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王僧虔谦辞高位 王俭逝后获荣衔
安可儿妙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4章 王僧虔谦辞高位 王俭逝后获荣衔,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安可儿妙桃,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范缜笑了笑,说:“人生就像花蕊一样,随风飘荡。
有的被风吹进帘子里,落在席子上;
有的却被吹到篱笆外,掉进粪坑里。
殿下您贵为皇族,就像花蕊落在席子上;
我呢,只是个小官,就像花蕊掉进粪坑里。
贵贱虽然不同,但哪有什么因果报应呢?”
子良觉得他说得不太对。
范缜还写了本《灭神论》,书里说神是附在身体上的,身体在,神就在;
身体没了,神也就没了。
子良看了,就让王融去跟范缜说:“你这么有才,还怕得不到中书郎的官职吗?
为啥非要跟大家唱反调,自找麻烦呢?”
范缜听了,哈哈大笑,说:“如果我要靠卖论文来升官,那就算得不到尚书令,至少也能混个仆射当当吧!”
王融听了,也没再说什么,心里却暗暗佩服范缜的骨气和才华。
范云是范缜的族兄。
有一天,萧子良对齐赜说:“皇上,您看能不能让范云去当个郡守呢?”
齐赜一听,眉头就皱起来了,说:“我听说范云那小子爱卖弄小聪明,本来该按法律治治他,就算不治,也得把他远远打发走。”
萧子良一听急了,赶紧说:“皇上,您可别这么说。
我每次犯点小错,范云都是第一个跳出来劝我。
他那些劝谏的信我都留着呢,您可以看看。”
说着,萧子良就从袖子里掏出一沓纸,那是范云写的劝谏信,递给齐赜。
齐赜接过信,一页一页翻着看,足足有一百多页呢。
每句话都写得又直接又诚恳。
齐赜看完,叹了口气说:“哎,没想到范云能这么直言不讳。
我应该让他一直辅助你,怎么能让他去外地当官呢!”
有次太子长懋去东田看收割稻子,对身边的官员们说:“看这稻子割得,也挺有意思的哈。”
大家都跟着点头,没人多说啥。
可范云不一样。
他往前走了一步,大声说:“这春种秋收,可是关系到国家大事和老百姓的生计啊。
希望殿下您能知道种地的辛苦,别光顾着玩儿。”
太子一听,脸色都变了,连忙点头感谢范云。
再说齐赜,他有个爱好,就是特别喜欢打猎射野鸡。
这事儿范云知道了,他又去找萧子良,说:“你得再劝劝皇上,别老想着打猎了。”
萧子良说:“那我怎么说啊?”
范云说:“你别急,我给你写稿子,你照着念就行。”
于是,范云坐下来,磨墨铺纸,开始写劝谏的信。
不一会儿,信就写好了。
范云把信交给萧子良,说:“你拿这个去,保证皇上能听进去。”
范云信的大意是:皇帝频繁外出巡游,影响百姓生计,且安全防护疏松,易生危险。
杀生伤仁,不利祈福。
臣子敢言他人不敢言之事,为皇帝远害保身。
齐国的皇帝赜看到呈上来的奏表,心里挺感动的,从此就不再出去打猎了。
那时候,因为好几年都没啥战事,皇帝赜就想着要搞搞文化建设。
他特意安排王俭去做国子祭酒,还在王俭家里设了个学士馆,把历朝历代的四部书都搬了进去,供大家学习。
王俭对礼学那是非常在行,朝廷的礼仪、国家的规章制度,他都了如指掌。
晋朝、宋朝的往事,他都能记得一清二楚。
处理朝廷大事,他既快又好,说话写文章,都特别有文采。
他每十天就回学士馆一趟,看看学生们学得怎么样。
那时候,学生们都穿戴整齐地站在院子里,守卫的剑士和令史们,也都特别威严。
王俭自己还梳了个散开的发髻,斜插着一根簪子,挺有风度的。
朝廷和民间的官吏士人,都跟着模仿他的打扮。
有一次,王俭跟人说:“咱们江东这块地方,风流潇洒的宰相,也就谢安一个人。”
他这么说,其实心里也是有点儿想跟谢安比比。
不过,有些人觉得他可能还是比不上谢安。
到了永明七年,王俭生病了,没多久就去世了,那时他才三十八岁。
礼官想给他追加个“文献”的谥号。
可是吏部尚书王晏跟王俭有点过节,就特意进宫跟皇帝赜说:“这个谥号,从宋朝以来,都没给过不是皇族的人。”
皇帝赜一听,就让改成“文宪”,还追封了他太尉、侍中、中书监的官职。
他原来封的南昌公封号也保持不变。
王俭的丧事,都是按照以前太宰褚渊的规矩来办的。
没过多久,就到了永明八年。
这时候,突然传出巴东王子响谋反的消息,又惹出了一场战乱。
那子响到底是不是真的谋反了呢?
这事儿啊,咱们下回再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