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尼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四回 渭水文王聘子牙(上),戏说封神榜,阿尼头,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咱再来说说姜子牙。三更时分,他披头散发,手持宝剑,脚踏罡步,嘴里念念有词,掐诀结印,认认真真地为武吉厌星。
第二天一大早,武吉就跑来见姜子牙,恭恭敬敬地喊了声:“师父。”然后规规矩矩地行了个大礼。
姜子牙说:“你既然拜我为师,以后就得听我的话。打柴这活儿,可不能干一辈子。你以后早上起来挑柴去卖,中午就回来,我教你兵法。你知道不,现在纣王昏庸无道,天下都有四百镇诸侯造反啦。”
武吉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奇地问:“老师父,都有哪四百镇诸侯反啦?”
姜子牙说:“东伯侯姜文焕反了,带着四十万大军,在游魂关打得那叫一个热闹;南伯侯鄂顺也反了,领着三十万人马,攻打三山关呢。我前几天夜观天象,发现西岐过不了多久就要兵荒马乱啦。这可是个大展身手的好时机,你可得用心学艺,要是能立下战功,入朝为官,那可就成了天子的臣子,可比打柴强多了。老话说得好:‘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还有‘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你拜我为师,可不能白拜。”
武吉听了师父的话,那叫一个热血沸腾,从此早晚用心,紧紧跟着姜子牙,刻苦学习武艺,钻研六韬兵法。
时间过得飞快,有一天,散宜生突然想起武吉的事儿,这都过去半年了,武吉还没回来领罪呢。散宜生赶忙进宫去见文王,启奏道:“大王,武吉打死王相那事儿,臣看他有老母亲在家,没人照顾,就奏请您放他回家,让他把母亲的棺木、日常开销啥的都安排好就回来领罪。可谁能想到,这小子居然敢欺骗国法,都半年过去了,还不见人影,肯定是个狡猾的家伙。大王您可以推演先天数,看看这到底是咋回事。”
文王说:“行。”说完,就拿起金钱,开始占卜吉凶。算完之后,文王点了点头,叹了口气说:“武吉这孩子,也不是那种狡猾的人。他是害怕刑罚,自己跳进万丈深潭,已经死啦。按道理说,他这也不算斗殴杀人,只是误伤百姓,罪不该死。可他却因为害怕法律丢了性命,真是可怜呐!”文王叹息了好一会儿,君臣这才各自退下。
这日子过得可真快,就像弹一下手指,光阴就飞逝而去,岁月也像流水一样匆匆。有一天,文王和文武大臣们闲得没事儿,看着外面春天温和,景色明媚,柳树舒展着嫩绿的枝条,花朵竞相开放,桃花、李花争奇斗艳,正是大好春光。
文王兴致勃勃地说:“这三春景色如此繁华,万物生机勃勃,我心情也格外舒畅。我打算和诸位儿子、众爱卿一起去南郊踏青,享受享受这山水之乐,就当是效仿古人寻芳的雅趣啦。”
散宜生赶紧上前启奏说:“主公,昔日咱们建造灵台的时候,您夜里梦到飞熊,这可是预示着西岐要得到栋梁之才,会有贤能的人来辅佐您。况且如今春光正好,花柳争艳,咱们去南郊,一来可以游玩赏景,二来还能在山泽之中寻访那些隐居的贤才。臣等愿意跟随,让南宫适、辛甲保驾,这也正符合尧舜与民同乐的意思呢。”
文王听了,高兴得不得了,随即传旨:“明天一早,咱们就去南郊游玩行乐。”
第二天,南宫适带着五百名家将来到南郊,布置好了一个围场。众武士手持兵器,威风凛凛。文王出城,来到南郊,眼前的春光景致那叫一个美:
和风轻轻吹拂,百花争奇斗艳:桃花红得像火一样热烈,柳芽嫩得如同金子般耀眼。新芽刚刚从土里冒出来,百草已经排列出崭新的嫩芽。芳草连绵,就像铺了一层锦绣,娇艳的花朵袅袅婷婷,与春风相互媲美。树林里传来清脆的鸟鸣,树林外有朦胧的烟雾笼罩,如梦如幻。听那黄鹂、杜宇欢快地啼叫,仿佛在呼唤春天归来;到处都是游玩的人,尽情地寻欢作乐。柳絮飘飞,花瓣飘落,缓缓归来的船只,又为水面增添了几分诗意。还能看见几个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牛背上,吹着短笛;几个农夫在田里忙着锄地;几个采桑女拎着桑篮,轻快地走着;几个采茶人唱着歌,把茶叶放入茶筐。一段青色,一段红色,尽显春光的富贵;一园鲜花,一园柳树,花柳相互争妍。这无限的春光真是看也看不完,溪边还有春水,鸳鸯在水中嬉戏。
人人都贪恋这三月的春天,留恋这美好的春光,不知不觉就动了心。劝大家可千万别错过这三春美景,毕竟一寸光阴一寸金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