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书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章 周村古街的烧饼,天地姻缘传,梅书韵,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处玄说:“这一天下来,看到了太多有趣的东西,这现代的周村古街真是充满惊喜。”

不一会儿,菜肴上桌。

有香酥的周村煮锅、清爽的凉拌菜、炒土豆丝、藕花卷、拔丝山药......等。

众人开始大快朵颐,享受着美食。

吃完午饭,他们稍作休息,又继续游览。

路过一家传统的糕点铺时,王母娘娘被那些精美的糕点吸引。

她走进店里,挑选了几块造型可爱的糕点,说道:“这些糕点模样精致,都舍不得吃了。”

再往前走,他们看到了一个民间艺人在捏面人。那艺人的手如同有魔法一般,一团团彩色的面在他手中很快就变成了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

李清照对艺人说:“您能给我捏一个海棠花的面人吗?”

艺人点头答应,很快,一个娇艳欲滴的海棠花面人就出现在众人眼前。

李清照小心翼翼地接过面人,高兴地说:“这手艺真是一绝。”

随后,大家来到了青石板路的路南边,这里有几家烧饼铺,门口有来来往往的人进出。

大家走进去。一进门,迎面是老式的烧烤灶,工作人员正在老练的做着烧饼。

他们就站在一侧,观赏起加工烧饼的整个过程。

再在店里转着看烧饼铺的装饰。

走上二楼,在玻璃桥上,低下头透过玻璃,更能看到那些辛勤劳作者加工烧饼的样子。

有一中年妇女,左手握着一个长方形木制的风箱子把柄,一推一拉的,发出“呼–哒,呼–哒,呼–哒,”有节奏的声响。

用土垒成的灶台下面,炉火随着她的拉动,闪出通红的火焰。

不一会儿,另一个中年妇女从烤烧饼的里面,取出如月亮似的、带着金黄色的酥皮烧饼放在一个竹编簸箕里。香气也随着蔓延在屋内。

这香味引得大家走下玻璃桥,从二楼迈下台阶,走到营业台,开始排队付款,预买烧饼。

王母娘娘道:“我买两个吧。”

观音菩萨也接着说道:“我也买两个。”

其他众神也相继说着自己想买的个数。

销售员,是一个俊秀的二十来岁的姑娘。她一边收款,一边用纸包裹烧饼递给大家。

他们坐在街边的长椅上,悠闲的吃着香脆的烧饼。

这时候,只听到:“哈哈哈...”的爽朗笑声从近处传来。

姜子牙穿着一身朴素的蓝色华服,手拿着一本发黄的书,面带笑容地向大家走来。

王母娘娘率先看到姜子牙,惊喜地说:“姜太公,你怎么也来了?”

姜子牙笑着行礼:“听闻各位在此相聚游玩,我也来凑个热闹。”

姜子牙的到来,让众人更加兴奋。

他们让着姜子牙坐下,互相问候。

姜子牙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些经历,众人听得津津有味。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智慧与哲理,让大家对人生和情感有了更深的思考。

姜子牙看着李清照,微笑着说:“李易安之才情,古今少有,今日可愿再为这古街作一首诗?”

李清照红着脸,略作思索,便吟道:“

古巷幽深如故,

岁月斑驳盈路。

行客往来间,

多少旧情堪诉。

闲步,闲步,

风卷酒旗飘舞。"

姜子牙抚须而笑:“李易安此词,寥寥数语,古街之神韵尽出,妙哉。”

众人再次鼓掌。

姜子牙微笑着道:“不如咱们去状元楼逛逛如何?"

大家赞同,纷纷起身向状元楼行去。

状元楼是清代康熙年间武状元王应统的府邸。

王应统是当时一个清廉的官员,他辞官回乡后,在周村丝市街北侧购置土地数亩。

同时,他也接济贫民,带动丝绸市场的更大发展。

走进院子,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建筑风格,拥有三进深院落,青砖灰瓦,雕梁画栋,气势恢宏,并建有花园和演武场。

整个府邸的建筑风格和规模彰显了官宦人家的风范,既有官府的威严氛围又有居家的闲适情调。

两株粗大的石榴虬龙腾空。

李清照轻声说道:“听闻这王应统是一个清廉的官员,今日能参观他的府邸,实在是荣幸。”

汉武帝刘彻微微点头。

泰山奶奶笑着感叹:“这雕梁画栋真是巧夺天工,可见当时工匠的技艺之高超。”

观音菩萨双手合十:“这建筑处处透着主人的品味与涵养,确实不凡。”

再往里走,他们看到了花园。

花园里繁花似锦,各种花儿争奇斗艳。

青鸟二使者兴奋地跑向花丛,如同两只欢快的蝴蝶。

马钰在一旁看着那些错落有致的花草,对谭处端说:“这花园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对自然的热爱与尊重,一草一木皆有灵。”谭处端点头称是。

而演武场则散发着一种阳刚之气。

丘处机站在演武场上,仿佛能看到当年王应统在此练武的英姿。

他对刘处玄说:“这演武场应该见证了王状元的无数汗水与努力,才成就了他的武状元之名。”

刘处玄说:“师兄所言极是,世间之事,欲有所成,皆需付出努力。”

王母娘娘站在石榴树前,说道:“这石榴树怕也是有些年头了,你们看这火红石榴挂满了树枝,着实的好看。”

郝大通走上前去,抚摸着石榴树粗糙的树干说:“这树干虽粗糙,但却充满生机,恰似这府邸的历史,虽历经岁月,但精神仍在。”

王处一看着府邸里的游客,对孙不二说:“你看人来人往的游客,都是生活丰足才有的闲情逸致。”孙不二说:“这是自然。”

众人继续在府邸里游览,他们走进了王应统曾经的书房。

书房里摆满了书籍,从兵法到文学,琳琅满目。

李清照走到书桌前,轻轻触摸着那古老的书桌,仿佛能感受到王应统当年在此读书写字的气息。

她轻声吟道:“

昔日状元于此间,

笔墨书香意韵绵。

清廉之德今犹在,

府邸悠悠岁月传。”

汉武帝刘彻听了,称赞道:“易安女士这首诗很是应景,道出了我们此时的感受。”

众人又来到了会客厅。

会客厅里摆放着一些古旧的家具,虽然陈旧,但却擦拭得干净明亮。

观音菩萨说:“这会客厅想必当年也是往来宾客众多,王应统在此招待各方来客,谈论家国大事。”

姜子牙站在会客厅中央,说道:“这状元楼处处彰显着王应统的品德与功绩,他的故事也将随着这建筑永远流传下去。”

随着夕阳渐渐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状元楼的每一个角落。

众人知道,是时候离开了。

这一趟古街之行,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他们带着古街的感触,缓缓走出,向着九鼎山莲花池驾云而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不是废武魂也想拜师?我专教废物吊打天才!

码字的鼠鼠

末世,一条狗竟被五个大佬宠翻了

林西成仙入定

茉莉与清晨

麦子苗

民间故事小集

毛毛小溪

我有一张大魔头的脸

携风系雨

独尊孤道

一只来自北方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