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热河危局 汤玉麟叛旗
五里雷区的方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2章 热河危局 汤玉麟叛旗,烽火少帅:改写九一八,五里雷区的方瑜,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红山伏击
赤峰红山嘴的夕照里,王越用刺刀在砂岩上刻出等高线。他眼神专注,手下的动作沉稳而有力,每一刀都刻得精准且深刻,仿佛在砂岩上绘制出一幅即将展开的作战图景。夕阳的余晖洒在他身上,为他披上一层金色的外衣,却也掩盖不了他脸上那抹凝重的神情。
根据蒙古牧民提供的情报,汤玉麟的运金车队将在子时经过此地。王越心中暗自思量,时间的紧迫让他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仔细观察着周围的地形,每一处细微的变化都逃不过他的眼睛。突然,他注意到地上的车轮印却深得反常,仿佛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沙地里埋着弹药箱。”随行的喀喇沁旗王爷抓起一把热砂,沉声说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似乎已经预见到了即将到来的危险。王越点了点头,心中更加确定了自己的猜测。他迅速行动起来,与喀喇沁旗王爷一起,开始布置陷阱。
“用骆驼刺做成绊发雷。”喀喇沁旗王爷提议道。王越眼前一亮,这个主意不错,既可以利用当地的资源,又可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他们迅速分工合作,开始制作绊发雷。时间在紧张的忙碌中流逝,夜色逐渐笼罩大地。
当驮马嘶鸣打破夜空,二十匹惊马拖着燃烧的勒勒车冲进车队。整个山谷瞬间陷入一片混乱,火光冲天,马蹄声震耳欲聋。王越冲下山坡时,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知道,这场战斗才刚刚开始。
然而,当他发现翻倒的车厢里滚出的不是金锭,而是印着“大阪造兵厂”的步枪配件时,心中不禁一惊。事情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背后似乎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押运的汤部军官突然扯开衣襟,露出绑满炸药的躯体。他的脸上露出狰狞的笑容,似乎已经做好了同归于尽的准备。王越心中一紧,迅速做出反应。他飞身扑向汤部军官,试图阻止他的疯狂行为。
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在夜色中展开。王越凭借着敏捷的身手和顽强的毅力,与汤部军官展开激烈的较量。最终,他成功地制服了汤部军官,避免了一场更大的灾难。
战斗结束后,王越站在山谷中,望着满地的狼藉,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场战斗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坚信,只要他们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为国家和人民争取到和平与安宁。
溃堤之祸
王越孤身一人站在溃决的锡伯河堤上,脚下是汹涌澎湃的洪水,水流中混杂着战争的残骸——弹片与断木残枝。他的目光穿越这混沌的洪水,望向朝阳城的方向,那座即将被洪水吞噬的城市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悲哀。昨夜,汤部的工兵在日军的逼迫下,炸毁了二十处堤坝,试图以此阻挡日军的进攻,但他们万万没想到,王越早已预料到这一招,并提前命令牧民在上游用羊皮筏搭起了一座临时浮桥,为守军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少帅!日军第六师团突破北票!”一个满脸煤灰的传令兵急匆匆地跑来,喘息未定便报告了这一紧急情况,“汤玉麟带着卫队往多伦跑了!”这个消息如同一记重锤,砸在王越的心头。他深知,汤玉麟的逃跑意味着热河守军的士气已经崩溃,局势已然无可挽回。
王越默默地掏出怀表,表盘上的玻璃裂痕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那裂痕正好指向承德方向。他轻轻抚摸着怀表,表面上仿佛刻着无数战士的英魂和他们未竟的梦想。这一刻,他的心中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悲壮与决绝。他猛地扯下染血的领章,那象征着荣誉与责任的领章,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最终被扔进了汹涌的洪水之中,仿佛带着他所有的遗憾与不甘,随波逐流,消失在茫茫水面上。
“通电全国,”王越的声音坚定而低沉,仿佛是在向全世界宣告,“就说热河守军殉国处——东经118度58分,北纬41度54分。”这个坐标,不仅是热河守军最后的坚守之地,更是汤部埋藏黄金的棒槌山密室所在之处。他知道,这批黄金对于抗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此刻,他更愿意用它来铭记那些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而牺牲的英雄们。
在这个历史的转折点上,王越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高大而孤独。他仿佛是一位末世的将军,独自守望着这片被战火蹂躏的土地,用自己的生命诠释着忠诚与担当。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他相信,只要还有人在坚持,只要还有人在奋斗,这片土地就一定会迎来和平与繁荣的一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