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四回 释番将刘豫降金 献玉玺邦昌拜相,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张所得知消息,立刻写好奏章。正要派人进京奏明此事,忽闻圣旨到。张所接旨宣读,原来是命他防守黄河,加封岳飞为都统制。张所谢恩后,将刘豫降金、岳飞立功的奏章交给钦差带回京城,随后命岳飞领军前行,一同驻守黄河。

且说粘罕在青龙山被岳飞打得大败,领着残兵败将,一路逃回河间府,来见兀术。兀术见他灰头土脸的模样,忍不住质问道:“王兄,你手握十万大军,怎么反倒败在宋军手里?” 粘罕心有余悸地说道:“有个叫岳飞的南朝将领,实在是厉害!” 接着,他便把岳飞单枪匹马踹营,以及宋军设下的火攻、水攻埋伏等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兀术皱着眉头,满脸怀疑:“我从未听说过中原冒出这么号人物,难不成真有这么神?” 粘罕急得直跺脚:“若不是铜先文郎替我,我这条命早就丢在夹山道上了!” 兀术听了,怒不可遏,一拍桌子吼道:“王兄莫急!待我亲自领兵出征,渡过黄河,生擒岳飞,为你报仇!我还要直捣金陵,踏平宋朝,出这口恶气!”

就在兀术怒火冲天,发誓要找岳飞算账时,有金兵前来禀报:“铜先文郎求见,等候军令。” 兀术一愣,转头问粘罕:“王兄不是说他被南朝人抓走了,怎么又回来了?” 随即下令让铜先文郎进帐。

原来,铜先文郎和刘豫抄小路辗转回到了金营。进营前,铜先文郎对刘豫说:“元帅且在营门外稍等,我先进去禀报,再请您进来。” 刘豫连忙拱手:“一切仰仗将军!” 铜先文郎进了大营,直奔兀术的营帐,“扑通” 一声跪下磕头。

兀术满脸疑惑:“你是怎么从南朝人手里逃回来的?” 铜先文郎便把刘豫投降的事详细说了一遍。兀术听了,满脸不屑:“这种奸臣留着有什么用,拉出去砍了!” 一旁的哈迷蚩赶忙劝阻:“狼主且慢!不如先宣他进来,封个王位,把他安置在此,日后定有用处。” 兀术觉得有理,便命平章传刘豫进帐,封他为鲁王,让他镇守山东一带。刘豫美滋滋地谢恩,暂且按下不表。

另一边,张所元帅率领大军抵达黄河,立即分派各路节度使坚守各处要地。岳飞和吉青则在黄河北岸扎下营寨,严防死守。张所自己则亲率主力,准备攻打汴京。

张邦昌得知张所大军压境,眼珠子一转,跑到分宫楼前拜见太后,假惺惺地启奏道:“启禀娘娘,兀术的金兵马上就要打到汴京了。如今康王九殿下在金陵即位,臣想护送娘娘前往金陵。还请娘娘把玉玺交给臣,臣好献给康王,以保大宋江山。” 太后一听,泪流满面:“如今皇上生死未卜,留着玉玺又有何用,就交给你吧。” 就这样,张邦昌骗到玉玺,回家收拾金银财宝,带着家眷一溜烟儿往金陵去了。

张所元帅兵临汴梁城下,守城的军士开城投降。张所进城后,先向太后请安。太后便把张邦昌骗走玉玺、不知去向的事说了。张所赶忙奏道:“娘娘放心,臣已派兵严守四方,量他插翅难飞。臣这就派人去追查,一有消息立刻禀报。” 随后,张所告辞出宫,调兵遣将,严守汴梁。

张邦昌到了金陵,安置好家眷后,便来到午门,对黄门官说:“我张邦昌前来献玉玺,请代为禀报皇上。” 黄门官将此事奏明高宗。高宗问众大臣:“这张邦昌来了,众卿有何看法?” 李太师进奏道:“张邦昌献玉玺有功,可封他为右丞相。但此人居心叵测,皇上只需疏远他,便能让他无法专权。” 高宗点头称是:“宣他上殿。”

张邦昌上殿后,趴在地上磕头。高宗说道:“既往不咎,今念你献玉玺有功,封你为右丞相。” 张邦昌谢恩退下。第二天,他又上殿奏道:“臣听闻兀术再次进犯中原,岳飞在青龙山一战,杀得金兵丢盔弃甲。若没有岳飞,中原恐怕难保,此人真是国家栋梁!如今他只任都统,实在屈才。依臣之见,应召他回京,拜为元帅,起兵扫北,迎回二帝,如此天下幸甚!” 高宗心里犯嘀咕:“你说的倒好听,我偏不听你的。” 嘴上只道:“卿家不必多言,朕自有主张。” 张邦昌碰了一鼻子灰,怏怏退下。

回到家中,张邦昌越想越气:“我这丞相当得毫无实权,这样下去可不行。” 正发愁时,侍女荷香端茶进来。张邦昌见她容貌清秀,顿时计上心来:“不如认她做女儿,送进宫去。若她能得皇上宠爱,我再设法让皇上沉迷酒色、不理朝政,到时候大宋江山不就唾手可得了?” 他跟荷香一说,荷香竟也答应了。

第二天,张邦昌精心打扮荷香,用车子将她送到午门,自己进朝奏道:“臣有小女荷香,愿献给皇上,侍奉圣驾,现在午门等候圣旨。” 年轻的高宗一听,立刻传旨宣召。荷香进殿后,拜伏在地,娇声唤着 “万岁”。高宗见她模样可人,十分欢喜,命太监将她送进宫去。李纲出班奏道:“请皇上将她安置在西宫。” 张邦昌又趁机奏请:“请皇上降旨,召岳飞回朝,拜为元帅,扫平北方金兵。” 高宗无奈,只好命张邦昌下诏召岳飞。随后,高宗回宫与荷香厮守,暂且不提。

张邦昌把圣旨往家里一放,根本不派人去召岳飞。他掐着黄河往返的日子,到了时间才去复旨:“启禀皇上,岳飞说金兵犯界,黄河防线至关重要,‘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所以不肯奉诏回京。” 高宗听了,也没太在意:“不来就不来吧。”

且说李太师在家中,和夫人说起张邦昌献女一事。夫人一语道破:“他就是想争权,才出此下策。” 李太师点头:“夫人所言极是,我往后定要多加留心。” 正说着,忽见屋檐下站着一个人。李太师喝问道:“你是何人?” 那人赶忙过来跪下,说道:“小人张保。” 李太师一拍脑袋:“差点把你忘了!只是国事繁忙,一直没顾上。罢了,你去拿纸笔来。”

张保取来文房四宝,李太师写了一封信,封好后说:“我推荐你去岳统制那里做家丁,你可要好好伺候岳将军!” 张保一听,直摇头:“我不去!都说‘宰相家人七品官’,我干嘛要去投岳统制?” 李太师语重心长道:“岳将军乃人中豪杰,文武双全,跟着他才有出息,你还想跟谁?” 张保想了想:“那我自己去试试,要是不好,我还回来。” 于是,他叩别李太师,回家辞别妻子,背上行李,提着混铁棍,踏上了前往岳飞军营的路。

这一日,张保来到黄河口岳飞营前,对军士说:“劳烦通报,京中李太师派我来下书。” 军士进营禀报,岳飞下令:“让他进来。” 张保进营磕头,呈上书信。岳飞拆开一看,说道:“张管家,你在太师身边前途无量,我这里条件艰苦,怕你受不了。这样,先去小营吃顿饭,我写封回信给太师。”

张保跟着岳飞的家人来到小营,只见营中只有简陋的柏木桌子,用的器具也都是粗笨之物。不一会儿,酒饭端上来,不过是一碗鱼、一碗肉、一碗豆腐、一碗牛肉,配着水白酒和糙米饭。家人招呼道:“张爷请用饭。” 张保皱着眉头:“就拿这种菜招待我?” 家人苦笑道:“今天还是特地为您准备的!我家老爷平日里顿顿吃素,还常常不开心。每次吃饭,老爷都面朝北方站着,眼含泪水说:‘我在这里吃饱喝足,不知二位圣上在金国过得如何!’哪顿饭不是边吃边哭啊!” 张保听了,心中一颤:“好了好了,别说了,我吃饭。” 他一口气吃了十几碗,吃完出来见岳飞。岳飞说:“回信写好了。” 张保却道:“我不走了,太师的吩咐,我不敢违抗。” 岳飞无奈:“既然如此,先在营里住几天再说吧。” 随后,他让张保进营,与吉青见了面。吉青一见,称赞道:“好一条汉子!” 张保就此留在了军营。

再说张邦昌之前献玉玺时,偷偷印了许多假圣旨。这天,他拿着一道假圣旨,来到黄河口召岳飞回京。岳飞出来接旨,打开读完后,说道:“钦差请先行一步,岳飞随后就到。” 钦差告辞而去。岳飞把吉青叫来,郑重说道:“兄弟,为兄奉旨回京,但金兵随时可能渡河,这可不是小事。我有几句要紧话,不知贤弟能否照办?”

岳飞这几句话,究竟说了什么?又会引发怎样的风波?且听下回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修仙:挂我开,副作用你扛

陆贰八

七零:辣妻随军,冷面糙汉不经撩

黑醋汁

甜撩心宠

冷亦蓝

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

家里蹲得住

合欢宗极品鼎炉,开局被圣女俘虏

国士无双

斩神:当恶女成为腾蛇代理人

妮妮铁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