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人口
绿水清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7章 人口,生活菜系001号之狼人阎一,绿水清拨,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左右无事,阎一午睡后踏进大理事办公中心。
一来看看艾尔那小屁孩儿在里面干的咋样,还有没有给几位理事添乱。二来了解一番九黎城人口数量的变化以及城主支持。
传统人口增长在于生育政策,前边儿阎一已经大力许诺过,金口一开,无人害怕城主大人不兑现,怕的是自己交粮不勤,导致婆娘肚子不争气。
怀胎十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春去秋来十六载才可得一位九黎基础可用人口。
按最新教育政策,不到十五岁期满,任何小娃儿无法出学府,自然而然用武之地就不大。
来大会堂,阎一肯定不会苛求石头缝里蹦,出来就活蹦乱跳的能打死一头牛,登记在册的孕妇数量上来也就意味着未来人口保障。
按新规,孕妇属于家庭不可动产,谁动都得挨上执法队几鞭子,而且还会下金蛋哩,孕期有赏,生有赏养育亦有赏。
谁家还会对孕妇指手画脚呢,巴不得供起来,寻常之家生小孩儿的她们比一家劳力一年都挣得多。
人口增长交与大理事弓德尔兜底,事关九黎城根基的大事儿,他自然责无旁贷,作为城池内务大管家他本职就是管人,只不过范围大了些。
虽说能者多劳,对此阎一仍要表示嘉赏,能来实际的他绝不玩虚的,反正他兜里钱多,地也多,整个九黎城都是他的,想咋赏就咋赏。
鉴于弓德尔劳苦功高,夜以继日的为九黎根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当着大会堂职司的面儿,阎一郑重的赏赐弓德尔三千金以资鼓励。
什么概念呢,相当于他以往十年的工资总额。
一年三百金的大理事,也绝不算九黎亏待他,这是三等城的统一标准,至于弓德尔其他收入来源,是自家的本事,阎一管不着。
古有千金买马骨,阎一重赏弓德尔的消息快速在大会堂传播,普通职司哪有机会一口气见到三千金,事实证明,用心认真办差,城主大人绝不吝啬。
大理事的榜样树立的金光灿灿,就差佛像加身,功德圆满,一主一臣相视一笑,似乎都明白各自举动中的含义。
赏,是阎一临时有为,但蓄谋已久,只不过今日恰逢其会,适才弓德尔感激涕零的样子,他也只有喟叹人老成精。
彰,乃弓德尔机敏过人,几个眼色间就让手下心腹安排得人尽皆知,不用怀疑阎一的真心,以他宦海沉浮的阅历,知道领主直率,但他不能让三千金落入水面而不见水花,可能阎一不在乎,老臣心倾。
陟罚臧否已然,接着两人就人口增长最快速方案进行商讨。无人,城池建设再辉煌也不过空中楼阁,若荒野兽潮暴动,九黎城撑不撑得过去两说。
弓德尔说到,九黎城人口来源应当还有两大类,一是荒人来投,也就是生活在荒野中的村落、部族,他们不依赖于城池,却也会和城池打交道。
二是难民、流民来投,战争缩影下很大一部分流离失所的人会四处流窜,说不定啥时候就轮到九黎捡到这一人口补给包。
但两方面执行起来都有困难,钱不是问题,弓德尔很清楚九黎城现在及将来都不会缺钱,十一座富矿给予他十足的底气。
他与阎一逐一分析,怕懒政的城主不清楚利害,大手一拍而决。
首先是荒人,他们各自有相对固定的地盘,虽然安全程度没有九黎城高,胜在防御压力小,很少有说大规模的异兽袭击村庄。
胳膊腿儿虽然也是肉,但不够一大群异兽分。小规模袭扰,村子也有实力进行抵抗,左右损失不大,习惯了当村霸,岂会带领部族投入九黎城接受管制?
无非粮食、武器、盐铁等需要依托九黎城采买,但村子出产足以平稳生存空间,要不然荒人的存在不会形成定论。
仿佛荒野也认可一大批人在它里边自由生存,九黎不也只是在荒野占据一块地盘建城嘛,可以说荒人部落就是最原始的城池雏形。
阎一点点头表示清楚,作为老游戏迷,他十分清楚散人玩家与工会玩家区别。一法通,道理差不多。
工会想要纳新,三个方面。
第一,工会发展如何,散人找靠山都是谨慎的,总不能找一个日暮西山的吧,刚进去不久又被迫成为散人岂不徒增笑话。
第二,加入工会的好处,天下熙攘皆为利兮是亘古不变的硬道理,没理由让人家跟着一起苦哈哈,还问人家乐不乐意,荒人又不是异兽那群没脑子的。
第三,待遇扶持政策,放弃村霸地位投靠,总不能啥补贴都没有噻,他带一帮子拿什么发展,靠一双勤劳的双手?别扯淡了,干脆不投岂不更香。
既然如此,便胸有成竹,阎一有两大方针,战与和让荒人自选。
选择打呢,军队碾过去,鸡犬不宁,别说村霸,男女老少统统强行掳走加入,至于如何归心是老头们该想招的事儿。
拒不配合的家伙,统统从底层的平民干起,他阎一绝对一视同仁,不搞区别对待。不过这是下策,也只针对一心想当村霸的家伙。
选择和平加入,九黎城发布纳贤招士令,给地给粮帮助荒人在九黎迅速站稳根基,从而享受九黎城带来的庇护,村子里边的贤才可为公民,余者为平民。
说到底,荒人也大多数是以前流离失所之人,能回归城池,能再次扎地生根,不为一日三餐而愁,不为天灾人祸困苦,不为异兽袭扰劳心,可俱往也。
九黎城的循规蹈矩也不多,法律法规也是依据城池建设发展需求创立,相对来讲,舍弃荒野自由,回归城池怀抱,大部分的村落老人都是愿意的。
他们老了也厌倦了打打杀杀,只希望过几天安生日子。如果九黎纳贤招士令为真,在村子里颇有话语权的老人们大抵都会同意举族搬迁。
以往九黎也不安生,天天打仗死人呐,最近待遇好的不得了,去过的荒人都羡慕,若不是怕城主阎一心生厌烦,他们中有心机之人早就来投了。
落魄潦倒之时,荒人作壁上观;苦日子到头,荒人想来分一杯羹,阎一心里边没疙瘩,九黎百姓呢,先辈浴血奋战守卫的家园,为何要与一群乡野共享?
炎黄五千年才融为一体,不同部族的人相处起来更是不易,弓德尔看问题很透彻,不过他认为阎一也说的很对,这事儿总得要去做,不做永远没可能,做了才知道成不成。
难民、流民是最简单的也是最难的,有一口吃的他就会跟着走,有个收容之所,他就感恩戴德。
那然后呢?随便找个地儿扔那儿就不管了吗,一路颠沛流离,生老病死、孤儿寡母、身残之人、心殇之人比比皆是,又该何去何从。
对比荒人,流民、难民的治理更是一大问题,他不仅需要钱财、土地、物资等各方面的大量支持,更需要精神心理方面的疗养支持。
别说时间会治愈一切那套,心病药石难医,从2024年过来的阎一深刻明白抑郁症的危害,心比心,他做不到放任自流。
阎一对接收流民、难民的要求只有一个,让他们再次有家的感觉,让没有家的人成家立业!
虽说弓德尔不明白阎一的深意,他选择无条件信任城主的安排,一不花他的钱,二不要他的命,干嘛要去和顶头上司对着干呢。
流民、难民的安排倒是妥当,但在接收方面还有一点儿小问题。按照战时规则,门口有难民之流,各大城池可自愿接收与不接收。
很多城主对难民死活是不在意的,所以颠沛流离的路程一长再长,边疆城市九黎都有很多难民流窜,也很多人都坚持不到遥遥无望的终点。
也不能怪城主无情,两大城邦战斗时水火不容,打得昏天地暗,物资、战力紧缺不说,自家城民都逃了不少哪里还顾得上外边来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