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求学
所愿皆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1章 求学,今世,为生民立命,吾万死不辞!,所愿皆安,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路上,他们顾不得与旁人打招呼,也无暇欣赏周围的景色。两人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尽快找到曹逸,与他分享这份喜悦,当面向他表达内心的感激。
终于,他们在学堂的后院看到了曹逸的身影,王路高声呼喊着:“曹逸兄!曹逸兄!”声音中满是抑制不住的兴奋。
王路和陈玉轩兴奋地找到曹逸后,王路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一个箭步上前,那速度快得带起一阵微风。
他紧紧握住曹逸的手,激动的情绪让他的手微微颤抖,声音都因为兴奋而变得有些尖锐:“王博那恶霸终于被抓了,我们再也不用受他的欺压了!”
王路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眼眶中甚至因为激动而泛起了点点泪光,他的呼吸急促,胸膛剧烈地起伏着。
陈玉轩也在一旁连连点头,他的脸上因为兴奋而涨得通红,眼中满是感激之情,仿佛那感激就要满溢出来。他望着曹逸,嘴唇微微抖动,想要说些什么,却因为太过激动而一时间语塞。
曹逸微笑着看着两人,那笑容如同春日里温暖的阳光,驱散了两人心中最后的一丝阴霾。
他的目光柔和而坚定,缓缓说道:“王博作恶多端,平日里嚣张跋扈,欺凌同窗,如今被抓也是罪有应得。这是天理昭彰,报应不爽。往后咱们只管安心求学,将心思都放在学问上,莫再被这等恶人扰了心思。咱们要努力进取,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才能更好地面对这世间的善恶是非。”
曹逸的声音沉稳有力,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一般敲在王路和陈玉轩的心间,给他们带来了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李夫子站在讲堂之上,手中拿着书卷,目光扫过曹逸和陈玉轩。
“陈玉轩,如今恶徒已除,你当安心读书,莫再被外事所扰,心定方能学业有成。”
李夫子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接着,他转头看向曹逸,眼中满是期许:“曹逸,你天资聪颖,更要多专研更深的学问。科举之路漫漫,需得下足功夫,不可有丝毫懈怠,为师盼着你能金榜题名,为吾等争光。”
李夫子顿了顿,继续说道:“世间之事,变化无常。但知识之积累,德行之修养,乃立身之本。望你二人能专心致志,在这书海之中求得真章,日后或能有所作为,造福一方。
曹逸和陈玉轩皆恭敬地起身作揖:“学生谨遵夫子教诲。”
曹逸在经历了王家之事后,便如同一颗投入静水的石子,在短暂的波动后,又迅速沉下心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问之中。每日晨曦微露,他便已端坐在书房之中,书桌上整齐地摆放着笔墨纸砚和各类典籍。他轻手翻开书卷,那专注的神情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与眼前的文字。
师弟陈玉轩和王路也深受曹逸的勤奋与专注所感染,对学问的追求愈发热切。他们经常怀揣着各自的困惑和思考,急切地前来向曹逸请教。
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陈玉轩脚步匆匆,额头上还挂着细密的汗珠,他小心翼翼地怀揣着一本泛黄的古籍,来到了曹逸的课桌。还未站定,他便迫不及待地开口说道:“师兄,我读这书中的这段论述,反复琢磨了许久,实在是困惑不解,如坠云雾之中。还望师兄能为我拨开迷雾,指点一二。”说着,他双手将古籍递到曹逸面前,眼神中满是期盼。
曹逸轻轻放下手中正在批注的笔,接过陈玉轩递来的古籍,目光立刻被书中的内容所吸引。他微微皱起眉头,仔细阅读起来,那认真的模样仿佛在审视一件稀世珍宝。片刻之后,他缓缓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他清了清嗓子,开始为陈玉轩耐心地讲解:“师弟,你看此处,作者之意并非表面这般简单,而是蕴含着更深层次的哲理……”
他的声音不疾不徐,每一个观点都阐述得清晰明了,旁征博引,深入浅出。
又过了几日,在一个艳阳高照的下午,王路手里紧紧握着自己的笔记,神色兴奋又略带紧张地来到曹逸课堂。
“曹逸兄,我对这几日所学有一些新的想法,想与您讨论讨论。”王路一进门,便急切地说道。他的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强烈光芒,仿佛藏着一团燃烧的火焰。
曹逸微笑着点头,示意王路坐下。王路赶忙打开笔记,将自己的想法一股脑地说了出来。曹逸认真倾听着,不时微微点头,而后也发表着自己的见解。两人你来我往,各抒己见,有时因为观点的不同而争论得面红耳赤,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有时又因为彼此的启发而恍然大悟,相视而笑,笑声在书房中回荡。
在这样频繁而深入的请教和讨论中,三人的学问日益精进,对知识的理解也愈发深刻。
他们不仅在学术上共同成长,彼此之间的情谊也在思想的碰撞和交流中愈发深厚,如同那陈酿的美酒,愈发香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