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分封制(五)
作家oKJf4v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73章 分封制(五),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作家oKJf4v,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唐在‘世界’的位置,就相当于以前的江南道之于大唐。
此时的大唐面积着实不大,北到长城一线,河套的几字型上半部还在突厥手中掌控着,关内也只是到了云中定襄一线,长城以北大片的土地都是突厥的势力范围。而西南到巴蜀汉中,河西之地现在也不在大唐的控制范围之内,大唐的势力也就延伸到陇西的部份地区。
总之,后世的几大自己治理的区域,现在都不属于大唐。
别说秋叶海棠了,就算雄鸡也远远达不到。
李世民和房玄龄最开始还不敢相信,但两人都是见多识广的人,将几处掌握或者听闻过的地方一对照,就知道,此图是符合实际,没有太大误差的。
原本在唐朝的众多臣子们眼中,大唐北部草原不会有多大的,西边虽远,但由于自汉以后,就只有一个河西走廊,对于河西走廊以南以北广大地区,大家都是一句环境恶劣的,不足以生存的推辞给打发了。
时间一长,大家下意识就忽略了那些地方的存在,好像那些地方就是不毛之地。
可当看到这副全舆图之后,看到缩于东南一角的大唐,再看看北部庞大的突厥,还有雄居西部高原的吐番,西北诸国林立的场景,房玄龄和李世民的心理压力都是极为沉重的。
这么看来,大唐的西部,西北,还有北部,东北之地,围了一圈的都是敌人,任何一处地方出纰漏,中原之地都将陷于无尽的战火中。
看完这副图后,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房玄龄,以前心目中那种天朝上国,唯我独尊的心思都淡了不少,人也踏实多了,处理起国政来,也多了一份超然其上,但却谦虚谨慎的作风。
李言和李世民来到承庆殿内书房里,站在舆图之前。
李世民现在看到这幅图,就仿佛看到了整个天下,每次都会胸中热血沸腾,激动的不能自已,他在心中暗暗决定,若是有可能,要把目之所见的地方都打下来,打造出一个远迈汉朝的强盛帝国。
“父皇,依朝庭目前实行的郡县制来看,大唐的疆域其实已经扩展到能有效管理的上限了,就算再扩张,空间也不大了,地盘再多,就会形成秦统一天下后,外重内轻的局面,反过来拖垮大唐。”
李言伸手在地图上划了一个圈,将现在大唐的地盘都包括了进来,然后指着辽阔的北方草原和西部高原,神色严肃的说道:“若再想扩张,就必须施行松散的分封制,迎合西部和北方的客观生存状态和实际情况。”
“而这些地方,并不适合约束力较强的郡县制。”
“事实上并不是我们改变了制度,原本的辖地并不做任何改变,依然是郡县制管理,就像是一个大大的封国,归朝庭直辖。”
“而将再度扩张的领地实行分封制。”
“实际上是以郡县制为核心,辅之以分封制,来尽量的扩大大唐的地域范围,减少周边威胁。”
“儿臣预想的封国,依据一个封国内的财税权、人事任命权、军事权、行政管理权等的不同,划分为三个等级。”
“最低级的三级封国,诸侯王没有任何权力,有名无实。”
“只是在封国内坐镇,可以监督地方的管理行政,向朝庭汇报,封王可享受封国一定的税赋和供养,王府内养有少量的仆从侍卫,并不能干涉地方的管理。”
“这样可以打发一些在长安的皇室宗亲们,给他们找点事干,不让他们在长安搅风搅雨,又能监督地方,将朝庭的负担下放到地方上。同时让地方也多一层顾忌,不会瞒着朝庭任意的欺压百姓。”
“反正地方上一久,总会滋生一些地方豪强,与其便宜了外人,不如便宜自家人,这些诸侯王,实际上就是顶了个王爷的名头,实际上被下放成了豪强,和地方官府形成制约。”
“当然了,也会有所勾结,渔肉百姓。但总的来说,在大方向上,他们会维护李家天下的,因他们本身也是李家人。”
李言一说完,李世民默默的点了点头,也想到了自己的那些宗室贵戚们,他们确实是个麻烦,待在长安城又不在朝中任职,享受巨财的财政供养还经常串联,利用自己的地位,抢占京畿之地百姓的土地。
若是弄到地方上,真是两全其美,朝庭减少了负担,而地方上也多了监管,一举两得。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