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方雨婷的家乡青田
没有蕃茄酱的披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9章 方雨婷的家乡青田,我在意大利数钱数到手抽筋,没有蕃茄酱的披萨,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飞机飞行12个小时之后,从意大利米兰malpensa机场的白天到达中国上海虹桥机场,还是白天。
夏令时的意大利和中国的时差是晚七个小时。
飞机降落在机场滑行着,望着窗外的既熟悉又陌生的景色,胡六安和方雨婷都是热泪盈眶。
我们思念的家乡,我们又回来了!
大家开始下飞机的时候,胡六安和方雨婷来不及欢喜,就加快脚步直奔提行李处,等候着行李箱的到来,那里面装的可是一百五十万人民币!
等待的时间是特别的漫长,等二十分钟后行李出现在输送带,胡六安感觉却是过去两天两夜。
终于,一头,两头,三头,四头,胡六安从输送带上提出系着红头绳行李箱。
感谢菩萨保佑,行李箱都是完好无损,没有被人打开过的痕迹。
不过,他们还得转机国内航班,还得再煎熬一程。
胡六安推着行李箱又去托运到温州永强机场,然后就在机场买张电话卡各自往家报平安。
胡六安和他母亲说要先去方雨婷家将意大利里拉换成人民币,过几天回家。(90年代的浙江青田有规模较大的外汇黑市)
一切就绪,等他们重新上飞机坐在座椅上。方雨婷还是兴奋的看着窗外,对她来说,也许此时窗外的风景比胡六安更吸引人。
一个小时之后飞机降落在温州永强机场,走出飞机,胡六安依然是冲刺那样的速度走向取行李处。
等到气喘吁吁的胡六安看到在输送带上系着红头绳的行李箱,扑通扑通急速跳动的心情才慢慢安静下来。
取到行李箱放在推车上,胡六安和方雨婷丝毫没有长途旅行的疲惫感,反而是精神抖擞的向着门口走去。
来接机的是方雨婷爸爸,五十多岁瘦高个子,装着简洁大方,人显得挺有精神。
看到方雨婷时,他在人群中将右手高高举起摇摆招手示意,好让方雨婷能看到他。
方雨婷看到他爸爸,哇的一声尖叫着扑向他,幸福的眼泪顿时哗啦啦流下来。
胡六安推着推车走到方雨婷爸爸面前,微笑着问候着“伯父好。”
“好好好,六安吧,辛苦了辛苦了。”方雨婷爸爸微笑的看着一表人才的胡六安,满眼都是欣赏,操着一口正宗的青田腔普通话说道。
(青田是浙江丽水市临近温州的一个小县城,如今据说人口50万人,有38万华侨分布在世界各地。甚至有句话在欧洲流传着:学会青田话,走遍欧洲都不怕。90年代,欧洲各国各地的中餐馆大部分都是青田人老板。)
据说来意大利的第一个华人青田人裘国定在1893年(光绪十九年)携青田石雕参加意大利都灵赛会,然后定居下来。
然后是第一批青田人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来博洛尼和米兰开皮革工场,开餐馆。
第二批是那些五六十年代,老华侨将国内的亲朋好友带到意大利,也有不少青田人通过台湾的亲人把他们带到欧洲,然后再来到意大利。青田有很多的国民党将军,解放战争结束后都逃到台湾,也有很多人后来侨居在欧美。(比如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全球最大的内存模块制造商Kingston (金士顿)创始人杜纪川等人父辈都是青田人,当然这是题外话)
第三批就是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就有许多青田人就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来到意大利打工创业。
言归正传,我们还是回到胡六安。他在意大利和青田人打交道,青田话多少也能听得懂就是不会说,只能用普通话说着“不辛苦,不辛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