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惊潮密叩
温柔大牛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章 惊潮密叩,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温柔大牛牛,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怀王城,天微亮。沈易倚在迎宾馆二楼临窗处,凝望外头灰蒙蒙的晨光。
夜里,他几乎无法入眠:城外有厚重巡逻脚步,走廊也能听见故意的咳嗽声,显然有人值守监控。
他肩头裹着一层新绷带,被血浸透后又干涸,拉扯间疼痛难忍,却只能咬牙忍住。
顾清绮披着一袭浅色外袍,轻手轻脚走到沈易身旁,看见他神色憔悴,忍不住低声道:“沈大人,你伤势到底如何?昨夜你几度闷哼,我都听得心惊。”
沈易勉强展颜:“劳你关心。性命还无虞,只是夜里疼得厉害罢了。咱们最迟今晚得有动作,若再拖一两日,他们可能会在礼官相见时布下陷阱,就算我能撑住伤痛,也怕老兄弟(边关探子)在外等不及。”
顾清绮点头,面露忧虑:“城内此时风声颇紧。昨夜我稍探门房,守卫并不礼貌,只说‘等待府里通知’,分明在将计就计。若想自行出门,恐被拦阻。”
沈易眸色微冷:“既如此,我偏要先发制人。今早若他们不主动安排礼官见面,我便主动去拜会——唇枪舌剑也好,先摸摸虚实。”
顾清绮注视他略显苍白的面容,知他打算逼迫怀王府亮牌,无异于以身涉险,又不得不做。她低声道:“我同你一起去。遇到任何局变,我也能以‘礼部文案’身份替你争取些回旋。”
沈易放眼望向城中高处,那是怀王主府的大楼台所在,灯火尚未熄,似整夜运筹未歇。
“若怀王、赵尚书、副将皆在此城中合流,那才是真正的洪流……我沈易若能逆流而上,便能救国;若错一步,就将万劫不复。”**他内心自语。
同一刻,城外一片林间。柳如絮支好临时篷布,正替那边关探子换药;对方仍昏迷不醒,连喝药都困难。
猎户在林子外围放哨,神色凝重:昨夜农舍遭袭,如今只能在野外勉强藏匿,风险极高。
柳如絮轻拭探子额汗,暗想:若沈易那边能快些搞到怀王谋逆实证,或许我们就能冒险送此探子回京报信……可一来怕城内有伏兵阻碍,二来怕暗勋追来再袭。
猎户折返,语含焦躁:“这边不宜久留,你看上风处火烟好像有人生火,不知是樵夫还是暗勋?”
柳如絮抬眼望去,果见林子深处冒出淡淡烟痕,心中警铃大作:“难保不是对方搜查队。探子这般虚弱,带着他逃跑也困难。”
猎户呼了口气:“若真逼急,我们只能与之死拼。”语调透着孤勇,却也清楚形势严峻。
柳如絮摸了摸探子脉象,微露迟疑:“除非我们先潜入城内与沈易会合,共同策应。不然一两日后暗勋再派人来搜,这里肯定藏不住。”
猎户点头:“可这探子能走动吗?若硬搬他进城,怕路上失血过多……要不我留下守他,你去城里找沈易?”
柳如絮略作沉吟:“也只能如此。你千万小心,那些黑衣杀手手段狠辣。”她手按猎户肩头,神色坚毅:“若我明日未与沈易汇合成功,你再带探子想法离开此处,别给敌人可乘之机。”
一番定计后,柳如絮揣起配刀,收拾行囊,打算夜里寻找城南小门或水道暗处入城,会合沈易。探子能否在猎户保护下安然等候,尚是未知。
次日晌午,沈易和顾清绮在迎宾馆焦急等候,才有下人通报:礼官大人已在厅中候见。二人随即整顿衣装前往正厅。
厅内燃着檀香,氤氲烟雾里,一名身穿紫衫,颌下留着稀疏胡髯的中年男子坐于席案后,神色和气,却隐含不易捉摸的锐利。他起身作揖:“下官姓罗,乃怀王府礼官。不知二位驾临,为何未提前奏报?”
顾清绮施礼回敬:“因京中突发国事,致官方玉符遗失。此乃礼制副册,也请罗礼官亲验。若有出入,我等可与府上共同校对。”
罗礼官接过副册看了几眼,面露微笑:“倒是比较齐全,但某些页签印不全……不过,本官暂不深究,也请二位先安心在迎宾馆歇息。待我禀告王府总管,再决如何配合。”
沈易见对方言辞缓和,却无半点实际进展,知这是对方常见托辞。果然罗礼官说罢便就此起身告辞,不给他提问或辩驳的机会。厅外又有两名壮仆“恰巧”把住门口,做出护送姿态。
送走礼官后,沈易故作随意地向随行仆人打听:“罗礼官文采了得,我久仰其姓‘罗’,不知何许人也?”
那仆人冷面回道:“你问太多,等礼官再次登门,自可详谈。今儿就好好歇着吧。”
沈易呵呵一笑,不再追问,心底却已留意:此人对罗礼官也不熟?或根本不是正牌礼官,只是怀王府精心挑选的假礼官进行拖延?
顾清绮也暗暗思忖:此罗礼官应是怀王心腹,专司演戏。他或许知道赵尚书、副将等人的秘密布局,却不打算多说。
当日傍晚,沈易对顾清绮低声说:“他们既要托辞,不让我自由走动,我便夜里探索此馆与周边巷道。你留在房里,引对方眼线。我若半夜不回,说明有意外……你则想法去礼官处,再逼问。”
顾清绮神色微变:“这般危险?万一你遭遇暗勋围攻?”
沈易把短刀握紧:“我忍痛也得去。若只困在迎宾馆,毫无进展只能坐以待毙。再等怀王布兵完成,就晚矣。”
顾清绮见他语气坚决,轻轻点头:“好。我尽力周旋。你……当心。”
此时的京城,又有新风波——有几名朝臣自称“怀王奏表”上报,说盛典乃弘扬宗室恩德,邀请朝廷派员观礼,完全是忠义之举。有人借机攻击“皇妃”过度猜疑,不该让沈易擅离京城“查无实据”的怀疑。
皇妃听完气极:“怀王府仅送过一次笼统礼帖,却并未主动配合朝廷调查,如今有人还要为他背书!赵尚书余党之流,可见不少。”
柴将军看着满殿乌烟瘴气,也心中焦急:若沈易再无消息,怕朝堂越闹越乱。
正商议间,有暗卫进殿呈上一信:“娘娘,一位不愿署名的官员投递,言赵尚书已在怀王府城出现。”
皇妃拿信一扫,更添怒意:“果然!此贼果真投怀王。看样子盛典之日,他们要里应外合。”
柴将军问:“要不要公开赵尚书叛逃消息,搜抄其家?”
皇妃忍住冲动:“暂不公开。我们还缺怀王谋逆铁证,否则赵党会说我们诬陷。一切静候沈易线吧。但军备必须再加急——若真开战,也要先行防御。”
夜深,迎宾馆烛火半灭。守卫们习惯了沈易不出门,稍有松懈。沈易摸黑穿过后院檐廊,小心避开那两名瞌睡侍卫,翻墙而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