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oKJf4v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22章 攻打蓟县,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作家oKJf4v,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里一马平川,良田沃野,是有名的膏腴之地,荆轲刺秦王时献的燕国“督亢”地图就位于这一带。范阳卢氏在这里世代耕读,子子孙孙繁衍生息,成为举世闻名的望族。

范阳卢氏真正兴起的始祖为东汉名儒卢植,是历史上配享孔庙的二十八位大儒之一。魏晋南北朝至隋,卢植后裔均为官宦世家,书香门第,范阳卢氏一直是“声高冠带,为世盛门”、“闺门之礼,为世所推”。

从卢玄起至其曾孙,一家百口,共财同居,为官着名而被史传记载者就有18人,为官者更是数之不绝。帝族之女也要找范阳卢氏成亲,史称“一门三主,当世以为荣”。

如今,依范阳起家,卢氏南北两祖房共发展出十多个支脉,偏布天下,范阳可谓千年卢氏之祖庭,更是天下卢氏的圣地。

以范阳为核心的妫州、燕州、檀州、蓟州、昌州、沃州、夷州、宾州、玄州、慎州、威州等北部州郡,都是卢氏的地盘,各州内的郡县高官,多出身于卢氏门下。

可以说,幽燕之地,就是卢氏的根基,他们说话,比皇帝还好使。

唐代,李世民言四海大姓:“崔、卢、王、谢”,范阳卢氏与清河、博陵崔氏并称,被视为天下一流高门。

先罗艺后是窦建德,最后是李唐,无论哪家占据了这块地方,都得恭恭敬敬的请出两家的人出来支持自己,否则就坐不稳江山。

李言也是感叹,在隋唐之际,可以说得崔卢者得河北,得河北者,半据天下。而诺大的河北,北方是卢氏的地盘,南方是崔氏的地盘,两家十分默契的瓜分了此地。

随着两大世族的辉煌,河北之地的财富和土地,也被两家据为已有。据李言查阅内库资料得知,河北土地八成以上,都是属于以崔卢为核心的大大小小数十个世族豪绅的。

当然,这些土地上的农户,自然也成为他们的佃户。

大唐的最终灭亡是黄巢起义,可根子上还是安史之乱;而安史之乱的原因,就在于李隆基弃府兵制而行募兵制,改原本只管兵的军府为军政财大权集于一身的节度使。

府兵制是一种建立在均田制和屯田制基础上的兵农和一、寓兵于农的制度。朝庭在天下各地设置“军府”若干,“府兵”由各地军府从所在州县的农民中挑选,年二十入役、六十免役。

平时生产、农闲训练,到了要打仗或者服役的时候就自己带上武器粮食赶到集合地点去参加战争。

战后回到地方,继续兵农和一。

这种制度的好处就在于,兵卒不会脱离土地,一来节省了大量养兵的钱粮,二来又可以很方便的散兵归田,以免形成尾大不掉的情况,缺点就是战力不强,需要更多的数量以弥补单兵质量的不足。

虽然牺牲了一些战斗力,可换来的却是国家的长治久安,古代王朝大多数时期内实行的都是这种制度。

而募兵制则是一种职业军事制度,由朝庭或者一些势力公开招收平民入伍,以打仗为职业,长期训练,并发给军饷、军械装备,募兵制的将领们也是长期任用。

募兵制的兵员精心挑选,战斗力强悍。缺点是流动性差,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对朝庭中枢形成威胁。

两者各有优缺点,对于大一统王朝来说,安全稳定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大多数王朝会选择比较低效的府兵制为主,把募兵制作为一种补充长期存在。

大唐就是如此,各地方的折冲府力量,皆是府兵制,包括北地边镇;而在都城长安,则有大量直属朝庭或者皇帝的禁卫军存在,比如南北衙中的三卫五府。

各府中郎将,也都是直接掌握募兵。

少量精锐拱卫京师,大多数的松散力量镇守地方,这样强干弱枝,形成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牢固稳定的系统。

在生产力和依托其建立的生产制度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之前,这已经是封建时代能做到的极致了。

可这有一个前提,就是寓兵于农的府兵要有大量的土地可以耕作。一旦土地兼并严重,这些失地的农民,就会丧失赖以生存的根本,这种军事体系也无法维持下去。

世族大量侵吞土地,就是在从根本上瓦解这种体系的基础,军事体系出现溃败,依拖其上的王朝,自然也会维持不下去。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灵异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太始噬天诀

中正壹

斩妖吞孽,北极驱邪!

陈年小白菜

科技进化:我合成了第十维度创世文明!

南音于梦

屠狗之辈

关中老人

浪子回头:我能预见未来

白灵

医武独尊

梦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