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本豆芽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1章 柳知青,古武大佬在六零,卿本豆芽菜,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个是杨青,教她学业,一个是她闺女,教她人生。
知青下乡的消息笼罩在小河村上空,家家户户没了困意,都在讨论这件事儿。
村上开完会,几个村干部一人带着两个知青,入住到相应的农户家里。
这些农户,年年都是村里的余粮户。
让他们接手知青,不容易出乱子。
他们家境优渥,也不会有二话。
有知青入住的人家,家里的壮劳力帮着搬粮食,媳妇儿帮忙铺床,老人领着知青熟悉家里。
看起来颇为和谐。
虽然在知青眼里看来,他们入住的环境全是脏乱差。
可对小河村来说,这些已经是当地最好的人家了。
好在这些知青虽然明里暗里的都嫌弃,但也没闹,还是很配合村干部的工作。
之后的培训期间,知青体力跟不上,手脚被磨出血泡。
也只是暗自委屈,没和村民闹矛盾。
有一天俩小姑娘,在干活儿的时候委屈得直掉泪,吓得小队长连忙让俩姑娘先歇歇再干活儿。
可把动员过来教人的优秀庄稼汉们看傻眼了。
他们家里三岁就下地干活了的孩子都没哭过。
她们只是在培训,还没正式开始干活儿。
这就受不了了,看着像是受到了天大的委屈似的。
正式干活后那还了得哦!
不得要死要活儿的啊!
等到知青们彻底会干农活儿后,每年秋收结束后的上山捡山货运动也如火如荼的展开了。
有知青入住的农户,都带着知青去捡山货。
教他们怎么辨别各种山货,顺便也认识认识哪些野菜能吃,哪些不能吃。
毕竟就算余粮户,也是要吃野菜的。
没有奢侈到靠自留地里的蔬菜就能解决一年的蔬菜量。
住在杨家的知青只有许翠带着去。
家里其他人都在忙着计算公分,杨老又是长辈,就更不可能麻烦他老人家了。
老人家在家帮忙干干家务就行了。
要是再爬山,万一给摔了,那就麻烦大了。
李爱花还是在家里处理山货,胡林拎着篮子上山采野水果、松茸这些。
看到许翠带着个看着斯斯文文的姑娘过来,胡林凑了过去。
“干妈这就是住在你家的知青啊。”
许翠看到胡林,脸上的笑也真挚了许多,“对,她姓柳。
你可叫她柳知青或柳姐姐,她比你大了十二岁呢。”
“柳知青。”胡林打了招呼。
叫柳知青的女生浅浅地笑了笑,爬山时,她肩膀两边的辫子徐徐晃动。
“怎么没看到你妈?你一个人上来的?”
许翠看了一下附近,没看到李爱花。
“她在家里处理山货没来。”
胡林回答完,又看向柳知青问,
“听村长说你们都是知识分子,那柳知青你是高中生?
还是大学生啊?”
面对陌生人,胡林还是装作一副小孩的模样。
“我是大学生。”
柳知青不太想和胡林搭话,因为爬山就有够让她累的。
“大学?”
胡林有些惊疑,
“你们都要下乡的话,那我二叔和四叔的儿子怎么没回来?”
胡林看似自言自语,实际是在问柳知青。
具体细节这些东西,她还是要向这些当事人打听才行。
她想知道,胡富不是参加了运动,为什么还没下乡的消息传来。
还是说,连这种都有例外?
“对哈!你那两个堂弟怎么没回来?
他们不也是大学生嘛!”
许翠最近被知青的事儿占据了头脑,听胡林这么一说,才反应过来他们村还有俩大学生呢。
“可能是去了别的地方吧。”
柳知青也不是很清楚这些,
“我只知道,所有的学生都得下乡插队。”
这是她就读的学校,和家里那边的居民委员会通知的。
是全国性,且必须执行的。
“啊,不能回家吗?咱们屯里不也是农村吗?”
要是下乡能回原籍那才好玩,那时候胡富的表情肯定很精彩。
走出去的时候,神气得尾巴都要翘上天,还没登高就被现实狠狠扇了一巴掌。
那得气成什么样儿!
“应该~不能吧。如果~这样,那再教育~对他们~来说岂不是就没有~意义了。”
柳知青气喘吁吁的,说话都一截儿一截儿的。
“这样啊,那二叔和四叔他们知道后该咋办啊!”
胡林故作忧伤。
“嗐!你说这个大学上得有啥意思,家都回不来了。”
许翠听着感慨着,
“也不知该说你那俩堂弟是运气好,还是不好。”
“哎!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
胡林客套一下,接着话一转,
“我去前边采果子去了,去晚了都没了。”
“行,你去吧。昨晚下了雨。
注意着点儿脚下,别摔着了。”
许翠关心了一句。
“知道了。”胡林几下就蹿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