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羊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3章 粮仓的猫腻,天命靡常,泰山羊氏,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 343 章 粮仓的猫腻

(接上文……)

户部尚书从衣袖中拿出一个折子,给了龚正,然后由龚正例行检查后,呈到了沈允天的手中:“陛下,这个折子我很久之前就想呈上了,但是一直没有契机。去年水患,南方多个粮仓被毁,损失惨重。如若其中半数留存,都不需要我们北方拨粮救援。故,我与工部商讨,南方部分大粮仓迁到新址,但现在战事频繁,恐劳民伤财,必遭朝堂之上的老臣围阻,故一直没有上奏。今日,陛下提及南方水患一事,臣觉得应当早日实施,如若南方今年还有水患,恐重蹈覆辙,故此事愈急不宜缓,南方马上入雨季,工部的意见是先立简易屯粮之所,府兵镇守,过雨季之后,再立新仓。不过这样大部分粮食如果用不到,存放时间都会大打折扣,故需要换粮,更换新储。还有一事……粮仓存粮要下谕旨,差人大检,得用生人,不怕得罪人的,不然他们万一沆瀣一气,谎报瞒报,最后就算治他个欺君之罪满门抄斩,也挽回不了大灾无粮救援的损失。请陛下斟酌。”

沈允天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专注地凝视着手中户部尚书呈递上来的奏折。他越看越是频频点头,表现出非常的认可和赞赏之意。这份奏折详细描述了南方地区遭受严重水患,导致大量粮仓受损,粮食面临再度被毁的危机状况,并提出了将这些受灾粮仓的所在地,进行大规模迁移的计划,以确保粮食安全的建议。并附有工部的意见。

沈允天当机立断,立即挥毫写下一道圣旨。在圣旨中,他明确责令工部与户部务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通力合作,共同完成此次艰巨的粮仓迁移任务。同时,还特别指示地方官府与府兵要全力以赴地提供支持,不得有丝毫懈怠,此令即日起生效并严格执行。

待圣旨起草完毕,沈允天轻轻放下毛笔:“来说说你的想法,彻查粮仓,为什么?不用纠结,恕你无罪。”

户部尚书为难道:“谢陛下,在座之人除了陛下,吾等按百姓的话说,皆是封疆大吏。而这大吏就体会不到百姓的疾苦,也看不到底层官员对于权力的算计。民间又常言,县官不如现管这句话,说明了针对地方职能各部,是有欺上瞒下的资本,也有官官相护的规则。如何能官官相护呢?必然是都给了好处,至少也得互相有个把柄。又如何造成欺上瞒下呢?必然是捞的好处见不得光,瞒着上面别发案,欺负百姓没法管。陛下,臣的手下去年去赈灾,督办赈灾粮款发放,并勘察了被大水淹没的粮仓。当时粮库已经一片狼藉,很多粮库的仓体被洪水搅碎,散落一地,泥沙之下更是埋了不知多少粮食。不过他在勘察现场时发现,粮仓的一些木质仓体,与往常设计上有很大差异,很多巨型木仓护板,就像安装反了一样,仓顶与粮仓底的结构上似有不对的地方,他当时一时也没有想明白,叫人架了两块木头,扔了车上说要带回京城,交差。期间让工部的人详细绘制了这两块木板的结构,回京之时,这两块木板在路途上莫名其妙的因为客栈失火而烧成了灰烬,且要不是我那手下机警,也要与那木材一并焚之。陛下,这只是其一,另外还有一事,这几处被淹没的粮仓,旁边都有泄洪沟渠,虽然有些不足以完全避免洪峰的危害,但是这几条沟渠全都因为各种意外原因堵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四合院:王某人独善背刺!

酒阑牵丝戏

公主,闹皇城

鸭鸭牙

雪泥归鸿

南风竹影

附身诡异,她是规则怪谈推理女王

雪中的小猫

我写的自传不可能是悲剧

空长青

被雷劈之后的我崛起了

胡汉三回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