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兮路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17章 镇国神器,影视:人生新体验,风兮路兮,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其他大臣一开始没选好位置,所以现在挨着周喻的大臣也就只有于谦,于谦直接朝着赵要弯腰躬下了身子:“恭喜赵侯爷!贺喜赵侯爷!”
面对于谦,赵要也还算客气:“谢谢于大人。”
周喻看向其他的大臣:“诸位爱卿,嘴上说的永远不如你们亲自确定的,朕今日就想看着你们亲自下地挖一挖这土豆和番薯,你们也亲眼看看亲手称量,如何?”
大臣们一听纷纷点头,得去啊,必须去啊。
他们早就对这堆镇国神器好奇得不行,现在有机会亲自上手,哪还能忍得住?
“谨遵皇命!”
周喻点头,赵要立刻就安排农户们拿来锄头和筐子分发给在场的人。
于谦第一个接过锄头,官袍一脱就大步冲到了地里,蹲下来就开始挖。
其他大臣们也纷纷跟上,一时间地里热闹得跟集市似的,农户也是跟着这些大官老爷们配合着一起挖地。
于谦挖了几锄头,很快就挖出了一株土豆来。
他小心翼翼地把土豆从土里扒拉出来,看着那一个个拳头大小的土豆,喃喃自语:“这……土豆就是土里的大豆子,不该叫做土豆应该叫做明豆啊。”
其他大臣们也陆续挖出了土豆和番薯,一个个激动而且兴奋。
“皇上,这土豆果然产量惊人!”
“这番薯也是,块茎肥硕,一看就是好东西!”
“好甜啊!”
“快分我点。”
“这东西有些硬,你牙不好就别吃了。”
…………
周喻就这么坐着看热闹,等到大家都挖得差不多了他才开口道:“赵要,既然都挖出来了那就让他们称一称,看看你有没有夸大其词。”
“是,皇上。”
赵要安排人抬来大秤,这些东西早上他就用过心中自然不担心。
浪费了一些时间等到结果出来,所有人也彻底没有怀疑的想法了,虽然数字上有些差距但也是完全正常的,和之前赵要说出的也是相差不多。
这一天是大明的又一个转折点,但对有些人来说土豆和番薯的出现却未必是好事。
大明变得更好,百姓能吃饱饭,这些事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他们关心的从来就不是天下是谁的天下,而是自己的利益能不能保住。
可如今土豆和番薯的推广,则一定会动摇到他们的根基。
粮食产量一旦大增粮价必然暴跌,那些靠着囤积粮食操纵粮价发财的人怎么可能坐得住?
更有人根本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变化,甚至想要阻挡这已经开始转动的时代洪流。
当然周喻还明白谷贱伤农,在任何情况下农户其实才是最可怜的,不过周喻已经对此有了一些想法。
就像当年,有些人费尽心思阻止皇室下西洋,哪怕为此掀起福建的叛乱,这么多年以来一直暗中搞假倭寇的事也在所不惜。
他们的目的不过是为了独占海运的庞大利益,要知道当年朱棣赢了皇位后花钱如流水,大明朝当时的经济状况要不是靠着下西洋带来的巨额利润,哪还有今时今日?
不过好在现在是没什么人能再阻止了,周喻的好皇叔把事情做得太干净了,但同样的伤得最厉害的也还是那些依靠渔业生存的百姓。
不过几天时间,土豆和番薯的扩种推广就果然遇见了一些争论。
朝中一些大臣开始暗中联系,试图以动摇国本和引发恐慌为由,上奏想要阻挠周喻对土豆和番薯的推广速度。
折子上说的都很有道理,逐步推广以图稳定,用多少年时间慢慢的来,就算是周喻看过也觉得说得对。
但是这些大臣们却只是被眼前之事糊了眼睛,忘了周喻手中还握着福建的无数土地,有无数百姓投身于这些土地之中种植起了他们的未来,但还有更多的土地还无人可种。
这些人提出来的以稳为主的好办法对周喻来说根本没用,他们更不会明白周喻到底想要做什么。
这些大臣们表面上冠冕堂皇,本质上想着的是维护自身利益和家族的利益,国家的未来和利益当前也不是他们首要考虑的东西。
但有些人却从这里面看见了机会,改变大明粮食产业格局的好机会,为了从未来的产业中分一份他们也毫不犹豫的站出来支持周喻要推广的命令。
这都还暂时没办法大规模的推广开来,还处于必须要扩大种植的初步阶段朝中就已经吵成了一团乱麻。
但周喻才不管这些人想要干什么,那些想要螳臂挡车阻挡洪流的人必然只能被时代给淘汰。
一道圣旨从北苑中送了出去,不提推广之事只说扩种,在沿海几省大规模种植,福建等地官员,皇庄负责人需要全力配合,若有阳奉阴违者一律严惩不贷。
同时将户部建立起来的工作组调整成了一个全新的常备衙门,专门负责福建几省种植之事,又责令户部从江南和北方山东等地迁移百姓前往福建种地去,明明白白写清楚了愿意迁移者可以分发可种之地之外还能有钱拿,免税三年,发新的身份户籍,种植出来的粮食朝廷统一定价统一收购。
就这拿出来的每一个条件都能吸引到不少人,更何况还是这么多的条件加到一起。
这下那些阻止的人可就有些七上八下不知所措了,做什么都左右不是。
在皇庄种什么他们管不着,那是皇帝的土地,而且这土地怎么来的他们也是心知肚明,一下就感觉脖子上有些凉飕飕的。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