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章 造纸印刷,大唐:我都成刺史了,系统才激活,修远,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敬宽见两位上差不停的取笑自家小公爷,也觉得失了面子,连忙将两人带到另一旁的纸张前找补道:

“小公爷学了些胡商的造纸法子,说加了桑树皮和竹纤维后,纸的韧性更好,不容易破。这种纸虽工序复杂些,但用得久,成本不过普通桑麻纸的一两成。”

杜如晦闻言,眉头一挑,眼中露出几分意外之色:“成本低廉,还坚韧耐用?若此法真能推广,岂非能造福天下?”

唐初纸张属于稀缺之物,最普通的一刀麻纸也能卖到上百文的价格,相当于一文钱一张。

再加上印刷工艺也相当落后,导致其书籍极为昂贵。

寻常百姓家的孩子根本读不起书。

如果真像敬宽所说,将纸张的成本降到一两成,那或许能让更多人读得起书,从而为大唐培养出更多的可塑之才。

更为关键的是,如若坊间能培养出大批的文人墨客,那就可以有效的削弱门阀对人才的垄断,从而让江山变得更加稳固。

李二摸着洁白如雪、品质上乘的纸张陷入深思。

一旁的敬宽却没察觉到这些,他自顾自的叹息吐槽道:

“可惜啊,小公爷不曾有这念头。他说了,这种纸虽好,但太麻烦了,庄子里造些供自家用即可。平日里,这种纸只用来抄抄账簿、记记家事。”

杜如晦有些愕然,低声对李二道:“贤弟,敬川这小子,还真是大才尽在自己家啊。”

李二从沉思中回过神,脸上带着玩味的笑容:“这可不是纨绔嘛?天生富贵,胸中无点凡俗事,倒也不怪他。”

他将纸张对着阳光细细打量,见其质地均匀,颜色洁白,隐隐透着一股细腻的光泽,不由得感慨:“这纸若是用作印制书籍,不知能教化出多少大唐学子。只可惜了,敬川不知其价值,咱们得替他想个法子才是。”

杜如晦会意一笑:“贤弟所言极是。不过,臣以为,也不能逼得太急,否则伤了敬家与朝廷的和气,反而得不偿失。”

李二轻轻一笑,微微地点点头。

他的目光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忽然停在一个角落里,只见那里摆放着一堆杂乱的小木块儿,上面还沾了不少墨迹。

李二皱了皱眉头,随手捡起一枚,上面刻了个反写的文字:“这是印章?”

敬宽脸色一僵,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这是小公爷独创的“活字印刷”工艺,将这些木块按照文章的内容排列好,就能印出想要的文字。”

李二捏着那枚刻着反写文字的木块,神色越发凝重。他反复翻看,见木块虽小,但字迹清晰且雕刻整齐,显然是出自匠人之手。

他目光转向敬宽,语气低沉:“这东西,果真可以用来印书?”

敬宽见瞒不过去,只得硬着头皮点头道:“回上差,小公爷嫌抄书费时费力,便琢磨出这‘活字印刷’的法子,方便些。”

杜如晦闻言,脸色顿时大变。

他在朝中多年,自然清楚大唐目前的印刷工艺有多落后。

朝堂常用的阴刻工艺虽便宜,但刻出的文字模糊不清,印制质量极为低劣。

而阳刻虽可制出精美的书籍,效果接近抄书,但阳刻需要在整块木板上逐字雕刻,一旦内容有误便需重刻整块板子,成本之高令寻常人家根本无力承受。

这种情况下,书籍难以大规模流传,普通百姓更是无缘读书认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有一炉,炼尸,炼诡,炼仙!

不吃小猪猪

七零大力女知青

超球

吻红唇!撩上瘾!禁欲邪君强势宠

卯卯欢喜

救赎?呵,我早已堕为血魔之主了

羽钟在此

贫道赵公明:请诸道友上榜封神

吾为大天尊

都重生了谁还浪子回头

炸金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