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收获的季节
所愿皆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5章 收获的季节,今世,为生民立命,吾万死不辞!,所愿皆安,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祖父则牵着牛,慢慢地走在乡间小道上。牛儿悠闲地吃着路边的青草,祖父时而停下脚步,看看牛儿吃草的情况,时而抬头望着远方的田野,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
赵鹏表哥和张辽张合两兄弟都回各自的家帮忙秋收。
赵鹏一回到家,就立马换上了粗布衣衫,跟着父亲走进了金黄的麦田。他挥舞着镰刀,动作熟练而有力,汗水湿透了他的后背,但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
小姑家中,张辽和张合齐心协力。张合负责将割下的麦子捆扎好,张辽则把一捆捆麦子搬到牛车上。兄弟俩配合默契,虽累得气喘吁吁,却一刻也不停歇。
他们深知,这一年一度的秋收,是全家的希望,也是辛勤劳作一年的成果,必须全力以赴。
一大家人看着越来越热的天气,决定先回家吃饭,等天气凉点再去田里。
众人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缓缓向家中走去。曹逸走在队伍中间,用衣袖擦着脸上的汗水,嘴里嘟囔着:“这太阳可真毒啊。”
二娘笑着回应:“可不是嘛,先回去吃顿饱饭,养足精神。”
回到家中,饭菜已经摆上了桌。大家围坐在一起,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祖父喝了一口汤,感慨道:“累了半天,这饭菜吃着格外香。”
吃完饭,众人或靠在椅子上小憩,或坐在门口扇着风,稍作休息,等待着天气凉快些再继续去田里劳作。
在这秋收的忙碌时节,大多数人都选择带着干粮在地里解决午餐。
田间地头,人们找个树荫处,或席地而坐,或靠在树干上。从怀里掏出用粗布包裹着的干粮,有的是几张硬邦邦的面饼,有的是几个已经凉透的窝头。就着水壶里的凉水,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一位大叔咬了一口面饼,粗糙的面饼在嘴里艰难地咀嚼着,他却毫不在意,说道:“能填饱肚子就行,抓紧时间多干活。”
旁边的小伙子嘴里塞着窝头,含糊不清地应和着:“是啊,早点干完活,心里踏实。”
几个妇女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彼此的干粮,还不忘互相打趣几句,给这繁重的劳作增添了几分轻松。
虽然这干粮简单粗陋,也没有热乎的饭菜可口,但人们为了抢收庄稼,毫无怨言,匆匆吃完便又投入到紧张的劳作中去。
有些村民的烟囱里升腾起袅袅炊烟,那是妇人们在为劳作的家人准备饭菜。大街小巷里,孩童们嬉笑玩耍,偶尔会被长辈们唤去帮忙拿个东西。
打谷场上,铺满了金黄的稻谷,人们用农具翻晒着,谷粒在阳光的照耀下越发璀璨。一旁的老牛悠然地吃着草,偶尔发出一声低沉的哞叫。
村口的银杏树下,几位老人坐在一起,谈论着今年的收成,脸上的皱纹里都藏着笑意。
田间的小路上,不时有拉着庄稼的牛车缓缓走过,车轮吱呀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远处的田地里,还有未收割完的庄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等待着人们的归来。整个村子都沉浸在忙碌而又欢快的气氛中。
下午天气稍微凉快一些,曹逸一大家又开始去地里忙碌。
曹逸扛着农具,走在最前面,脸上满是干劲。二娘和三姐紧跟其后,手里也拿着工具。
到了地里,大家二话不说,立刻投入到劳作中。曹逸弯下腰,熟练地收割着稻谷,手中的镰刀快速地舞动着,一茬茬稻谷被整齐地割下。
二娘和三姐则在一旁将割好的稻谷捆扎起来,动作利落。
祖父在田埂上指挥着,“这边多割一些,那边的再等等。”
祖母也没闲着,她把大家喝空的水壶装满水,送到每个人手中。
一家人齐心协力,田间只听见镰刀割稻的声音和人们的喘息声。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一幅动人的劳动画卷。
劳作到天色渐暗,大家终于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此时每个人都已疲惫不堪,但望着那一堆堆收割好的稻谷,脸上还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把稻谷装上车,咱们回家!”祖父大声说道。
众人纷纷行动起来,将稻谷一捆捆搬到两辆牛车上。曹逸和大哥用力地抬着沉重的稻捆,汗水再次湿透了他们的衣衫。
二娘和大娘则细心地把散落的稻谷收拾起来,不让一粒粮食浪费。
装好车后,祖父一声吆喝,两辆牛车缓缓地向着家的方向驶去。车轮在土路上留下深深的辙印,仿佛记录着这一天辛勤劳作的痕迹。
晚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大家跟着牛车缓缓走着,心情却格外舒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