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党争
我的唐朝女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4章 党争,重生古代:庶子的开挂之路,我的唐朝女友,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晨光刚至,汴京皇宫大殿里已齐聚满朝文武。
龙椅之上,嘉佑帝端坐,神色平静却难掩审视之意,目光一一扫过殿下众臣。
“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礼仪内官的声音打破了大殿内的寂静。
这时,枢密使富弼赶忙出列。
他身着紫色官服,神色满是忧虑,拱手行礼后,声音洪亮却透着焦急:
“陛下,陕西四路枢密院机宜司紧急来报。
兴庆府那边有人提议,因我大周关闭榷场,致使西夏民怨沸腾,竟妄图集结兵马逼我朝重开榷场。
更要紧的是,卓罗和南军司有兵马集结,恐怕西夏得知我朝欲开拓河湟,打算先下手谋取兰州。
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往西疆提前筹备军粮,让陕西各路做好防备,以防西夏入侵。”
嘉佑帝听完,眉头瞬间皱起,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副宰相申时行站出,神色郑重:“陛下,臣以为既然西夏人以榷场关闭为借口,如今西夏蠢蠢欲动。
若重开榷场,可缓和局势,避免战事;若不开,边境百姓生计恐受影响,还望陛下圣裁。”
嘉佑帝皱了皱眉头,不置可否。
他向朝堂众人大臣问道:“诸位爱卿可有其他意见否?”
副相文彦博气冲冲的站出来道:“不可重开!西夏集结兵马,意图逼迫我方,若此时妥协重开,岂不示弱?
且榷场关闭,虽有民怨,但也可借此整顿边境贸易,防止西夏获取关键物资用于军备。”
环庆路的榷场,当年就是文彦博提议关闭的,当时逼得西夏,老实服软认怂。
如今这申时行突然提议要重开榷场,这不是要打他的脸吗?
大周朝嘉佑帝在位绝大多数能够进入政事堂的相公,都有在西疆战场上和西夏人掰过手腕的经历。
最早和西夏人打交道的夏竦,便是凭借抵御西夏人的功劳拜相。
他在陕西路的一系列措施被后来的继任的陕西路大臣们学习后,发扬光大。
后来的范仲淹在西疆改革兵制。
在延州修筑青涧城,训练了一支精兵,有效抵御了西夏的侵扰。
同样凭借在陕西路的一系列举措,有效抵御了西夏,稳定了西北边境局势,为大周朝朝的边疆安全做出了卓越贡献。
后来,庆历三年,嘉佑帝任命范仲淹为参知政事,成为宰相。
如今的大相韩章,年轻的时候同样对西夏很强硬,他甚至主张主动进攻西夏,以攻为守。
他认为西夏国小力弱,若宋军集结兵力主动出击,可破敌于边境。
基于此,他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积极筹备粮草、兵器等物资,为进攻做准备。
后来同样是凭借对付西夏的功劳,逐步升到如今的地位。
副相文彦博在庆历年间任陕西转运副使。
他继承范仲淹「以守为攻」思想,主导构建横山-无定河防御链。
在延州至保安军间增筑36座堡寨,形成「十里一烽,三十里一堡」的纵深防御网。
首创「空心敌台」设计,将仓储与戍守功能结合,使守军可独立支撑三个月。
改革厢军轮戍制,将陕西四路(鄜延、环庆、泾原、秦凤)兵力集中部署于西夏东进要道。
此举使西夏骑兵突破成本倍增,李元昊当年曾叹「每掠周境,折兵过于得粟」。
不仅如此,文彦博还推动了对西夏的经济制裁。
他针对西夏依赖青白盐贸易获取军费的弱点,
发布了青白盐禁令,对西夏发动了经济战。
通过封锁在河东路设「缉私巡检司」,查缉西夏私盐入境,仅庆历二年就收缴盐船237艘。
随后,他上奏朝廷扩大解州池盐产量至年300万斤,以「官盐票」形式低价供应边境蕃汉民众,收买了边境的番族。
最后,他奏请销毁边境铁钱,改发「盐引钞」遏制西夏货币渗透,打击西夏货币。
文彦博此策导致西夏财政收入锐减四成,被迫在庆历四年(1044)重启和谈。
另外文彦博还对西夏进行民族分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