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尼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一回 羑里城囚西伯侯(上),戏说封神榜,阿尼头,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黄飞虎又上奏:“陛下呀,姜桓楚、鄂崇禹都是有名望的大臣,向来没犯过错;姬昌更是个有良心的君子,还擅长算卦。他们可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现在一下子无罪被杀,天下的臣子们能服气吗?况且三路诸侯手下都有几十万披甲士兵,精兵猛将一大堆。要是他们的臣民知道自己的君主死得冤枉,怎么能忍心呢?万一他们心思一动,那战争可就来了,四方的老百姓可就遭殃了。再说了,太师还在远征北海呢,现在国内又挑起这祸端,国家还能安稳吗?陛下您就开恩,赦免他们吧,这可是国家的幸运啊!”
纣王听了这么多人上奏,又见七王极力劝谏,就说:“姬昌嘛,朕也听说他忠诚善良,这次不应该随声附和,本来应该重重处罚。但看在诸位爱卿的面子上,就赦免他吧。不过,要是他日后回国有啥变故,你们可别想推卸责任。姜桓楚、鄂崇禹谋逆,不可赦免,赶快执行刑罚!你们别再上奏了。”旨意传出:“赦免姬昌。”天子命令奉御官:“赶快催促行刑,把姜桓楚、鄂祟禹依法处置。”
纣王皱着眉头,不耐烦地说:“你们又搞什么名堂?有啥奏章快说。”
杨任挺直腰板,不卑不亢地上奏:“陛下,这四位大臣虽说被定了罪,但上天赦免姬昌,那可是因为七位大王一心为国家、为贤良据理力争啊。姜桓楚和鄂崇禹可都是咱国家的顶梁柱大臣。姜桓楚身负重任,功劳那是杠杠的,平日里规规矩矩,从来没有干过啥缺德事儿,说他谋逆,根本就没有证据,咋能随便给他定罪呢。鄂崇禹性格直爽,那是一点都不藏着掖着,直言劝谏陛下,句句属实,没有半点虚假。臣听说,君主贤明,臣子自然正直。敢于直言君主过错的,那是忠臣;只会阿谀奉承、迎合君主的,那是佞臣。臣等眼睁睁看着国家如今这艰难的局面,实在是忍不住,不得不反复进言。陛下,您就可怜可怜这二位大臣,他们实在是无辜啊,赦免他们,让他们回自己的国家,这样各地也能太平,君臣都能在如尧天般的盛世里快快乐乐,万民在您的德化之下欢歌,臣民也会念叨陛下您宽容大度,像流水一样接纳劝谏,这样也不辜负臣子们一心为国为民的心意啊。臣等对陛下的感激,那真是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纣王一听,气得脸都扭曲了,暴跳如雷地吼道:“你们这群乱臣贼子,分明就是造反!还花言巧语哄我。姜桓楚意图弑君,就是把他剁成肉酱,都不足以抵消他的罪行。鄂崇禹公然诽谤君主,斩首那都是便宜他了。你们这帮大臣,强行劝谏,结党营私,欺骗君主,简直就是在污蔑法律纲纪。要是再有谁敢阻拦行刑、进言,就和这两个逆臣同罪论处!” 说完,立马传旨:“别磨蹭,赶快执行刑罚!”
杨任等人一看天子发这么大的火,一个个都吓得不敢吭声。唉,也该着这二位大臣命不好,旨意一下,鄂崇禹就被拉去砍了头,姜桓楚更惨,手脚被巨大的钉子钉住,然后被乱刀剁碎,这刑罚叫醢尸。监斩官鲁雄处理完事儿,回去向纣王复旨,纣王这才消了点气,乘车回宫。
姬昌赶忙拜谢七位殿下,哭得那叫一个伤心,边哭边说:“姜桓楚就这么无辜惨死,鄂崇禹忠心劝谏,却丢了性命,东南两地,从这以后,怕是再也没有安宁的日子喽!”
众人听了,也都跟着凄惨地流下眼泪,纷纷说道:“先把二位侯爷的尸体收了,浅浅埋在土里,等以后事情平定了,再做处理吧。”
这事儿啊,就像诗里写的那样:
忠心的劝告白白有劝谏的名声,触犯逆鳞难以冒犯不要轻易去碰。姜桓楚被剁成肉酱身体遭遇悲惨;鄂崇禹在服甸丧命。两国的君臣白白盼望;七年在羑里委屈地保持孤贞。上天有意倾覆这个国家,致使纷纷祸乱产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