,科学家还捣鼓出了能自我复制的分子系统。
有些特定结构的RNA分子,在合适溶液里,能利用周围的核苷酸原料复制自己,就像微观世界里一群会自我‘克隆’的小精灵。
虽说和真正的生物比起来,它们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既没细胞结构,也没有多样的生命功能,可就这最基本的自我复制特性,
说不定就是生命起源早期,从非生物分子往原始生命过渡的一种形式,把生物和非生物的界限弄得更模糊了。”
骁睿眼睛放光,兴奋地说:“这简直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那这些自我复制的分子系统,和自然环境里的生命起源有啥具体联系?我们能从中推测出生命诞生的更多细节吗?”
洛尘解释道:“目前还在研究阶段,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为生命起源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模型。
通过研究这些分子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复制和演变,或许能模拟出早期地球环境中生命诞生的关键步骤。
比如,有研究团队模拟早期地球的高温、高盐环境,发现特定的RNA分子在这样的条件下,自我复制效率显着提高,这为生命起源的环境因素研究提供了新证据。”
骁睿追问道:“那现在的科技产物里,有没有类似处在模糊地带的东西呢?科技发展这么快,说不定有新发现。”
洛尘点点头说:“纳米机器人算一个。
像在人体血管里清理血栓的纳米机器人,能按程序运动、识别目标然后操作,这和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有点像,好似微观世界里的‘智能小卫士’。
麻省理工学院的科研团队在纳米机器人领域取得了阶段性突破,他们研发出一种新型纳米机器人,能够在模拟人体环境中自主寻找并修复受损的细胞组织,展现出了类似生物细胞的修复功能。
但它毕竟是人造的,用的是金属、半导体这些非生物材料,没有自然生命的遗传、进化特性。
不过科技发展这么快,以后说不定能让纳米机器人有更复杂的功能,到时候在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界限就更不好划分了。”
骁睿摸着下巴,思考着说:“这么说,纳米机器人未来有可能具备部分生物特性?那这对医疗和生命科学领域会带来多大的变革?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洛尘回应:“确实,一旦纳米机器人能模拟更多生物功能,医疗上很多难题可能迎刃而解,对生命科学的研究也会带来全新的视角。
还有那些通过化学合成出来的物质,能自主组装成特定结构,遇到特定化学物质还会改变形状,展现出类似生物自组装和环境响应的能力,就像微观世界里会‘变形’的小工匠。
它们没有生物细胞的复杂构造,却有这些生物特性,给我们探索生物和非生物的‘灰色地带’提供了新方向,好像在告诉我们,生命和非生命之间,说不定不是一刀切的,而是存在连续过渡的状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