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沉涛暗涌
温柔大牛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1章 沉涛暗涌,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温柔大牛牛,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深秋的北风掠过皇城,带来阵阵怆凉之息。
夜幕低垂时,青砖地面仿佛浸满凝霜,踩上去寒意刺骨。
太后寝殿外,守夜内侍手提宫灯,在无言的风声里瑟缩。
一切看似平静,却又透着压抑气息,仿佛暗处潜藏无数枯骨与黑影。
沈易独立在慈宁宫后廊檐下,望着远处含糊不清的宫墙轮廓,神情凝重。
自那场冷宫火灾之后,皇子余党虽暂时收敛,实则谁也不敢大意。皇帝依旧病榻不离,朝堂大权多由太后裁决。
表面上,镇北侯因剿灭叛乱有功,被赐于“开边银印”,意味着他暂且留京数月,待边关形势明朗再回防务。
但沈易察觉:许多宫门内外的风声并不那么干净。
那失踪的皇子,仿佛黑暗中死而复生的幽灵,暗暗牵系着某股势力。
他在等柳如絮的回音,也在等顾清绮的消息。
只是夜凉如水,这廊檐之下,只有孤灯微明。
忽而,夜空中传来远远的钟鸣,似是御花园方向。
沈易心头微颤:奇怪,这时分还有人敲钟?
他凝神倾听片刻,却只剩风嘶与某种若有似无的轻响,仿佛有人在殿外走动。
背脊顿生警觉,他轻轻握住腰间短刀,迈步往声源处摸去。
当他转过弯道,却对上一个身影——太后近侍嬷嬷,正手举灯盏,面无表情:
“沈大人,太后唤您过去一见。”
声音微颤,却不知是冷还是别的什么。
沈易略感失神:为何深夜相召?可嬷嬷并不多解释,只示意快随她走。
二人一前一后穿过庭院,没走几步,那股怪异敲击声又自远方传来。
更诡异之处在于,似乎只有沈易能听见,嬷嬷却不为所动。
沈易忍下疑惑,心想或许是自己重生体质异于常人,能捕捉别样响动。
可那敲击声究竟预示何事?**他暗暗拧眉,继续前行
沈易踏进慈宁宫正殿,看见帷幕后坐着一抹华贵身影——太后。
她身披绛紫狐裘,一手按在桌面,凝视着面前一只暗花雕漆匣子。
满室静寂,只有烛火时不时爆出丝响。
沈易行礼,低声:“太后。”
太后不答,半晌才开口:
“前线急报:北戎蠢蠢欲动,而本宫派去的探子在国境线外看到了那皇子的座驾。
看来他意欲勾结外敌,迟早会卷土重来……沈易,你怎么看?”
沈易心底一凛:果真如此!那逃亡皇子未死,且可能在边境策划大事。
他思忖片刻,沉稳答道:“若当真与外敌结盟,其野心昭然。我们需让镇北侯尽快回防,以免边关失守。”
太后轻轻冷笑:“回防?哀家倒不怀疑镇北侯之忠,但朝堂上下,仍有许多异声。如果此时让他北返,万一有人在边境挑事,谁能担保不会再闹出‘私通’之嫌?”
语中暗示朝堂一派顽固势力依旧忌惮镇北侯兵权。
沈易掂量此言,心下明了:太后希望保留镇北侯在京城,既可震慑内奸,也可随时掌控,不给对方可趁之机。
也许还寄望沈易继续暗中监视,防其与皇子余孽暗通?
是疑心还是自保?这女人心思深沉,让人难以测度。
片刻后,太后指了指匣子:“此乃前朝秘典的一部分,记述血灵芝与阴阳药人的古老试验。
哀家查了一遍,发现很多和你的症状有相似之处……
沈易,你可曾怀疑过,你这条重生之命根源何在?”
沈易喉咙一梗,眼神闪过挣扎。
是啊,多年来他只知自己是太后救治重塑过的,却从未搞清她究竟用了怎样的手段。
血灵芝?邪术?自己是否也是种子中的一个?
“微臣……不敢妄猜。只愿为太后效力,护这江山安稳。”
最终,他颔首回答。
既不质疑,也不表态感谢。
或许只剩无言沉默。
太后看他神色,眸中浮起一缕怜悯,又很快敛去,淡声:
“你下去吧。让柳如絮、顾清绮配合你。北境之事,本宫也会另作布置。若那皇子真有动作,你们一定要抢先一步。”
沈易深深一揖,然后退出殿外。
那匣子与前朝秘典仍留在太后案上,烛光映照得图案扭曲狰狞。
沈易几乎能感觉到自己背后有股冰冷目光紧紧盯着:
或许太后也在试探,若他敢生歹念,就会当机立断抹除。
他步伐未停,走向外廊,夜色越发幽深。
行到御花园附近,碰巧遇到柳如絮。
她似在等他,目光与他一接触便泄露焦急:“你怎么才出来?太后召你何事?”
沈易略略将方才对话转述,却隐瞒那匣子与血灵芝秘密部分。
他并非故意对柳如絮遮掩,而是担心此事关乎太后机密,稍有不慎牵连甚广。
但柳如絮并未追问,似亦理解宫里波谲云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