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oKJf4v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21章 朝堂争锋(二),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作家oKJf4v,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同时也在心里盘算着,这几年大唐和突厥没有大战,双方都算是承平日久了。再加上北边的银子南下,南边的粮食北上,合作无间,互补有无下,无论是突厥还是大唐,人口都是增长迅速,这意味着什么?

李言很清楚,在古代,人口的大量增加,就意味着资源的减少,同时减少人口的战争正在暗中悄无声息的酝酿着。

李言感慨,难怪后人说,几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延绵不绝的战争史。

在古代,战争确实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它能解决掉很多难题。就比如,李言计划中,要解决的世家问题,兜兜转了转了近二十年,最后发现,还得祭出战争这个大杀器。

如今时机已到,也是时候完全解决东瀛人的问题了。

大不了从突厥和大唐迁移一批人去东瀛,即为了现在的开矿,还能暂时缓解人口增长的压力,也为了以后的彻底占据。那里的地盘虽然不好,可若是落到外族人手中,却会给中原带来巨大的威胁。

还是自己人接手比较好一些,李言在心里下定了决心。

果然,藤原吉野一下去,朝堂中的臣子们就开始沸腾了,相互开始讨论起来。毕竟一年六千万两银子,比大唐现在的一年的国库收入还多,若是纳入大唐,大家的腰带都能松一松了。

在这样的暴利面前,和突厥的友好,还有即将到来的战争,都可以忽略不计了。

长孙无忌顿时义愤填膺的说道:“陛下,突厥人凶残狠厉、贪婪成性,更兼之豺狼心、蛇蝎性,瀛州百姓何辜,就因为有了石见山的银矿,就招来的了如此大祸。”

“而在前隋时期,倭地便遣使来中原,请求归附,后因天下大乱而做罢;大唐初立,在武德年间,倭地再次遣使来附,高祖亦有准许之意,可惜后来太上皇上位,因突厥入侵而暂时搁置。”

“随后,突厥在右贤王的带领下,就派人侵入了瀛州,将此地纳入了突厥的版图。后来太上皇出于种种考虑,为交好突厥,争取和平,我大唐才将此事搁置不议。”

“可时移事异,现如今大唐空前强盛,已不是突厥能比的。”

“是以臣认为,我大唐做为宗主国,应收回倭国的管理权,不能坐视番属国遭受如此凌辱。”

侍中刘泊也站出来附合道:“长孙大人所言有理,瀛州即归属大唐,其地百姓也是大唐百姓,我们不能坐视他们在突厥人铁蹄下哀嚎而熟视无睹。”

“若如此,我堂堂天朝上国,又有何面目统率其他属国,又何以服众。”

随后不少臣子纷纷上前附议,一幅要解救瀛州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样子。

众人都是大义凛然,慷慨激昂,为接下来的背信弃义寻找着道义上的理由,人人口中不提利益,却人人都是冲着银子去的,李言却没有多说什么,政治本就是利益的游戏。

他心里想的是另外一件事,其实今天从一上朝开始,皇权和臣权就开始隐隐较劲。

东瀛使者明明可以私下进谏的,可却被臣子们弄到了朝会上。

按理说,自己多年不在长安,对大唐的事务并不了解。这些臣子们拱上这件事情,其用心绝对好不到哪里里,在李言看来,他们不过是想现现自己的眼。

若是自己冒然处置,一个应对不当,最后就会留给人愚昧无知、冲动草率的印象。

从而消弱新皇帝的威信,打击自己的气势。

而原本上朝,理应先由左仆射房玄龄开口奏事的,可被鸿胪寺的唐俭一搅和,结果长孙无忌冲到了前面,联合刘泊,利用东瀛一事开始宣告自己的强势回归。

李言知道,长孙无忌是皇太后的亲哥哥,自己这个皇帝的亲舅舅,有这两层牢不可破的关系,再次回到朝堂,以外戚之尊,执掌尚书省已是大势所趋。

凭着长孙无忌的智慧和长孙家族在关陇世族中的地位,长孙无忌轻易就可以获得世族们的支持,成为他们在朝堂中的代言人,世族也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

在这些种种的强力支持下,若无意外,未来十年内,朝堂上就是长孙无忌的天下。

不过,长孙无忌多少还是靠了外戚的身份,有些实不至名不归。

所以,他最想的就是干一件大事,或者说立下一件对于大唐来说堪称惊世的大功。长孙无忌第一次升右仆射的时候,就被李世民派出去征讨叛逆,这才有了坐稳右相的资历。

而现在,又到升任左相的时候了。

左仆射和右仆射比起来,可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右仆射主要是辅助并制约左仆射,而左仆射却是实实在在的宰阁首辅,整个六部的长官,治权在握。

如果说,大唐社稷的所有权是皇帝的,那么管理权就是左仆射的,其它臣子都是配合左仆射。

虽也是官,却隐隐有半君的宣赫。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灵异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太始噬天诀

中正壹

斩妖吞孽,北极驱邪!

陈年小白菜

科技进化:我合成了第十维度创世文明!

南音于梦

屠狗之辈

关中老人

浪子回头:我能预见未来

白灵

医武独尊

梦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