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尼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章 商容九间殿死节(中),戏说封神榜,阿尼头,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且说殷、雷二将雄赳赳气昂昂地进了寿仙宫,跟纣王回旨。纣王那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坐在龙椅上,不耐烦地一挥手,冷冰冰地说:“既然抓住了那两个逆子,就别带过来见我了,麻溜儿地在午门给我斩首正法,等收了尸埋了,再回来复旨。”
殷破败一听,心里“咯噔”一下,赶忙上前奏道:“陛下,臣还没得到您明确的行刑旨意,这要是贸然处决了,万一出啥岔子,臣可担不起这责任啊!”
纣王一听,火冒三丈,抓起御笔,“刷刷”两下写下“行刑”二字,狠狠扔给他们。殷、雷二将战战兢兢地捧起旨意,跟兔子似的,快速蹿出了午门。
这一幕,正巧被黄飞虎瞅见,他气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怒火“噌”地一下从心头蹿起,怒气跟开闸的洪水似的向胆边涌来。只见他一个箭步冲到午门正中间,张开双臂,像一座大山似的拦住二将,扯开嗓子大声叫道:“殷破败!雷开!恭喜你们啊,擒住太子这功劳可大了去了,接下来再把殿下一杀,爵位肯定跑不了!不过你们可得悠着点儿,这官当得太高,风险也大,小心哪天飞得高摔得惨,把自己小命都搭进去!”
殷、雷二将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嗓子吼得一愣神,还没来得及张嘴回话,就见一员官,正是上大夫赵启,跟一阵旋风似的冲了过来,二话不说,劈手一把,将殷破败捧着的行刑旨意夺过来,“刺啦”一声扯得粉碎,然后瞪着眼睛,厉声大叫:“这昏君太无道了,你们这些家伙还跟着助纣为虐!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捧着这旨意擅自杀东宫太子!又有谁敢拿着宝剑胡乱斩储君!瞅瞅现在这朝纲,乱得跟一锅粥似的,常法全变了,礼义也都没影了!各位老殿下,诸位大臣,午门这儿可不是议论国事的地儿,咱们一起到大殿去,敲响那钟鼓,请天子临朝,都得鼓足勇气冒犯龙颜,直言劝谏,把咱国家的根本问题给解决喽。”
殷、雷二将瞧着众官这情绪跟火山爆发似的激变,一个个都不按朝仪出牌了,吓得目瞪口呆,站在那儿手足无措,完全不知道该咋办。
黄飞虎多机灵啊,他眼瞅着形势不妙,又赶紧命令黄明、周纪等四将,神色严肃地说:“你们给我守住殿下,千万别让他们暗中被害了。”这边八个奉御官早就把二位殿下绑得结结实实,就等着行刑的旨意呢,谁知道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众官这一阻拦,事儿就僵住了。这事儿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众官跟商量好了似的,一窝蜂地涌上大殿,七手八脚地敲响钟鼓,请天子登殿。纣王正在寿仙宫里头,悠闲地喝着小酒呢,突然听见这钟鼓的轰鸣声,皱了皱眉头,正要派人出去传问,就见奉御官一溜小跑进来上奏:“陛下,满朝文武都在大殿那儿请您登殿呢。”
纣王扭头看了看妲己,撇了撇嘴,一脸嫌弃地说:“这能有啥别的事儿,肯定是因为那两个逆子,百官想来保奏。你说这事儿咋处理?”
妲己眼珠子一转,凑到纣王耳边,轻声细语却又透着股狠劲儿地说:“陛下,您传出旨意:今天就把殿下给斩了,让百官明天上朝。一方面赶紧传旨,一方面催殷破败快点回旨,别磨蹭。”
奉御官领了旨意,出去扯着嗓子宣读,百官们都仰着头,竖起耳朵听皇上的话:
“诏书说:君主召唤,不等车驾备好就应去;君主赐死,不敢偷生。这可是万古不变的大法,就算天子您,也不能随意改变这事儿的轻重。如今逆子殷郊,帮着恶人殷洪,干的那叫什么事儿啊,灭绝人伦,藐视国法,肆意胡为,一点儿法度都不遵守,拿着剑就进宫,擅自杀了逆贼姜环,还企图没有证据;又拿着剑敢杀命官,甚至想要弑父。这简直违背了所有的道理和常理,儿子的道义全没了。现在在午门被擒获,必须以正祖宗的法规。你们可别帮着叛逆,庇护恶人,都给我听清楚了。要是有国家政事,等明天临殿商议处理。所以特此下诏告知,想必都应该知道。”
奉御官读完诏书,百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无可奈何,议论纷纷却又没个结果,可谁也不敢散去。他们压根儿不知道,行刑的旨意这时候已经出了午门了。这事儿,咱们还是暂且不说。
嘿,咱这事儿可就玄乎了!您说这上天吧,就好像一个超级神秘的幕后大导演,啥事儿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兴衰成败,早就在它的小本本上写好了。这二位殿下呢,也是有“编制”的人,在那“封神榜”上早就挂了名,命中注定不该这么早就领盒饭,所以啊,这故事可就有了转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