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小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7章 玉清观,诏阴录,蘑菇小巷,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467章 玉清观

“孟瑶,这就是玉清观?”

我们三人伫立在玉清观的门口,仰头凝视着那朱红色的观门。这观门历经岁月洗礼,却依旧透着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在晨光的映照下,散发着别样的光芒。

我微微点头,目光同样落在那观门上,缓缓开口道:“这玉清观,历史可追溯至北宋年间。相传,当年有一位云游四方的高道,道号玉清子。

他在此地结庐修行,常为百姓治病驱邪,深受百姓爱戴。

一日,玉清子在山中闭关修炼,恍惚间见一道金光自天际洒落,直入他的眉心。在那灵犀一动间,他领悟了高深的道家妙法。

此后,他越发觉得此地灵气充盈,是一处不可多得的修行宝地。

百姓们为感恩玉清子的善举,自发筹集钱财,在他结庐之处修建了一座简陋的道观,最初便以玉清子的道号命名。

历经数代道士的苦心经营与修缮,才逐渐有了如今的规模。

传说每逢月圆之夜,若心诚之人在观中静心冥想,便能感受到玉清子留下的灵气波动,甚至能隐约听见仙乐飘飘。

还有人说,曾经有一位身患重病、药石无灵的少年,在玉清观中诚心祈愿后,当晚便梦到一位白发老者为他施法治病。

次日清晨,少年竟奇迹般地康复了,而那老者的模样,与玉清子画像中的极为相似。

曾有一对夫妇,他们唯一的孩子在一个漆黑的雨夜走失。夫妇俩寻遍了大街小巷,问遍了所有邻里,却毫无孩子的踪迹。

绝望之下,他们来到玉清观,在玉清子的神像前长跪不起,哭诉着自己的悲惨遭遇,祈求神明怜悯。就在他们几乎要放弃希望之时,第二天清晨,孩子竟出现在离家不远的巷口,衣衫虽有些凌乱,但好在他安然无恙。

孩子说,是一位白发爷爷牵着他的手,把他送了回来,而那白发爷爷的模样,与观中玉清子的画像别无二致。

还有一位年轻的女孩,她的父亲被查出患了绝症,家中为了治病早已一贫如洗,医生也宣告无力回天。

女孩每日早早来到玉清观,跪在蒲团上,为父亲虔诚祈福,哪怕风雨交加也从未间断。她的孝心感动了天地,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女孩在家中睡着后,梦到玉清子手持拂尘,轻抚父亲的身体。

醒来后,她匆忙起身查病看床上的父亲。竟发现,她父亲的气色竟好了许多。此后,父亲的病情逐渐好转,最终竟完全康复,一家人喜极而泣。

然而,这般灵验、承载着无数人希望的玉清观,也曾遭受过沉重打击。

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侵略者的铁蹄踏破了这片宁静的土地。

当时,玉清观的道士们心怀大义,不忍看到抗日志士们被日寇残害,毅然决然地将几位受伤的抗日勇士藏匿于观中。

他们不顾自身安危,精心照料着这些勇士,为他们提供庇护之所。

但不幸的是,消息还是走漏了。日寇听闻后,恼羞成怒,迅速纠集了大批兵力,将玉清观团团围住,妄图一举歼灭这些抗日力量,并摧毁道观。

面对如狼似虎的日寇,道士们没有丝毫退缩,与受伤的抗日勇士们并肩作战,凭借道观的地势进行顽强抵抗。

一时间,枪声、喊杀声在道观内外回荡,硝烟弥漫,刺鼻的火药味与浓烈的血腥味相互交织,如一层厚重且令人作呕的纱幕,将玉清观往昔那萦绕不绝、清幽淡雅的道香之气 ,彻底掩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系统绑错人后,我的修仙路走歪了

东大街一霸

开局孤城,我机械师,战场死神

一只小萌新耶

震惊!五岁小正太紧抱高强猛大腿

七口天

被CBA开除后,我成了NBA新贵

金州拉文

洪荒地脉:夭寿!女娲竟要灭人族

鸟儿早起吃虫

劫世狂徒

小黑玩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