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尼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三回 太乙真人收石矶(下),戏说封神榜,阿尼头,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话说太乙真人不紧不慢地对石矶娘娘说道:“石矶啊,你老说自己道德高尚。可别忘了,你是截教的,我是阐教的。咱们这一千五百年,都没能斩却三尸,犯了杀戒,所以才降生人间,经历这征伐杀戮,来完成这劫数。现在成汤的气数已尽,该灭亡了,周室马上就要兴起。玉虚宫要封神,大家都得在这过程中享受人间富贵。当初三教一起签署了‘封神榜’,我师父就命令我教下的徒弟们降生人间,辅佐明君。哪吒可是灵珠子转世,是要辅佐姜子牙去灭掉成汤的,他奉的可是元始掌教的符命。就算他不小心伤了你的徒弟,那也是天数注定。你还说什么包罗万象、迟早飞升。像你们这样无忧无虑、无辱无荣的,正适合好好修行,为啥这么容易就动怒,把自己高雅的修行之道都给破坏了呢?”
石矶娘娘闻听此言,心中那股无名之火瞬间如同火山喷发一般,“噌”地一下就熊熊燃烧起来。她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愤怒,柳眉倒竖,美目圆睁,怒声呵斥道:“道本同源,何来高低贵贱之分?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而对面的太乙真人却只是微微一笑,云淡风轻地说道:“话虽如此,然道虽相通,但其阐释与领悟方式却是千差万别。今日既然有缘在此相遇,不妨让贫道为你详细解说一番。”说着,他轻轻捋了捋胡须,缓声道:“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天地之间自有其运行规律。而我辈修仙者,便是要通过日夜修炼,汲取日月精华,方能炼成那珍贵无比的金英。此乃修道之基,亦是成就大道的关键所在。再者,一颗灵珠,若能通透无瑕,光芒四射,照亮整个房室,方显其灵性非凡。拥有如此宝物之人,必能洞察世间万物,明悟大道真谛。至于这摆动乾坤之说嘛,则需参透天地间阴阳变化、五行生克之道。只有掌握了这些奥妙,才能随心所欲地运用道法,施展神通,改变乾坤局势。最后说到这躲避转移、生死成败之事,更是需要我们对道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精准的把握。在面对生死考验之时,唯有凭借着深厚的修为和机敏的应变能力,方可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最终修成正果,得证大道。”
且说那逍遥四海之人,所过之处皆留下神秘踪迹,最终归来时竟于三清之地立下赫赫威名。其身形如电,直直冲上五层云霄之路亦是稳稳当当,毫无半分摇晃。就在此时,天空之中祥云朵朵,紫气东来,鸾凤和鸣,朱鹤翩翩起舞,仿若前来恭迎这位绝世高人一般。
而另一边厢,石矶娘娘闻得此语之后,顿时怒不可遏,只见她那张俏脸瞬间涨得通红,犹如熟透的苹果一般。未等旁人反应过来,她便已二话不说地抄起手中宝剑,裹挟着凌厉剑气,径直朝着太乙真人猛力砍去。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攻势,太乙真人却是不慌不忙,脚下轻移,只是微微一侧身,便轻而易举地躲过了这致命一击。紧接着,他一个闪身,迅速退回洞中。进洞之后,他先是从兵器架上取了一把寒光闪闪的宝剑握于手中,而后又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一件威力惊人的宝贝悄悄揣入怀中。做完这些准备工作后,太乙真人才心满意足地走出洞口。
站定身形之后,太乙真人面朝东方昆仑山方向恭敬地拜了三拜,口中念念有词道:“弟子今日在此遭遇强敌,恐不得不大开杀戒,还望祖师爷庇佑!”言罢,他猛地抬起头来,眼中精光四射,死死盯着对面虎视眈眈的石矶娘娘,周身气势陡然暴涨,一场惊世大战眼看就要爆发……
拜完之后,只见太乙真人身姿挺拔地从洞中缓缓走出,他目光如炬,直直地指向石矶娘娘,口中厉声道:“哼!你这妖孽,根基如此浅薄,道行亦是飘忽不定,竟然还胆敢在此处我这干元山上放肆撒野!简直不知天高地厚!”
面对太乙真人的斥责,那石矶娘娘岂会轻易善罢甘休?只见她柳眉倒竖,美眸圆睁,怒喝一声后,手中长剑再次猛然挥出,带着凌厉的剑气朝着太乙真人狠狠砍去。
然而,太乙真人却只是云淡风轻地微微一笑,他手持宝剑,看似随意地轻轻一架,便轻而易举地化解了石矶娘娘这凶猛一击。与此同时,他口中念念有词:“善哉!善哉!莫要再造杀孽啊!”
话说这石矶娘娘原本乃是一块顽固不化的石头历经千辛万苦方才修炼成精。在漫长的岁月里,她不断汲取着天地之间的灵气,尽情沐浴着日月之华光,苦苦修炼已有数千载之久。只可惜,即便如此,她依旧未能修成正果,距离得道成仙始终还差那么临门一脚。
如今,恰逢这一场惊天动地的大劫降临,石矶娘娘深知自己此番恐怕难以保住原本的容貌和形态。于是乎,走投无路之下,她只得冒险闯入这干元山之中。一来,或许真是她命中气数已然耗尽;二来嘛,则是因为哪吒命中注定当在此地初露锋芒、大放异彩。而所有这一切,皆是冥冥之中上天所安排好的定数,无论是谁都无法逃避或更改。
石矶娘娘和太乙真人你来我往,斗了好几个回合。两剑相交,没打几下,石矶娘娘就把八卦龙须帕扔到空中,想给太乙真人来个措手不及。太乙真人笑着说:“邪不压正,就你这点小把戏,还想伤我?”说完,嘴里念念有词,伸手一指:“还不下来,等啥呢!”嘿,那八卦帕就乖乖地落了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