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一回 鲁小姐制义难新郎 杨司训相府荐贤上,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蘧公孙入赘到鲁府后,看到鲁小姐容貌十分美丽,心中早已沉醉。然而,他还不知道鲁小姐不仅长相出众,更是一位才女,而且她这个才女与寻常才女又有所不同。鲁编修因为没有儿子,便把女儿当作儿子来培养。鲁小姐五六岁时,就请了先生启蒙,读的是《四书》《五经》;十一二岁时开始学习讲书、读文章,先把一部王守溪的文稿读得滚瓜烂熟。先生教导她做“破题”“破承”“起讲”“题比”“中比”等,完成一篇完整的八股文。鲁编修给先生的学费丰厚,先生督促鲁小姐学习时,如同对待男子一般严格。

鲁小姐天资聪慧,记忆力又好。到现在,王鏊、唐顺之、瞿景淳、薛方山等大家的文章,历年的科举程文,以及各省学政的考卷,她肚子里记着三千多篇。她自己写出来的文章,说理真切,笔法老练,辞藻华丽,文采斐然。鲁编修常常感叹道:“假如这是个儿子,考几十个进士、状元都不在话下!”平日里没事的时候,鲁编修就和女儿谈论:“八股文章要是做得好,随便你写什么,要诗能作诗,要赋能写赋,都能做到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十分出色。要是八股文章不讲究,任凭你做出什么东西来,都是不入流的野狐禅、邪魔外道!”

鲁小姐听从父亲的教导,在梳妆台前、刺绣床边,摆满了一部又一部的文章,每天用朱笔和黄笔仔细批注,蝇头小字密密麻麻。别人送来的诗词歌赋,她连正眼都不看一下。家里虽然有几本像《千家诗》《解学士诗》,以及东坡、小妹诗话之类的书,她却把这些书给伴读的侍女采苹、双红她们看;闲暇的时候,也教她们作几句诗,当作消遣娱乐。

这次招赘蘧公孙进门,鲁家觉得两家门户相当,蘧公孙的才貌也和鲁小姐般配,真可谓是“才子佳人,一双两好”。鲁家人料想蘧公孙的科举学业已经有成,不久之后就能成为少年进士。然而,蘧公孙入赘十多天了,香房里满架子都是文章,他却完全不在意。鲁小姐心里想:“这些文章他自然都是烂熟于胸的了。”又怀疑道:“他因为新婚燕尔,正贪恋着欢乐,还没顾得上考虑这些事情。”

又过了几天,蘧公孙参加宴会回来,袖子里揣着一本诗集,在灯下吟诵,还拉着鲁小姐并坐一起看。鲁小姐此时还害羞,不好意思问他,只能勉强陪着看了一个时辰,然后两人各自睡下。第二天,鲁小姐忍不住了,知道蘧公孙坐在前面的书房里,就拿了一张红纸,写下一行题目,是“身修而后家齐”,叫来采苹,说道:“你把这个送给姑爷,就说是老爷要请教一篇文章。”蘧公孙接过题目,付之一笑,回复说:“我对写八股文这件事不太在行。况且我到府上还不到一个月,想做两件高雅的事,这种俗气的事,我还不耐烦去做呢!”蘧公孙心里以为对才女说这样的话,是极其高雅的,却没想到正好犯了鲁小姐的忌讳。

当晚,养娘走进房间看望鲁小姐,只见她愁眉苦脸,泪眼汪汪,长吁短叹。养娘问道:“小姐,你刚新婚,招赘了这么好的姑爷,有什么心事,才会做出这样的样子?”鲁小姐把白天的事情告诉了养娘,说道:“我原本以为他科举学业已成,不久就是举人、进士了,没想到是这样的情形,这岂不是误了我终身?”养娘劝了她一会儿。蘧公孙走进房间,鲁小姐对他的神色就有些不好了,蘧公孙自己也知道惭愧,两人彼此也不方便明说。从这以后,两人之间气氛有些不和谐,鲁小姐心里烦闷,但是只要一提到科举学业的事,蘧公孙总是不回应,要是劝得紧了,他反而说鲁小姐俗气。鲁小姐心里越发烦闷,整天眉头紧皱,不展笑颜。

鲁夫人知道了这件事,过来劝女儿说:“我的儿,你不要这么固执。我看新姑爷的人品才华已经十分出众了,况且你爹原本就欣赏他是个少年名士。”鲁小姐说:“母亲,从古到今,什么时候见过不会中进士的人能被叫做名士的?”说着,她更加恼怒起来。鲁夫人和养娘说:“这是你的终身大事,不要太着急。况且现在两家都家境鼎盛,就算姑爷不中进士、不做官,难道这一生还会缺了你用的东西?”鲁小姐说:“‘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依孩儿的意思,还是自己挣来的功名好,靠着祖辈、父辈,只能算没出息!”鲁夫人说:“话虽如此,也只好慢慢劝他,这是急不得的。”养娘说:“要是姑爷真的不能中举,将来你生下小公子,从小就按照你的教导来培养,不要学他父亲。家里有你这么好的先生,还怕教不出个状元来?到时候肯定能为你争口气,你这封诰命夫人的头衔也是稳稳的。”说着,养娘和鲁夫人一起笑了起来。鲁小姐叹了口气,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后来鲁编修听到了这些话,也出了两个题目来请教蘧公孙,蘧公孙勉强写成文章。鲁编修看了之后,发现文章里都是些诗词上的话,还有两句像《离骚》里的,又有两句像是诸子书籍里的,不是正统的八股文,因此心里也很郁闷,却又说不出来。不过全亏鲁夫人疼爱这个女婿,把他当作心头肉一般。

不知不觉,残冬过去,新年正月到来。蘧公孙回家给祖父、母亲拜年之后回来。正月十二日,娄府的两公子请蘧公孙吃春酒。蘧公孙到了之后,两公子把他接到书房里坐下,询问了蘧太守在家的安好情况,说道:“今天也没有别的客人,因为是节日,约贤侄过来,一起吃顿家宴,喝几杯酒。”

刚刚坐下,看门人进来禀报:“看坟的邹吉甫来了。”两公子自从去年年底为蘧公孙的婚事忙了一个多月,又忙着过年,把寻找杨执中的事情已经忘到九霄云外了。现在看到邹吉甫来了,又忽然想起来,便叫请他进来。

两公子和蘧公孙都走到厅上,看到邹吉甫头上戴着新毡帽,身穿一件青布厚棉道袍,脚下穿着暖鞋。他的儿子邹二手里拿着一个布口袋,里面装了许多炒米、豆腐干,走进来放下。两公子和他施礼,说道:“吉甫,你自己空着手来走走就好了,为什么还带了礼物来?我们又不好意思不收你的。”邹吉甫说:“二位少老爷说这样的笑话,不是要羞死我吗?这都是乡下的东西,带来给老爷们赏人。”两公子吩咐把礼物收进去,让邹二哥在外边坐,将邹吉甫让进书房里。

邹吉甫问候之后,知道了蘧公孙的身份,又询问了蘧姑老爷的安好情况,接着说道:“还是那年我家太老爷下葬的时候,见过姑老爷,整整二十七年了,我们怎么能不老呢!姑老爷的胡子都全白了吗?”蘧公孙说:“全白了三四年了。”邹吉甫不肯坐在蘧公孙的上座,三公子说:“他是我们的表侄,你老人家年纪大了,就老实坐下吧。”邹吉甫听从了吩咐坐下。

大家先吃过饭,又重新摆下碟子,斟上酒。两公子说起两次拜访杨执中的事情,从头到尾,详细地说了一遍。邹吉甫说:“他自然不知道这些事。这是因为我这几个月住在东庄,没有到新市镇去,所以这些话没有人告诉杨先生。杨先生是个极其忠厚的人,怎么会装作有架子故意躲着不见呢?他又是个很愿意与人交往的人,要是知道二位少老爷去拜访他,肯定巴不得连夜来见面呢!明天我回去告诉他,和他一起来见二位少老爷。”四公子说:“你先住过了灯节,到十五日那天,和我这表侄一起到街坊上去看看灯,干脆到十七八号的时候,我们雇一只船,和你一起到杨先生家去。还是我们先去拜访他比较好。”邹吉甫说:“这样更好了。”

当天晚上吃完酒,两公子送蘧公孙回鲁宅,然后留邹吉甫在书房休息住宿。

第二天是试灯的日子,娄府正厅上悬挂着一对大珠灯,这对灯是武英殿的物件,是宪宗皇帝御赐的。灯是内府制造的,制作十分精巧。邹吉甫叫他的儿子邹二来看灯,也让他见识一下这等稀罕物。到了十四日,邹吉甫先打发邹二下乡去,说道:“我过了灯节,要和老爷们到新市镇去,顺便到你姐姐家,要到二十多号才回家。你先回去吧。”邹二答应着走了。

到了十五晚上,蘧公孙正在鲁宅和夫人、小姐一起吃家宴。家宴结束后,娄府派人来请蘧公孙去吃酒,大家一起在街上游玩。湖州府太守衙门前扎着一座鳖山灯,十分壮观。其余各个庙宇,都有社火表演,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家家户户的男女老少都出来看灯赏月,真可谓是夜不闭户,尽情狂欢,一直闹到半夜才结束。

第二天早上,邹吉甫向两公子说,要先到新市镇女儿家去,约定两公子十八日下乡,一起到杨家去。两公子答应了,送他出门。邹吉甫搭了个便船到新市镇。女儿出来迎接,新年给父亲磕了头,然后收拾酒饭吃了。

到了十八日,邹吉甫要先到杨家去等两公子。他心里想:杨先生是个非常穷困的人,公子们来了,他拿什么来招待呢?于是向女儿要了一只鸡,又拿了些钱到镇上买了三斤一方肉,还打了一瓶酒,以及一些蔬菜之类的东西。他向邻居家借了一只小船,把这些酒、鸡、肉等都放在船舱里,自己划船来到杨家门口,把船停泊在岸边,然后上岸敲开了门。

杨执中出来,手里捧着一个炉子,拿着一方帕子,正在用力地擦拭。看到是邹吉甫,他放下炉子作揖行礼。两人相互问候了节日安好,邹吉甫把那些东西搬了进来。杨执中看到这些,吓了一跳,说道:“哎哟!邹老爹,你为什么带这些酒肉来?我从前麻烦你破费的还少吗!你怎么又这么重感情!”邹吉甫说:“老先生,你先把这些收进去。我今天虽然带的只是些乡下的普通东西,但不是为了你,而是要在你这里等两位贵人。你先把这鸡和肉拿去和你太太说,把它们整治好了,我再和你说这两个人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修仙:挂我开,副作用你扛

陆贰八

七零:辣妻随军,冷面糙汉不经撩

黑醋汁

甜撩心宠

冷亦蓝

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

家里蹲得住

合欢宗极品鼎炉,开局被圣女俘虏

国士无双

斩神:当恶女成为腾蛇代理人

妮妮铁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